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徒恭眯了眯眼,許久才沉聲道:“你我雖是盟友,但今日被害的是我燕國子民,縱有盟友之情,也難抵我燕國子民的性命。”

  言下之意,是不能善了了。

  林檀一下子就火了:“你待如何?”

  司徒恭與賀辭都未開口,蒙陽冷笑一聲站了出來:“楚國殺我良將,顯然未曾將燕國放在眼裡。我燕國向來有仇必報,既是軍營裡頭的廝殺,那便在戰場上分個勝負!楚王也是武將出身,不會連這點血性都沒有吧?”

  他竟然無恥的用起了激將法,說實話,蕭瑾眼下失望極了。不是對蒙陽失望,這人向來都進攻性極強,只怕此事就是他攛掇的,蕭瑾失望的是司徒恭,這個原文裡頭縱橫捭闔,有帝王之相的男主司徒恭。

  在此之前,蕭瑾一度針將他當成朋友,也以為,有了之前的情誼,司徒恭多少有點可能會放過楚國,到頭來,還是沒抵得過國家利益。

  也好,蕭瑾自嘲,既然都撕破臉了,往後便都沒有什麼顧忌了。

  他質問司徒恭與賀辭:“貴國一定要開戰?”

  司徒恭定定地道:“我只是為了燕國討一個說法。”

  林檀冷笑:“燕國陛下真是愛民如子啊。”

  薛仁也忍不住了,刺了一句:“不過是聽信蜀國那狗皇帝所言,想要江陵府的金礦罷了,何必繞了這麼大的彎子、做這些跳樑小丑一般的把戲,真以為別人看不出來?”

  蒙陽惱羞成怒,直接道:“我看你們是死不悔改,既然如此,三日之後,戰場上見!”

  蕭瑾運了運氣,忽然開口:“燕國真要同時與兩國為敵?”

  司徒恭看了一眼蕭瑾,目光幽深。

  終於還是忍不住了嗎?

  賀辭道:“此事與夏國無關。”

  “楚國與夏國關係匪淺,夏國斷不會坐視不管。如若燕國執意開戰,夏國必奉陪到底!”

  蒙陽臉色驟變:“早知你們一丘之貉!”

  那夏國的狗皇帝其心可誅,可恨他們陛下還真把人當朋友,結果他們還沒動手,這“朋友”卻先對他們動手了。

  蒙陽為他們陛下感覺不值。

  王從武站了出來,不快道:“說話放尊重些。”

  “你們也配?如此護著楚國,不是一丘之貉是什麼?既要打,燕國何曾怕過?”

  蒙陽回頭一看,立即抽出寶劍:“正好讓你們看看,燕國的劍有多鋒利!”

  王從武反手抽劍,直逼蒙陽:“我劍也未嘗不利!”

  兩邊對峙,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蕭瑾不想在此多留,拉著林檀往後退了些,又對著油鹽不進的司徒恭最後勸了幾句:

  “這兩年燕國對外戰事不斷,只怕內里已經有不少虧損了,眼下還是休養生息的好,何必頻頻挑起戰事。若是贏了自然好,可若輸了,燕國真能撐得住。即便撐得住,又能撐得了多久?你們是糧食供應得了,還是兵器供應得了,亦或是火炮供應得了?”

  “此事夏國絕不會放任不管,燕國若敢進攻楚國,夏國必以全國之力迎之。我夏國兵強糧足,人才濟濟,富甲一方,且背靠長江天險,易守難攻,陛下就這麼確定自己一定能贏?”

  說完,蕭瑾便先走一步了,他言盡於此,真要開戰的話,夏國是不怕的。

  他才走不遠,便聽到蒙陽那個大嗓門在勸司徒恭,讓他不要被蠱惑了,又道什麼不能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云云……

  蕭瑾冷笑,他就知道是這人挑起的事兒,真是一刻都不閒著。

  燕國有一天被拖垮了,也都是因為這些好戰的武夫!

  事已至此,蕭瑾也就不願久留此地了。

  他讓人將在蜀國抄家抄來的金銀都裝箱連夜帶了回去,離了成都府,直奔江陵府。一邊退,一邊布置兵力。

  楚國他得護著不能讓司徒恭給吞了,剩下蜀國的地他也不能讓。成都府是要不了,但是達州黔州等地,蕭瑾卻留了不少兵力在此。

  一來這是離江陵府不算太遠,占據這些地方也有利於看守江陵府;二來,他這回打蜀國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哪能一點利息都不收?

  林檀見平日裡不管是的蕭瑾為了這個每日殫精竭慮,心中也挺抱歉的。畢竟若不是因為她,蕭瑾也不會操心這些。

  但她更擔心燕國真的會不管不顧打過來。楚國太脆弱了,跟燕國比起來實在不夠看,百姓也一心想過安穩日子,燕國打過來的話,對他們來說無異於是遭了滅頂之災。

  林檀日日都在擔憂,每每都會與蕭瑾討論,司徒恭到底會不會用兵。

  蕭瑾每每都是搖頭,會不會用兵,取決於夏國如今對燕國的威脅有多大。別看他臨走的時候說了那麼多威脅的話,但蕭瑾真不確定司徒恭能聽進去多少。

  但願他多少是有些畏懼的。只要心中有畏懼,這戰事朝不會輕易挑起。

  作者有話說:

  古代攻城其實很慢的,這裡給為了劇情推進,才這麼快解決蜀國。

  另外,那句“我劍也未嘗不利”,是三國袁紹跟董卓叫板的原話。

  第196章 聯姻 ◇

  ◎聯姻的必要性◎

  蕭瑾在達州等地布置兵力, 燕國亦是知道的。也正因為知道,蒙陽才越發不滿,但同時又覺得慶幸, 覺得自家總算師出有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