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林檀,從來都不是縮頭烏龜。

  遠在蜀國都城醉生夢死的朱庭玉難得分出一點心思來思考如何對付林檀,如何再收賦稅擴充兵力,結果還沒想出什麼好點子,就聽聞朝臣來報,道燕國與夏國已經揮師邊境,來勢洶洶。

  朱庭玉的酒一下子就醒了,錯愕不已:“什麼時候的事兒?”

  為什麼沒人通知他?

  作者有話說:

  蕭瑾:打你還有通知你?

  第192章 攻破 ◇

  ◎突如其來的林家軍◎

  朱庭玉坐立不安, 追問:“那些賊人如今在何處?”

  “在興元府城外,軍隊已經駐紮好了,隨時都可能攻城而入。”

  朱庭玉臉色一白, 開始惶惶不安地來回走動著, 但是他心中又有一些僥倖:“興元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陽平關又是蜀中第一道關口, 他們絕對越不過去。”

  不管往後如何,起碼現在他們是安全的。

  兵部尚書吳兆都快要急上火了:“聖上, 為今之計還是趕緊派兵擊退敵軍要緊!”

  “沒錯。”朱庭玉漸漸冷靜了下來,也找到了主心骨,“傳朕旨意, 即刻集結三十萬兵馬,前去興元府守關。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陽平關, 千萬不能叫陽平關失陷!若是陽平關被破,你我都得等死!”

  陽平關之於蜀國,就好比臨淮關之於夏國,絕不可破。一旦破了, 蜀中天險就已經破了一半, 夏國跟燕國的軍隊會長驅直入, 直接兵臨都城,到時候他不想死都難。

  事不宜遲, 吳兆連立軍令狀的時間沒有了, 立即領旨召集兵馬。

  大殿之中, 獨留朱庭玉又驚又懼。

  沒多久, 段廣基等人也聽到動靜進了宮, 準備細問夏國燕國進宮蜀國一事, 他們本以為朱庭玉多少會知道些風聲,或是明白蜀國究竟是哪裡招惹了這兩尊大佛,結果等他們進了宮,才發現自家聖上比他們還茫然。

  朱庭玉本就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朕就沒得罪過他們,誰知道他們抽哪門子的瘋?!”

  夏國還能說有些舊怨,但也無傷大雅,畢竟那都是一兩年前的事兒了,至於燕國,更是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去,且燕國兵力雄厚,朱庭玉再作死也不會主動招惹。

  朱庭玉也想不通,他縮在蜀中都已經這樣與世無爭了,怎麼偏偏還遭此大難?

  他看著段廣基,想要求得一絲安慰:“此番,咱們能守住的吧?是吧?”

  段廣基心裡一沉,嘴上卻安慰說:“聖上別擔心,定能守住的。”

  君臣二人執手,嘴上說的相信,實則心裡都不信。

  那可是燕國啊,當初打齊國都像是捏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更何況是對付他們。還有夏國,那也絕對是善茬,早就聽聞下過的火炮威力巨大,但願這回夏國做個人,不要用到這等毀天滅地一般的武器。

  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蕭瑾他們兵臨興元府後,二話沒說就對著山腰轟了數十炮。

  一頓轟炸之後,直接將那座小山炸斷了半截。

  留守在此地的蜀軍見此,士氣瞬間就沒了。

  這還打什麼?只要夏國轟幾炮,連山都能打穿,更別說是興元府的城門了。人家現在是沒到城門處,若是到了,他們蜀國沒有一個是能扛得住這夏國那一炮的。

  他們□□凡胎的,怎麼能跟火炮對抗?

  人心不齊,便有人琢磨起了投降。

  不過這話只是說了一半兒便被人罵了回去,如今還沒交戰,眾人雖然畏懼夏國的火炮,但是對敵我兩方兵力的差距顯然還沒有清醒的認知,覺得死守下去定能守得住城門。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能未戰先降。

  “朝廷的援軍還沒到,你們竟然就心想著投降了,做叛國賊是什麼下場?看看齊國就知道了!原先齊國朝廷的那些大臣,哪個不是做了階下囚?你們也想步入他們的後塵?”

  這話說的冠冕堂皇,其實沒幾個人是真的聽進去的。當他們不知道是吧,齊國最後遭罪的確實是那些大臣,但是投降的普通士兵卻一點兒事都沒有。

  燕國本就重視兵力,原先在齊國當兵,如今江山易主,想在燕國當兵也一樣可行;人家夏國更是大度,山東那塊好多當官的,還繼續當官呢。像他們這等小兵,人家燕國與夏國都不屑於去殺,投了就投了,哪有那麼多的大牢給他們做?

  所以這話威脅不到他們。

  士氣不振,一時半會兒是扭轉不了的。不過好在他們依仗著天險,夏國跟燕國一時半會兒也打不進來。這裡有這麼多的山,夏國總不能把他們都炸了,這得廢多少的彈藥?

  蕭瑾也沒這個打算,轟了一座山之後,他便讓人將火炮給收下去了。

  司徒恭默默看完,沒多久就聽到軍中有人議論起夏國的火炮。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摩火炮的威力。比起震撼,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是威脅。

  “如今夏國的火炮,未嘗不是放給咱們看的。”

  “這還用說?,夏國早就想震懾咱們。此番特意帶了這麼多火炮過來,究竟是什麼意思也不言而喻了。”

  “不過這火炮的確威力巨大,興元府一帶多山,多半顯示不出什麼來,若是在平原上來這幾十炮,只怕一座城都會被夷為平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