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重要的是,聖上有什麼好事都想著他,怎麼叫陳疏才不感動呢?

  只是可惡的卻是那群偷偷摸摸的小賊。

  一整日,陳疏才都在咒罵那些無良的奸商,也不知用了什麼齷齪的法子偷了他們的方子,若是被他知道的話,定要讓他們好看!

  送走陳疏才,張德喜便捧著一個小匣子過來了。走近後,張德喜緩緩打開匣子,裡面躺著一層金子,一共三層,三層都鋪滿了金子。

  蕭瑾眉開眼笑:“都送去私庫裡頭收著。”

  張德喜也佩服至極:“還是聖上聰慧,光賣那幾個方子就得了這麼多的進項,平了養豬一事大半的開銷。”

  蕭瑾也洋洋得意。

  他並非有意讓陳疏才難受,只是誰讓陳疏才不降價呢,不降價,百姓哪能知道豬肉的美味?

  他不降價,那就得讓別人來降了。

  再說了,坐地賺錢的事,誰不愛做?

  白賺了一筆錢,蕭瑾心情好了好幾日。

  這幾日間,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主動嘗試了那道東坡肉,自從各大酒樓都有了這十幾道肉菜後,彼此競爭,價格降了不少,普通百姓一咬牙,便也買了。

  凡是嘗過之後的人,實在很難再對豬肉生出什麼惡感,原先眾人不喜十豬肉,是因為豬肉有異味,如今味道沒了,自然也生不出不喜的藉口。

  一時又想起朝廷馬上就會派官吏親自教他們如何騸豬,又聽說官宦人家如今也養起了豬,尋常百姓也動起了養豬的念頭。

  養豬不僅能吃肉,還能賣錢呢,朝廷都說六個月便個出欄,若真是這樣的話,倒也不虧。

  如此一傳十是傳百,很快,養豬忽然就變成了京城的風向之一。眾人見面的時候不再問吃喝,反而問起了家中豬的近況。

  這風向通過報紙,逐漸向夏國各地蔓延,恰逢朝廷新頒布的政令對此事頗為支持,於是南北兩地的百姓紛紛開始自學養豬。

  蕭瑾收集了各方消息,估算了一下,這次大概半年便可出成果了。等到眾人意識到豬的確好養又好長肉,但明年養豬的農戶定然越來越多。

  肉類依賴羊畢竟不好,南邊的環境其實不便於養羊,效果百姓吃的羊肉許多還得從鄰國買,雖沒有什麼大影響,但若是有一日別人拿這個做閥子,估計他們也得難受好久。

  怎麼老都還是豬肉好。

  夏國養豬這件事情鬧得如此轟動,不拘南北,百姓們都對養豬吃肉這件事深信無疑。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也傳到了鄰國耳朵里。

  賀辭不止一次地在司徒恭身邊感慨,夏國皇帝真的運氣好。

  原先那占城稻他們也試過了,種子是好種子,但卻不適宜北邊的環境,與夏國的收成相比,他們燕國的收成實在是沒眼看,這占城稻仿佛天生就是為了江南而生的。

  如今稻子暫時沒人再提了,夏國卻又搞起了養豬。

  一邊是糧食,一邊是肉食,夏國朝廷的布局實在是高,那一邊兒都沒落下。

  賀辭羨慕,卻也知道盲目效仿並不好,所以只能暗暗可惜。

  司徒恭則沒有那麼多的心思,他如今滿心裡只想著一件事情,那便是擴充軍隊,早日攻下蜀國!

  蜀國那塊地,易守難攻,還有一個天府之國,他已經覬覦許久了,既然夏國不便出手,那就由他打頭陣。

  作者有話說:

  大冤種蜀國:毀滅吧。

  第190章 出兵 ◇

  ◎對蜀國用兵◎

  燕國練兵一事, 蕭瑾還是從顧淮南信中得知。

  養豬一事告一段落之後,顧淮南便啟程回了東京路。

  此次燕國練兵,也是他同意發現。顧淮南在未發跡前便善於打聽。如今整個東京路都歸他管, 打聽起別國的事兒更是信手拈來。哪怕燕國動作小心, 顧淮南也還是聽說了一些風聲。

  他原本有些擔心燕國對夏國有不軌之心,不過觀察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對方的目的應當不是夏國, 而是蜀國。

  若是針對夏國,斷不會這般輕慢。此次練兵的規模並不大, 以這規模來進攻夏國,只能是有去無回。

  蕭瑾收到信之後,立馬召見朝中大臣。

  馮慨之等本來還在琢磨如何合情合理地對付蜀國, 如今眼看著燕國先忍不住了,他們哪裡能錯過這樣天時地利的機會?

  打!誰不打誰就是孫子!

  張崇明率先出列:“聖上, 機不可失,若是讓燕國獨吞了蜀國,占據蜀中之地,那對咱們實在是極大的不利。”

  蕭瑾有點猶豫:“興許人家只是按著慣例練兵, 並未有動手的打算。”

  王從武卻道:“無論燕國是怎麼想的, 咱們都一道跟著就是了, 他練兵,咱們也練兵;若是他動手的話, 咱們也不會落於人後。”

  蕭瑾目光落在眾人身上, 見他們一個個都是一副戰意凜然的模樣, 似乎對蜀國已經勢在必得了。蕭瑾自問自己是個和平分子, 怎麼他朝中的這些大臣們確實如此的好戰呢?

  難道他們不知道, 一旦開戰, 必有傷亡嗎?

  蕭瑾將自己的顧慮和盤托出:“朕從未想過要攻打蜀國,留著蜀國,燕國與夏國之間還有個緩衝地帶,倘若連蜀國都沒有的,兩國直接接攘,分南北之地,那總有一日,咱們與燕國為得兵戎相接。”

  他雖然同司徒恭私交不錯,但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尤豈是他們二人能定的?燕國朝廷若是鐵了心與夏國開戰,司徒恭能撐到幾時?反之,若是張崇明他們非要讓夏國動手,蕭瑾自個兒恐怕也不能罔顧眾人意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