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死後還追封了不少“賢王”的封號,真不知是不是諷刺。

  齊皇那麼多的皇子,愣是一個都沒留下,全都因愧疚“自盡”了。

  驟然聽到這消息,寧尚書半晌沒回過來神。方才還覺得自己小命已經保住的寧尚書,此刻再次陷入焦慮之中。

  這手段這麼殘酷,他真的能活命嗎?

  另一邊兒,蕭瑾同司徒恭已經沿途攻下了大同,又乘勢掃平了餘下不少州縣,包括東北一帶。

  有燕國這樣的大軍開道,蕭瑾跟在後面別提多輕鬆多爽快了。

  要不是實在不合適,他都想繼續往北打,打去高句麗了,反正也不比他們衝鋒陷陣,自由燕國在前面擋著。

  只可惜,司徒恭對那塊地方並不感興趣。

  這短短一月相處,司徒恭對蕭瑾的印象便出於不斷幻滅又不斷重塑之中。

  蕭瑾從不會讓夏國的軍隊前去衝鋒,每次都是輕描淡寫地讓人放幾個炮,卻常因為這幾聲炮而大肆邀功,似乎夏國真的厲害極了一般。

  至於進城之後,夏國也頻頻對外放出消息,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又心懷仁義道德的仁義之師。

  他們不僅不會殺人,往後還能將這座城治理得一日比一日好。

  牛皮都是吹出去的,你不吹別人怎麼知道你有多大能耐?就因為夏國人會吹,齊國這邊普遍認為夏國更厲害些。

  蒙陽被氣得夠嗆,他們在前頭拼死拼活,結果卻被人家摘了桃子。

  夏國戰無不勝?呸,分明是他們驍勇善戰,無可匹敵!

  夏國那群人,一個個的只知道耍耍嘴皮子!

  司徒恭見他又不服夏國,心中想不通他為何偏偏跟夏國過不去,但是要說夏國人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司徒恭也不信:“蕭瑾帳中有個叫簡玉衡的年輕人,身手很是了得。”

  “毛頭小子罷了,能有幾斤幾兩?若是有機會對上,臣定要狠狠地搓一搓他的銳氣。”

  蒙陽不過是氣憤之語,不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沒過五日,等東北全境被他們掌控之後,蕭瑾提議辦一張慶功宴。

  宴中,蒙陽也終於得到了一個出氣的機會。

  他大可以接著比試的藉口,狠狠揍一揍那群臭不要臉又該死的夏國人!

  也包括那個叫簡玉衡的兔崽子!

  第142章 比試 ◇

  ◎一招定勝負◎

  慶功宴是在大軍返回燕京的時候開的。

  當初大軍開拔的時候正值春季, 如今都已經入冬了。大半年的功夫,齊國土地已經盡數被夏國、燕國所掌控。眼下又正好返回了燕京,蕭瑾想著反正他們以後是要接手燕京的, 不妨在此處多逗留片刻, 跟當地的權貴拉近拉近關係。

  所以這回慶功宴裡面,還請了當地幾位有名人士出席。

  蒙陽只覺得這事兒荒謬,本想諷刺幾句, 不想他們陛下被邀之後欣然答應,叫滿腹牢騷的蒙陽變得有些可笑。

  夏國人走後, 蒙陽曾質問司徒恭:“陛下何必與他們走得那麼近,咱們與夏國皇帝又不是一路人?”

  司徒恭反問他:“若跟他不是一路人,那你跟誰是一路人, 齊國那群廢物?”

  蒙陽一噎,那自然也不是。

  “古人云,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今我們與夏國是盟友,既是盟友,親近一些又何妨?說不得往後還有結盟的必要。”

  司徒恭說完, 又看了看不大痛快的蒙陽, 心下瞭然。

  他們燕國兵強馬壯, 不缺戰士,不乏良將, 又有齊國那群廢物比對著, 難免心氣兒高些。原先司徒恭自己也有些傲氣, 但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後, 他漸漸覺得自己先前的看法偏頗了許多。

  “不是所有的人都跟齊國似的等著你來打, 你瞧夏國那群人就該知道什麼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蒙陽承認,夏國人普遍奸詐,腦子也不錯,但是人外有人這話未免太過了吧:“陛下這是看中了誰?”

  司徒恭道:“蕭瑾麾下有個叫簡玉衡的,身手了得,只是夏國人不主動攻城,所以他才被壓著不出頭。若不然,他的功績興許不在你之下。”

  蒙陽嗤了一聲:“是麼,那末將可要同他好好比劃比劃了。”

  司徒恭知道他心高氣傲,但這份傲氣可不是什麼麼好事,所以他寄希望此次慶功宴上那位夏國小將能長點本事,最好下一下蒙陽的威風。

  一時失了面子,總比往後跌一個大跟頭好。

  帶著一股濃濃的勝負欲,蒙陽應邀參加那所謂的“慶功宴”。

  其實不怪蒙陽對這慶功宴不屑一顧,實在是蕭瑾他們後頭根本就沒有出力,頂多當個吉祥物罷了。

  結果這吉祥物還挺有想法,到了一個地方就開始宣揚自己的功績跟仁善,可勁兒地收攏人心。

  最可氣得是,那些人還真信了。

  蒙陽一向覺得百姓多愚昧,可這回的事兒叫他長了教訓,原來這些人不僅愚昧,還蠢,蠢到不能分辨哪些話是真,哪些話是假。同時他心裡也暗暗警惕,不僅警惕夏國的手段,也警惕輿論的影響。試想想,若是這些手段用到了燕國百姓身上,燕國百姓會如何自處?

  蒙陽不信他們能把持得住,不受外人蠱惑。所以,這夏國人真不是什麼好東西,得防著,還得壓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