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瑾哂笑,恨不恨的都已經無所謂了,既然做不到跟齊皇一起死,那他們還有什麼臉面去恨別人?有本事就像留在開封府死守的大臣一樣啊,那才叫真的有骨氣。這群人逃都逃了,自己主動做逃兵,就指望別人能看得起他們。

  蕭瑾讓人將他們都“請”下去。

  寧尚書等雖然不甘心,但他們赤手空拳,哪能敵得過蒙陽王碩等人,依舊被押著灰溜溜地下去了。

  餘下的人還有宮裡的幾位皇子。

  蕭瑾看司徒恭神情晦澀難懂,猜測他是不是有起了殺心。

  心裡替梁毅等皇子默哀一聲後,蕭瑾便踏入殿中了。

  進去以後還驚奇地發現裡頭有個已經自盡的方丞相。

  雖說這位方丞相也當了逃兵,但好歹人家為自己行為負責了。

  蕭瑾敬他是條漢子,對王從武道:“也將他厚葬了吧?”

  司徒恭不知何時也跟到過來,聽他說完了這句,便道:“他也配?”

  “為何不配?”

  “倘若他當真忠君愛國,當初就不該做了逃兵。今日燕國和齊國都已經到了城門外,他才想著以身殉國,是不是太遲了些?究竟是自己想死還是被別人逼死的,誰知道呢。”

  一針見血,將方丞相諷刺得徹底。

  蕭瑾實在無話可說。

  不過他沒管司徒恭,仍然讓人將對方給厚葬了,哪怕他是存著一點小心思在的,但他原本還是有活命的機會不是嗎?舍了性命赴死,蕭瑾也不想對他太殘忍。

  將一應事物清點好後,蕭瑾便派人將各家看守住了。

  這燕京往後可是他的地盤,在他地盤上的有錢人,那可得看好了,不能讓他們給逃了。

  至於這行宮裡頭的事情,蕭瑾讓人美化了一番,對外散播開來。

  是以不出半日,外頭的人也都知道這行宮中的情況了。他們齊國的皇帝陛下已經身亡了,據說是在逃命的時候被燕國的弓箭手趁亂射死的。這死的可一點都不光彩,比起死於敵國之手,他們更願意齊皇是主動赴死。

  說來,行宮裡頭願意主動赴死的,竟然只有方丞相。

  此事一傳來,不少人都贊他高義,至於之前逃跑一事,也都既往不咎了。不管怎麼說,方丞相還是用自己的一條命換回了身後名。

  至於方家眾人如何想,那就不得而知了。在府邸被夏國的軍隊包圍之際,方家人最擔心的變成了自家人的性命安危,所幸夏國人沒有再進一步的打算,只是抄了錢財,且也並非全部抄走,多少還給他們留了一點。

  方夫人捏著家中僅剩的那一點家當,心中悲涼。

  丈夫沒了,家底沒了,如今只剩下這點銀兩,往後註定只能貧寒度日了。只好在方家如今名聲極好,對家中晚輩來說,這算是唯一的幸事了。

  蕭瑾不僅抄了他們的家,還把那些大臣的家全都抄了。此處是燕京而非開封府,這些人住的地方多在一塊兒,湊的近,連抄家都抄的方便。沒多久,蕭瑾便賺了好大一筆。

  他對外還道夏國仁善,不濫殺無辜,只是抄了些不義之財來日重建燕京城。

  司徒恭聽說這件事後,靜默良久。

  蕭瑾可不知道男主對他的觀感又變了不少,本著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念頭,蕭瑾跟馮慨之兩個賺錢賺得可高興了。

  這裡頭還缺了一個陳疏才,若他再,指定更見錢眼開。

  外頭的官眷得了教訓,至於寧尚書等人,也沒討到好。他們早被扣了下來,等待著最後的決斷。寧尚書本以為自己要不了多久便會腦袋著地,誰想到他們進了牢房後最先被審的卻是齊國可還有藏銀?

  這若是問他們齊皇可有別的子嗣,也比問銀子叫人能接受。

  寧尚書只能坦白告訴他們沒有。

  他們逃命逃的那麼急,哪有空帶多少寶貝?再說了,這幾個月的戰事已經把齊國給掏空了,該使出去的銀子早就使出去了,哪還有再剩的。

  蕭瑾大失所望,回頭打量著寧尚書,復又搖了搖頭:“看來是不中用了。”

  不中用了?這是要殺頭的意思麼?寧尚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以為自己活不過今天了。

  誰想等到第二天過後,他卻還是活的好好的。

  寧尚書膽戰心驚地試探了一下看守的大人,對方雖然態度不怎麼好,卻也沒到窮凶極惡的地步。

  寧尚書一看人家這個態度,心裡七上八下的,這到底是要他們死,還是不要他們死呢?

  跟他一樣心裡不安的,還有同被關在獄中的諸位大臣們。

  他們等了一天又一天,愣是沒等到自己即將要人頭落地的指令,反倒等到了大軍繼續北進的消息。

  寧尚書同自己對面的安侍郎問道:“他們這是放過咱們了?”

  “誰知道呢,對了,原先留在開封府的那群大臣如今怎樣,你可知曉?”

  寧尚書搖了搖頭。

  他們這一路上忙著逃命慌慌張張的,哪有空打聽這些事情?不過眼下他們都還沒死呢,那群人只要不激怒燕國跟夏國的人,想必也壞不到哪兒去。

  又過了一日,寧尚書方才聽聞,梁毅等皇子也沒了。

  據說是日夜思念先皇,愧疚之意不可平,一個個都主動追隨先皇而去,自盡於行宮,被發現時屍體都已經涼透了,燕皇聽聞立馬吩咐手下將幾位厚葬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