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皇怒不可遏。他實在是受不了這個委屈,轉頭決定三日後便讓大軍先行開路,率先渡河,渡河之後再裡應外合。定要把夏國人殺得屁滾尿流!

  不過,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然也有他的道理。齊國從來就不缺士兵,他們缺的是軍備,是糧草。他說沒有足夠的物資支撐,齊國怎可能這麼久來一直穩坐高位?

  齊皇沒多久就已經下了令,他直接忽略了方丞相一干人等,偏執地用紙幣來購買糧食跟刀劍,或者就算是鐵廢塊也可以。

  結果收效甚微。

  在民間鐵器有多珍貴不用多說,便是朝廷拿著錢過來收。也收不了多少。至於糧食之類,更是倒了大霉了,糧食價格雖然跟夏國比起來還是高了許多,尤其是如朝廷又急著用糧,不少大賈便坐地起價。

  這當然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不過他們還是失策了,因為這回朝廷付得不止銅錢,不是金銀,而是紙幣。

  不少人被噁心壞了。

  可這紙幣既然已經收過來了,不把它用掉豈不浪費?

  於是,齊國印的錢來越多,被花掉的錢也越來越多,一下子多了這麼多流通的錢,尋常物件價格也開始上漲了。

  最直觀的是饅頭的價格都漲了。

  方丞相越看越心驚,越看越害怕,但齊皇根本不明白他害怕他點勁在哪裡,甚至還覺得他杞人憂天。

  在齊皇看來,憑他內部有多大的矛盾,只要有一場勝仗,一切都能迎刃而解,毛頭也會轉借給別的國家了。

  齊皇動作極快,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沒有刻意等誰,燕國那邊齊皇已經放棄了。他的書信送去這麼久,也沒個回音,想來燕國是不屑與他們合作的。事實上,若想合作早就派人過來了,哪還用得著等到現在呢?

  可齊皇依舊覺得不要緊,就算沒有人幫襯,他們照樣能拿得下夏國!

  齊皇一派不過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準備妥當,眼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們等得就是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徹底挫掉夏國的氣焰!

  只是他們卻不知,夏國那邊也已經做好了迎敵的準備,火炮都已經架起來了,士兵也都操練好了,只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兩邊都在試探,都在躍躍欲試,卻都不敢先發起戰爭。就在焦灼之中,齊皇忽然得到消息,說是燕國突然有異動,已經有不少軍隊在邊境肆意作亂亂了。

  齊皇立馬亂了,他正要與夏國開戰呢,眼下燕國橫插一腳是什麼意思?合著他不願意與自己結盟,是想坐收漁翁之利。

  實屬可惡!

  然而齊皇還沒惱怒多久,夏國的軍隊卻突然主動渡江,直接與齊國兵將對上。

  第128章 對壘 ◇

  ◎南北夾擊潰不成軍◎

  夏國的軍隊來得突然, 沒叫齊國有半點反應的機會。他們從潁州往北,一路打到了歸德府,幾乎所向披靡。

  若再往西北進, 就快打到了開封府。

  而開封府, 便是齊國的都城。

  齊國的都城原先在濟南,但是為了統治中原,舊年間將都城搬到了開封府, 一直未曾變過。齊國國力強盛,所以開封府一直穩穩噹噹, 從未出過亂子,要真被人帶兵打到了自家府城,只怕齊國列祖列宗的棺材板都蓋不住了。

  齊皇猛然慌了, 連忙調兵前去迎敵。他是百思不得其解,原本不是他對夏國先起了心思嗎, 怎麼他都還沒有動手,夏國反而先他一步了?這同他料想的可謂是天差之別。

  齊皇不解:“這些夏國人怎麼敢如此囂張的?”

  方丞相原也覺得奇怪,可想了半日後才陡然驚醒,他也顧不得與齊皇的恩怨了, 連忙進宮讓齊皇分出一半的兵力前去北疆鎮守。

  齊皇在他開口的那瞬間, 就已經明白對方在擔心什麼。齊皇也是後怕不已, 但他嘴硬,寧願相信是方丞相杞人憂天, 所以道:“怎麼可能呢, 朕之前還同燕國示好過。”

  甚至還允諾, 若是燕國他們一起攻打夏國, 願意分出夏國大半領土給燕國。他都已經如此讓步了, 燕國怎麼還能不知好歹?

  齊皇自欺欺人地覺得這件事情不可能發生。

  方丞相真想敲開他的腦袋, 看看裡面是不是都是漿糊:“事情都擺在眼前了,您怎麼還是遲遲不願醒悟?若無人相助,夏國會如此囂張麼?只怕他們前腳攻進歸德府,後腳燕國的鐵騎便會南下!倘若此時不攔著,到時候他們前後加擊,咱們那還會有半點後退的餘地?”

  齊皇忽得喪氣起來。

  齊皇不願意相信,但最後他還是沒抵過心頭的擔憂,仍舊派人前去守著了。

  如今只希望方丞相方才所言皆是胡說八道,燕國跟夏國從來就沒私下商議過。

  然而有時候就是怕什麼來什麼。

  齊皇如今最怕的就是這兩國聯手,前有狼,後有虎,打得他措手不及。

  可事實的確就是如此,一切都按照最糟糕的預想在發展。齊國的軍隊還沒抵達北境,邊關那兒就已經傳了消息回來,道燕國忽然率兵南下,直接破了他們的關口。

  燕國人一向都是驍勇善戰,齊國哪怕在最鼎盛的時期,同燕國打仗也沒討到好,更何況如今了。如今的齊國要將沒將,要兵沒兵,唯一能夠威懾燕國的袁家軍已經被齊皇攆去鳥不生蛋的鬼地方了,他們拿什麼來阻擋燕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