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3章 寶鈔 ◇

  ◎透露著陰謀的味道◎

  齊皇對李垣喬的紙鈔論調不甚了解, 但是聽著貌似不錯,所以沒讓他立馬滾蛋,而是坐下來等著看看他能說出什麼花來。

  若是說得狗屁不通, 那他定要讓這個不知好歹的人嘗嘗厲害。

  然而李垣喬已經做了十足的打算。

  昨日, 他在茶館裡頭聽那兩個高人談論紙鈔的時候,就覺得豁然開朗,想著世上怎麼還有這麼妙的點子?回家之後他又花了一晚上的功夫琢磨, 也算是胸有成竹了。

  眼下站在大殿之上,李垣喬不僅不怕, 反而侃侃而談起來。

  “咱們齊國原本就有飛錢,商賈們用飛錢用得很是趁手,且這飛錢只有咱們齊國有, 不論是夏國蜀國還是燕國皆沒有,這全是因為齊國人聰慧, 能夠想到旁人想不到的好點子。”

  李垣喬先是一頓自賣自誇,拍馬屁把齊皇給拍的心花怒放,接著又說起了這紙鈔的事兒:“這世上能當錢用的東西多了去了,古人以貝殼作為錢, 如今以銅錢作為錢, 若無銅錢, 白銀黃金亦可為錢,若這幾項都沒有, 鹽跟布帛也可以當做錢用來交易。既然這麼多東西都可以成為錢, 為什麼咱們不可以另造一個呢?”

  另造一個?

  齊皇的心一下子就被帶到坑裡面去了, 是啊, 為什麼他們不自己造一個呢?

  李垣喬循循善誘:“這世上有價值的東西不止銅錢一種, 為什麼百姓都樂意用銅錢?那是因為四國的朝廷都承認銅錢。可咱們為何非得與他們一樣呢?您是天子, 是一國之君,更是咱們大齊百姓心中的頂樑柱。只要您下一道聖旨替這紙鈔正名,還怕它會毫無價值嗎?”

  這……倒也未嘗不可。

  齊皇陷入了深思,顯然是被蠱惑了。

  李垣喬再接再厲:“這紙鈔顧名思義乃是用紙做的,不僅製作方便,面額大小也可以按照朝廷的意思來定。如今市場上不是缺銅錢麼?那就先發售小面值的紙鈔,先渡過眼前這個難關。若是以後百姓漸漸都能信服紙鈔,還怕夏國跟蜀國挖空心思跟咱們過不去?他們就是把齊國所有的銅錢都換過去了,咱們也是不怕沒有錢用的。”

  “好,極好!”齊皇聽著眼中溢彩連連,徹底信服了:“李愛卿果然聰明絕頂!”

  齊皇撫掌。

  妙啊,他怎麼從來沒想過這麼好的法子呢?夏國跟蜀國費盡心思算計他們,難道他們就只能被動挨打、不能反擊?世上哪有這麼不講理的事情。

  憑什麼不能反擊,憑什麼?!

  這紙鈔不就是最好的反擊之道嗎,為何不用呢?

  事不宜遲,齊皇立馬召集群臣共同商討這紙鈔的發行。

  李垣喬作為這一政策的提出者,理所當然地被留了下來。

  沒多久,方丞相等人便被召進了皇宮,開始被迫聽著齊皇興致高昂地介紹起這紙幣之法。

  戶部的寧尚書覺得有點心動,可心中又有些擔憂,不是因為別的,實在是他被夏國人坑怕了,不得不防,於是他開始質問李垣喬:“李大人緣何有了這主意?”

  李垣喬當然不會說是自己在外頭聽來的的,他道:“原先朝廷傳出風聲,說民間沒有銅錢用之後之後,下官便憂心忡忡、整日思索著破局之道。發行紙鈔的這法子下官已經琢磨了快有有兩三日了,今日考慮妥當後,方來稟報聖上。”

  寧尚書還覺得古怪:“這法子果真是你一個人想出來的?”

  齊皇覺得他磨磨唧唧的,實在是沒有一點尚書樣子,說起來,他對寧尚書也是越來越不滿了。遇上事兒不僅不能給想法子,反而會拖他的後腿。這樣的無能之輩,齊皇都不知道養著他還有什麼用?他很是不滿:“你一個勁的盤問,可是有什麼更好對策?”

  寧尚書實誠地搖了搖頭。

  齊皇冷哼:“既然沒有,老實在旁邊呆著即刻,何曾叫你回話了?”

  旁邊其他議事的略顯詫異。

  這段日子聖上雖然對寧尚書有所不滿,但卻從來沒有公開批評過,今兒怎麼了?

  不僅是朝臣不解,就連寧尚書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可他到底還是個識趣的,知道自己不討喜,便索性退下去不再開口了。

  齊皇點了點李垣喬,換了一張笑臉:“李愛卿你繼續說。”

  李垣喬笑了,心裡有些得意,繼續道:“這紙幣也不可隨意發售,應當制定律法,配以專門的衙門,各地也要設置倉庫,用來裝運管理紙鈔、倒換廢棄無法使用的舊紙鈔。紙鈔還得成為夏國正統的貨幣,擁有跟銅錢同等地位。鑑於如今民間百姓從未聽說過紙鈔,恐他們心中有疑慮,這紙鈔應當先在官員、商賈中推行,朝廷發給官員的俸祿就可以用紙鈔來發。”

  這最後一句,便動了不少人的利益。先不說這紙幣究竟能不能行得通,就算能行得通,那輕飄飄的一張紙能有銅板的價值?這李垣喬口口聲聲說代替俸祿,究竟安的什麼心?

  當下就有人反對了,且反對的聲音還不小。

  一人一句,就已經叫這大殿上亂成一團了。

  他們質問李垣喬,究竟安的是什麼心?

  齊皇也沒有蠢到那個份上,自然明白他們為何反對,說來說去還不就是為了自己利益著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