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己不在的這段日子,不知道他的這些股肱之臣們都怎麼樣了。水泥造出來了嗎?織布機改裝好了嗎?水稻增產了嗎?文選和武選結果出來了沒有?

  蕭瑾由衷地希望,在自己倒霉的這幾個月,這些使臣們可千萬不要讓他失望的好。

  否則,他可是不會客氣的。

  作者有話說:

  蕭瑾:朕回來啦!

  (小說日更,遇到特殊情況實在更不了會在評論區說明,一般晚上更新,白天更新的都是在捉蟲哈)

  第110章 書院 ◇

  ◎為教育獻身的文先生◎

  快到臨安前, 蕭瑾才問了旁邊的馬藺:“穀城縣的書院修得如何了?”

  馬藺道:“已經動工了。”

  蕭瑾點點頭。

  此事說來話長。

  先前蕭瑾只在襄陽城停留了幾日,不過他那幾日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在襄陽城內例行巡視一圈。

  若非被人暗算, 蕭瑾應當沒有這個機會親自來襄陽城看一看了。既然來了, 自然得看夠了才走。

  襄陽城之於夏國,相當於對外的第一道關口,若是襄陽城失守, 那夏國也就沒有再退的餘地了。這襄陽城,一直都是軍事重鎮。

  蕭瑾聽聞, 臨安城內許多地方都先後拆除了坊牆,不再對商業設限,陸陸續續地, 各地商業也較從前有了不小的發展,不過襄陽城不一樣, 商業比從前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城內管控非常嚴格,完全是按照軍事重鎮的方式來治理的。

  陳真看過之後,又去了鄉里轉一轉。

  這襄陽城的郊外自然也比不得臨安城的郊外, 可百姓們生活也算過得去, 加上這兩年並無天災, 所以家中也存了些餘糧,今年冬天也沒凍死過人。

  蕭瑾還聽到幾個農戶說, 若是明年也像今年這樣風調雨順就好了, 回頭再打打短工掙點錢, 就有家底給兒子娶媳婦了。

  還道去年看中了一個, 不過因為家裡實在沒錢, 辦不起酒席, 請不起媒婆,只能作罷。

  前些日子他叫人打聽,發現那家姑娘已經嫁了人,讓家裡的小兒子傷心了好久。

  那人說起這個的時候也是嘻嘻哈哈,仿佛再說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蕭瑾聽著心裡卻一陣難受,一時又想起來京城那邊富貴子弟奢華無度的生活,別說是那些人,就連他自己不也是錦衣華服,受天下人供養嗎?

  倒也沒有立場去鄙視別人奢靡浪費了。

  這世上許多事情就是這麼不公正,出身好便能一輩子富貴無虞,出身不好,埋頭苦幹一輩子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論起身份之貴,沒有比做官更高的。可之前做官的都是同一群人,老子致仕了還有兒子頂上。都是一群既得利益者的狂歡,哪有那麼多的漏給尋常百姓撿?

  掄起家底之豐,更沒有比大商賈家產厚實的了。可朝廷重農輕商,尋常百姓若想經商還有條條框框限制,若無天大的機遇,怎可能白手起家?

  說來說去,最苦不過平頭百姓了。

  從襄陽走了一圈之後,蕭瑾對於科舉以及興建學校的念頭越發強烈了。他是個平庸的皇帝,唯一所能做的,便是讓民間向上的渠道不被卡死。

  世家大族把控社會資源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如今世家雖然還能在一些小事兒上跟皇家叫板,但其實內里已經衰敗了。前幾年被蕭瑾弄下去的李庭芳,出身世家;如今在牢里的黃立夫,也是世家大族,說沒了就沒了的前禮部尚書姜明,同樣是顯貴出身。這樣高的門第,不也說倒了就倒了嗎?

  可見所謂的門閥,早就沒有話語權。

  蕭瑾一面想著事兒,一面往前,沒走兩步忽然聽到前面有人在吵架。

  他這看熱鬧的心思一起來,立馬走不動道兒了,什麼煩悶憂慮全都散得一乾二淨了。

  王碩要去呵斥,被蕭瑾攔住。

  他尋了一個合適的地方,開始暗中觀察。

  原是一老一少在拉拉扯扯。且奇怪的是,那個年輕的蕭瑾竟然還覺得面熟。

  他指著那邊穿藍衣的青年問道:“這人是不是從臨安來的?”

  王碩一看,淺笑道:“聖上好眼力,此人是進士出身,如今任穀城縣縣令,貌似叫張翰之。”

  “張翰之?”蕭瑾愣愣地站在那兒,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當初姜明他那紈絝兒子鬧事兒,就是這個張翰之把人給綁起來了吧。是個有良心的小伙子。

  他暗暗偷.窺,對面兩個人渾然不知,還在爭執。

  張翰之都快被這人煩死了:“說了多少遍,學院早晚都會建的,只是如今錢不夠。”

  “有錢修路沒錢建學院?如今已經是年底了,明年朝廷還會開科取仕,這學院早一日修建起來,底下的童子便能早一日入學,這樣利國利民的事,還比不得你那一條路?”

  “那能比較嗎?修路不也是為了百姓?”

  “張大人,您有您的考量,只是學院這件事也拖不得。”

  張翰之嘆了一口氣:“行了,你說的我記下了,等有錢就建。”

  說話的那人聽到這句一頓,眼睛狐疑地上下掃著張翰之,面上擺出一副早已看清的表情。張翰之這話,他已經聽了許多遍了,從他來穀城縣當縣令之後就聽說了:“每每問及都是缺錢,縣衙若是一直缺點,這學院就一直拖著不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