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比他這個眼盲的老子,他這個兒子顯然要聰明許多。

  張遲瑞遙遙一嘆,老了老了,他是真的老了,往後朝廷的擔子,真得一步步教到年輕人手裡頭了。

  張遲瑞看向蕭瑾身邊的韓攸。

  那位顧淮南離開之後,就數這位最得聖心,往後說不準又是下一個知府。

  夏國這轟轟烈烈的餞行不僅叫百姓們大開眼界,就連三國使臣也偷偷藏在人群中間,目睹了全過程。

  回四方館途中,賀辭腦海里浮現的還是夏國進士接連表態的模樣。

  他們燕國國君也是禮賢下士,可卻做不到這個份上,倒不是嫌麻煩,而是覺得沒必要。從前賀辭也覺得沒必要,但是今兒一行,卻忽然改變了他的想法。

  或許,比起用權勢壓制大臣,平易近人、適當引導反而更好。天子是表率,是信仰,也可以是親近可以依靠的避風港。

  三國裡頭,就屬齊國這幫人看得最不痛快,簡直就是憋了一肚子的悶氣,因為他們根本不願意承認夏國的好。

  燕國這回帶隊的是禮部尚書段廣基,齊國此番帶隊的是卻是鴻臚寺卿洪儒盛,也算是張崇明他們的老相識了。不打不相識,他們上回還因為齊國投降要割哪一塊土地爭的面紅耳赤,如今突然瞥見,哪能有什麼好興致?這可是天大的仇恨,積怨已深,洪儒盛對夏國的意見也一大堆。

  回頭的途中。他便一直抨擊夏國的不是:

  “只不過是一些進士走馬上任,又不算是什麼要緊的事情,至於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也不知是鬧給誰看的。”洪儒盛下意識地覺得這是個下馬威。

  不像段廣基聽不懂齊國話,賀辭對齊國的官話了解頗深,洪儒盛嘀咕的這些,他全都聽在耳中,不過賀辭不認同:“本相倒是認為,此舉可取之處不在少數。”

  “可取?簡直是笑話。是興師動眾可取?還是新科進士淚撒城門丟人現眼可取?亦或是夏國皇帝為了這群人,連外賓使臣都不見樂趣?”

  賀辭見他激進,遂不在於他爭論。

  賀辭覺得自己實在沒必要同他爭論什麼,沒有任何意義。

  他閉了嘴,洪儒盛反倒覺得自己贏了、把人給說通了,他沾沾自喜:“果然還是我講的在理吧?夏國皇帝輕重不分,將咱們直接撂在四方館本就不對,不僅是撂下了,連住處都未曾安排,還說要稟明上頭的大人才能定下,更是不對!若上頭的人一日不來,咱們還要一直苦等不成?沒碰上還好,或是真碰著個管事兒的,一定要藉此狠狠地挫一挫他們的銳氣!”

  要是們還一個下馬威,就更好了。

  只是洪儒盛怎麼都沒想到,回了四方館之後,反倒是他的銳氣被挫得體無完膚。

  耿元直是臨近傍晚才帶著韓攸來了四方館。

  對著賀辭跟蜀國來的段廣基,耿元直還能稍微給個好臉色,但是對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洪儒盛,耿元直實在不爽。

  他不爽,便沒給洪儒盛太多的臉色。

  面無表情的寒暄完之後,耿元直便領著人準備登記造冊了。

  洪儒盛頓時傻眼。

  “登記什麼?該報的東西不已經在各個關卡出報了嗎?”

  耿元直嫌他話多,不予理睬。

  邊上的韓攸見事不好,忙道:“大人有所不知,三國若獻之物格外珍貴,夏國自然是要登記造冊,一併分配住所。”

  “……?”這又是什麼套路?洪儒盛一頭霧水。

  從前他們齊國的使臣出訪夏國,從來不需做這種無用功的。

  再說,一併分配住所有什麼意思?合著他們有東西才給房子住,若是不提供的話,豈不是連房子都沒有?!

  不是,夏國什麼時候這麼摳門了?

  然而就在洪儒盛懷疑人生時,燕國跟蜀國已經將若獻寶物盡數交給了韓攸。

  他們來自然是帶著東西來的,因為有求於人帶的東西還不在少數,一眼望去,有好幾個箱子。

  兩國邦交與人情往來有時並無差距,他們攜禮而來,夏國自然會厚禮相待。

  這是人情世故,更是國與國之間的尊重。

  見兩國慷慨,耿元直自己看著也高興,大手一揮,直接給他們挑了兩間最好的房間。

  人家這麼爽快,他們也不能小氣。

  燕國跟蜀國都有了著落,剩下的,便是齊國了。

  眾人的目光紛紛落到洪儒盛身上。

  所以,齊國的禮呢?

  第79章 夜市 ◇

  ◎究竟是誰沒見過世面◎

  洪儒盛如今只慶幸臨走前丞相給了他一份禮。

  他叫人將其取來。

  孤零零的一個盒子, 跟蜀國夏國的厚禮比起來,自然相形見絀。

  洪儒盛自己也覺得臉上無光,心想著這唯一的禮給了還不如不給呢。可惜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洪儒盛只能將盒子遞上。

  耿大人未曾拆過燕國跟蜀國的禮, 只是齊國送的這個,他偏偏伸手拆開了。

  賤的很!洪儒盛心道。

  耿元直伸頭看了一眼,見是一個通體瑩白的白瓷瓶。工藝稱得上精湛了, 不過有青花瓷這種珠玉在前,手上的這個白瓷瓶便顯得平平無奇了。

  耿元直不可避免地露出“就這”的表情。

  可把洪儒盛給看得火冒三丈:“耿大人這是什麼做派, 這可是我們齊國的國寶,獨一無二,有市無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