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但陣容不極端,快節奏攻勢卻比前幾場有過之而無不及。
紀決熱愛反野,不放過任何一個去對方野區搞事情的機會。
經常反野就很容易遇險,左正誼永遠能在第一時間給他最到位的支援。
但CQ並不只是嘴巴厲害,最近這些天,SP進步了,CQ也有進步。
他們顯然專門練習過如何應對SP的前期攻勢,每個人都特別謹慎,不給SP抓人的機會。
而且,SP最近打了這麼多場前期進攻局,遇到的每一個戰隊都堅持嚴防死守,認為拖過前期就能贏,然後死在了悶頭防守的過程里。
CQ是第一個打出主動性的戰隊。
他們在防守SP的同時,把視野看得很緊,比如,一旦小地圖上有SP的關鍵人物露頭——這個人有時是打野,有時是中單,憑形勢判定,那麼CQ就會在離他比較遠的位置組織一波快速進攻。
CQ不願意陷入被動之中,用盡全力和SP搶節奏、拼運營。
而且細節處理很好,該放的點毫不猶豫,果斷就放。省下拖拉的時間去另一個位置搶SP的點,多耗一滴血就是多一分優勢。
這種運營水平相比之前簡直是有了質的提升。
但SP的指揮是左正誼。
左正誼的指揮水平不會輸給任何人。
當他發現只憑gank抓人有些難,容易被CQ牽著鼻子走的時候,就不再在乎能否擊殺CQ英雄了——死不了也沒關係,逼退就行。
然後開始不斷地做假視野,一次騙不到人就來兩次,兩次騙不到就來三次,一旦CQ中計,就要掉至少一座防禦塔。
SP猶如一隻惡狼,死死咬住CQ的脖頸,收緊牙關往前推線,從外塔破到二塔,從二塔破到高地……
所謂兵不血刃,連下三城。
第一局就打成如此高質量的運營局,是很多觀眾意想不到的。
連解說都看得很緊張——明明沒爆發特別激烈的戰鬥,可局勢焦灼,令人喘不過氣。
但最後上高地的時候,團戰無法避免。
先手開團的人是紀決。
他一個大招砸向塔下,CQ無法再退,被迫迎戰。
CQ的第一反應是先清兵,而SP的第一反應是先點塔。
兵線滅得很快,但SP的團戰細節處理相當到位,這是無數個日夜練出來的默契,每個人輪流頂塔,塔一破就集火殺人。
場上數人移動拉扯著戰鬥,前排後排位置交替,技能穿插散落。
到了這個時候,左正誼仍然不在乎能否擊殺。
他的走位更多是為了拉扯陣型,時而躲避攻擊,時而主動出擊,時而以身做餌,CQ的人都被衝散了,每個人的位置都不太好,陣型一片混亂。
但SP並沒有趁機擊殺哪一位,而是護著第二波趕來的兵線,迅速接近了水晶——
紀決、趙靖、丁海潮護在外圍,封燦的主要任務是點塔,左正誼以法師的技能做威懾,和CQ繼續周旋。
場上的選手無不繃緊神經,要在最關鍵的時刻做出最正確的反應:清兵,殺人,哪個技能往哪個角度釋放……
但這一切不過發生在幾秒鐘之間,觀眾眨幾下眼就結束了。
水晶爆炸的那一瞬間,英雄死了大片。
SP勝利的旗幟插在CQ的高地上——1:0。
現場爆發出一陣歡呼,雖然才贏一局,但由於打得太精彩,觀眾的情緒很容易被點燃。
有SP的粉絲帶頭高聲呼喊:「3:0!3:0!3:0!」
喊聲匯聚成音浪,傳遍體育館的每一個角落。
這是粉絲給主隊的支持。
網絡直播間裡的粉絲則比較冷靜,聽見這聲音紛紛開始刷「不要毒奶」。
但現場人多氣氛足,在這種無比熱血的環境裡,冷靜是不存在的,大家都只想拼盡全力,把對手殺得片甲不留。
這些呼喊聲激起的情緒傳進了選手的心裡,左正誼突然有點出汗。
不是緊張,只是因為熱。
決賽的氣氛不同於平時,擺在場地中央高台上的冠軍獎盃吸引著他的視線——左正誼太想贏了。
電子競技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無須用太多華麗的詞句來形容,只一個字:贏。
SP全隊狀態猶如火烤。
CQ那邊落後一局,終於掩飾不住壓力了。
第一局的CQ已經傾盡全力,那就是他們不搞「盤外招」時最真實的實力,運營也好,團戰也好,都已經打出了最好的狀態。
湯米的原意是想試探一局,「試探」失敗,第二局不得不重回老路,開始在陣容和戰術上想別的辦法。
但一個版本打了幾個月,版本答案究竟是什麼,也差不多被大家摸透了,很難再有出人意料的戰術。
如今的SP不願意打後期,第七神裝發揮不出作用。湯米拿晝夜系統做文章,在第二局掏出了一套「開視野」陣容,主要進攻時間安排在黑夜裡。
也就是說,當SP被黑夜限制視野的時候,CQ用英雄自帶的開視野技能來打優勢。
一開始,CQ的確打出了一定的優勢。
但左正誼的腦子轉得很快,想了一招將計就計之術。
CQ的視野範圍比SP大,能做的無非是抓人,反野,或者偷龍。
他就故意賣破綻,在某一線路上留一手「伏筆」,天一黑,CQ打進攻時要判斷局勢,自然而然地會把SP的破綻當突破口。
紀決熱愛反野,不放過任何一個去對方野區搞事情的機會。
經常反野就很容易遇險,左正誼永遠能在第一時間給他最到位的支援。
但CQ並不只是嘴巴厲害,最近這些天,SP進步了,CQ也有進步。
他們顯然專門練習過如何應對SP的前期攻勢,每個人都特別謹慎,不給SP抓人的機會。
而且,SP最近打了這麼多場前期進攻局,遇到的每一個戰隊都堅持嚴防死守,認為拖過前期就能贏,然後死在了悶頭防守的過程里。
CQ是第一個打出主動性的戰隊。
他們在防守SP的同時,把視野看得很緊,比如,一旦小地圖上有SP的關鍵人物露頭——這個人有時是打野,有時是中單,憑形勢判定,那麼CQ就會在離他比較遠的位置組織一波快速進攻。
CQ不願意陷入被動之中,用盡全力和SP搶節奏、拼運營。
而且細節處理很好,該放的點毫不猶豫,果斷就放。省下拖拉的時間去另一個位置搶SP的點,多耗一滴血就是多一分優勢。
這種運營水平相比之前簡直是有了質的提升。
但SP的指揮是左正誼。
左正誼的指揮水平不會輸給任何人。
當他發現只憑gank抓人有些難,容易被CQ牽著鼻子走的時候,就不再在乎能否擊殺CQ英雄了——死不了也沒關係,逼退就行。
然後開始不斷地做假視野,一次騙不到人就來兩次,兩次騙不到就來三次,一旦CQ中計,就要掉至少一座防禦塔。
SP猶如一隻惡狼,死死咬住CQ的脖頸,收緊牙關往前推線,從外塔破到二塔,從二塔破到高地……
所謂兵不血刃,連下三城。
第一局就打成如此高質量的運營局,是很多觀眾意想不到的。
連解說都看得很緊張——明明沒爆發特別激烈的戰鬥,可局勢焦灼,令人喘不過氣。
但最後上高地的時候,團戰無法避免。
先手開團的人是紀決。
他一個大招砸向塔下,CQ無法再退,被迫迎戰。
CQ的第一反應是先清兵,而SP的第一反應是先點塔。
兵線滅得很快,但SP的團戰細節處理相當到位,這是無數個日夜練出來的默契,每個人輪流頂塔,塔一破就集火殺人。
場上數人移動拉扯著戰鬥,前排後排位置交替,技能穿插散落。
到了這個時候,左正誼仍然不在乎能否擊殺。
他的走位更多是為了拉扯陣型,時而躲避攻擊,時而主動出擊,時而以身做餌,CQ的人都被衝散了,每個人的位置都不太好,陣型一片混亂。
但SP並沒有趁機擊殺哪一位,而是護著第二波趕來的兵線,迅速接近了水晶——
紀決、趙靖、丁海潮護在外圍,封燦的主要任務是點塔,左正誼以法師的技能做威懾,和CQ繼續周旋。
場上的選手無不繃緊神經,要在最關鍵的時刻做出最正確的反應:清兵,殺人,哪個技能往哪個角度釋放……
但這一切不過發生在幾秒鐘之間,觀眾眨幾下眼就結束了。
水晶爆炸的那一瞬間,英雄死了大片。
SP勝利的旗幟插在CQ的高地上——1:0。
現場爆發出一陣歡呼,雖然才贏一局,但由於打得太精彩,觀眾的情緒很容易被點燃。
有SP的粉絲帶頭高聲呼喊:「3:0!3:0!3:0!」
喊聲匯聚成音浪,傳遍體育館的每一個角落。
這是粉絲給主隊的支持。
網絡直播間裡的粉絲則比較冷靜,聽見這聲音紛紛開始刷「不要毒奶」。
但現場人多氣氛足,在這種無比熱血的環境裡,冷靜是不存在的,大家都只想拼盡全力,把對手殺得片甲不留。
這些呼喊聲激起的情緒傳進了選手的心裡,左正誼突然有點出汗。
不是緊張,只是因為熱。
決賽的氣氛不同於平時,擺在場地中央高台上的冠軍獎盃吸引著他的視線——左正誼太想贏了。
電子競技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無須用太多華麗的詞句來形容,只一個字:贏。
SP全隊狀態猶如火烤。
CQ那邊落後一局,終於掩飾不住壓力了。
第一局的CQ已經傾盡全力,那就是他們不搞「盤外招」時最真實的實力,運營也好,團戰也好,都已經打出了最好的狀態。
湯米的原意是想試探一局,「試探」失敗,第二局不得不重回老路,開始在陣容和戰術上想別的辦法。
但一個版本打了幾個月,版本答案究竟是什麼,也差不多被大家摸透了,很難再有出人意料的戰術。
如今的SP不願意打後期,第七神裝發揮不出作用。湯米拿晝夜系統做文章,在第二局掏出了一套「開視野」陣容,主要進攻時間安排在黑夜裡。
也就是說,當SP被黑夜限制視野的時候,CQ用英雄自帶的開視野技能來打優勢。
一開始,CQ的確打出了一定的優勢。
但左正誼的腦子轉得很快,想了一招將計就計之術。
CQ的視野範圍比SP大,能做的無非是抓人,反野,或者偷龍。
他就故意賣破綻,在某一線路上留一手「伏筆」,天一黑,CQ打進攻時要判斷局勢,自然而然地會把SP的破綻當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