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小人都聽清楚了,小人不是那個意思。」管家彎下腰,「只是我們老爺實在太忙,一時半會兒恐怕走不開,公公要是體諒我們老爺,不如明日再來吧,老爺知道是楊公公來見,一定留出時間招待。」
「剛剛還說有急事可以去叫,一句話的功夫,立刻就變了?」楊高孟把茶杯咚的一下擲到桌上,茶水劇烈蕩漾著,濺了滿桌,「我今日是有差事才得以出宮,明日,明日你老爺有空,我就有空嗎!」
那管家不說話了。
廳里靜悄悄的,什麼聲音都沒有。
門外突然傳來一點動靜,一個男人門也不敲,竟就這麼進來了,進來以後,也不說話,也不見禮,直勾勾地看著楊高孟,好像是生平第一次睜眼見到活人。
楊高孟被他看得渾身不舒服,因為不認識這人,把剛發的火憋回去:「閣下是誰?」
這人長得和楊憲有六分相似,聞言回神道:「在下楊希聖,乃楊希武之弟。」
希武是楊憲的字,他是楊憲的弟弟。
「不知閣下闖進這裡想做什麼?」
楊希聖笑道:「我聽說府里來了一位公公,想要長長見識。」
這就好比在傷口上撒了鹽巴,而且還用辣椒水沖洗。
但是楊高孟竟然忍住了:「閹人也是人,照樣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沒什麼不同的地方,我同你的兄長一樣,都是伺候聖上的,只不過各有側重罷了。」
楊希聖一愣:「家兄在中書省辦差,乃是正二品的官吏,說是副丞也不為過,不知道公公又是哪一位?側重側在什麼地方?」
「印綬監管事,楊高孟。」
「印綬監。」楊希聖短促笑了一聲,顯然是看不起他,「公公也姓楊,倒是很有緣分。」
接著他坐到一旁,揮手讓那管家出去,等屋中只剩下兩個人時,才慢悠悠道:「不知道家兄和公公是什麼關係?」
「沒什麼關係。」楊高孟冷著臉道。
「既然沒有關係,公公來這裡做什麼?總不會是替皇上來傳話的罷!」
「我來請楊大人查一件事。」
「什麼事?」
楊高孟冷冷道:「不方便說。」
「是不方便說,還是不好意思告訴我?公公不會是為了自己的私事來的吧。」
「……」
「今時不同往日了,以家兄如今的地位,莫說是印綬監的人,就算是司禮監的黃公公,也得給家兄幾分面子。」
說到這裡,楊希聖用餘光快速瞥了一眼他,裝出很有興趣的樣子,摩挲桌上的青瓷杯子。
「公公要是因為小事而來嘛,到底是舊人,朋友總是老的好,兄長不在,有什麼事同我說也是一樣的。」
管家和弟弟都是這副怠慢又敷衍的模樣,可見楊憲發跡以後的態度。他是真的不將楊高孟看在眼裡了,也是,區區一個印綬監的管事,若不是正好趕上丹書鐵券發放,又恰好被派到廣東番禺,哪裡值得楊憲親自拉攏?
現在事情已了,就算翻臉不認人,自己又能怎麼樣。
能進到府中,由那該死的管家招待,說不準都是顧念舊情了!
楊高孟幾乎要拂袖而去,但終究還是忍住情緒,輕描淡寫避開楊希聖的話不談:「聖上納妃熊……」
楊希聖打斷了他的話,一臉不耐煩:「聖上娶誰關我們楊家什麼事?楊公公,你要是來談這些,我看我們就沒有必要再聊了。」
泥人也有三分火氣,更不要說楊高孟是個敢閹了自己的狠人——從這個角度來講,宮裡的太監沒有不狠的,他們失去了一樣東西,總要得到什麼。
楊高孟臉上的肌肉繃緊了,今日的種種不順和被背叛的憤怒一起湧上心頭,眼前的楊希聖又是何等淺薄之人:「那好,我看我們確實不用再聊了,憑你也配在這裡和我說話,我雖是個太監,也有品級,靠自己的俸祿過活,你是個什麼東西,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當了宰相。天下焉有如此厚的臉皮!」
第201章 文華殿裡的太監
黑著一張臉,楊高孟回到宮裡。
離開楊府後,他又想辦法找了一些人,結果沒一個能成事,誰也不知道熊家是怎麼了,他們家走狗屎運的消息倒是傳的滿京城都是。
他算是看清了,宮外這些大臣沒有一個是靠得住的,平日裡從他們身上撈點銀子還好說,真有事要託付,一個比一個沒用。
算來算去,想往上爬,還是得靠自己!
領了兩份飯食,楊高孟回到自己的屋裡,開了窗戶透氣,坐到了門邊的台階上,一邊扒著飯,一邊看著外面飄蕩的雪花。
「回來了。」蒼老的聲音自裡間傳出來。
「回來了。」楊高孟道。
一個頭髮雪白的老太監慢慢挪出來,楊高孟放下飯去扶他,脫下了自己的披風疊成三疊,墊在旁邊讓他坐下。
「什麼時候下起來的?」老太監問。
「沒下多久。」楊高孟把另一份飯遞給他,「回來晚了,廚房只有這些剩米,我放了點青菜,就這麼吃吧。」
老太監伸出滿是老人斑的手接過筷子和尚還溫熱的飯食,一口口吃了起來,小小的屋子前安靜得很,誰也沒有說話,偶爾有寒風將雪花吹進他們的碗裡。
最後一粒米送進嘴裡,老太監把碗放到一邊,輕聲道:「在外面受委屈了?」
「剛剛還說有急事可以去叫,一句話的功夫,立刻就變了?」楊高孟把茶杯咚的一下擲到桌上,茶水劇烈蕩漾著,濺了滿桌,「我今日是有差事才得以出宮,明日,明日你老爺有空,我就有空嗎!」
那管家不說話了。
廳里靜悄悄的,什麼聲音都沒有。
門外突然傳來一點動靜,一個男人門也不敲,竟就這麼進來了,進來以後,也不說話,也不見禮,直勾勾地看著楊高孟,好像是生平第一次睜眼見到活人。
楊高孟被他看得渾身不舒服,因為不認識這人,把剛發的火憋回去:「閣下是誰?」
這人長得和楊憲有六分相似,聞言回神道:「在下楊希聖,乃楊希武之弟。」
希武是楊憲的字,他是楊憲的弟弟。
「不知閣下闖進這裡想做什麼?」
楊希聖笑道:「我聽說府里來了一位公公,想要長長見識。」
這就好比在傷口上撒了鹽巴,而且還用辣椒水沖洗。
但是楊高孟竟然忍住了:「閹人也是人,照樣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沒什麼不同的地方,我同你的兄長一樣,都是伺候聖上的,只不過各有側重罷了。」
楊希聖一愣:「家兄在中書省辦差,乃是正二品的官吏,說是副丞也不為過,不知道公公又是哪一位?側重側在什麼地方?」
「印綬監管事,楊高孟。」
「印綬監。」楊希聖短促笑了一聲,顯然是看不起他,「公公也姓楊,倒是很有緣分。」
接著他坐到一旁,揮手讓那管家出去,等屋中只剩下兩個人時,才慢悠悠道:「不知道家兄和公公是什麼關係?」
「沒什麼關係。」楊高孟冷著臉道。
「既然沒有關係,公公來這裡做什麼?總不會是替皇上來傳話的罷!」
「我來請楊大人查一件事。」
「什麼事?」
楊高孟冷冷道:「不方便說。」
「是不方便說,還是不好意思告訴我?公公不會是為了自己的私事來的吧。」
「……」
「今時不同往日了,以家兄如今的地位,莫說是印綬監的人,就算是司禮監的黃公公,也得給家兄幾分面子。」
說到這裡,楊希聖用餘光快速瞥了一眼他,裝出很有興趣的樣子,摩挲桌上的青瓷杯子。
「公公要是因為小事而來嘛,到底是舊人,朋友總是老的好,兄長不在,有什麼事同我說也是一樣的。」
管家和弟弟都是這副怠慢又敷衍的模樣,可見楊憲發跡以後的態度。他是真的不將楊高孟看在眼裡了,也是,區區一個印綬監的管事,若不是正好趕上丹書鐵券發放,又恰好被派到廣東番禺,哪裡值得楊憲親自拉攏?
現在事情已了,就算翻臉不認人,自己又能怎麼樣。
能進到府中,由那該死的管家招待,說不準都是顧念舊情了!
楊高孟幾乎要拂袖而去,但終究還是忍住情緒,輕描淡寫避開楊希聖的話不談:「聖上納妃熊……」
楊希聖打斷了他的話,一臉不耐煩:「聖上娶誰關我們楊家什麼事?楊公公,你要是來談這些,我看我們就沒有必要再聊了。」
泥人也有三分火氣,更不要說楊高孟是個敢閹了自己的狠人——從這個角度來講,宮裡的太監沒有不狠的,他們失去了一樣東西,總要得到什麼。
楊高孟臉上的肌肉繃緊了,今日的種種不順和被背叛的憤怒一起湧上心頭,眼前的楊希聖又是何等淺薄之人:「那好,我看我們確實不用再聊了,憑你也配在這裡和我說話,我雖是個太監,也有品級,靠自己的俸祿過活,你是個什麼東西,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當了宰相。天下焉有如此厚的臉皮!」
第201章 文華殿裡的太監
黑著一張臉,楊高孟回到宮裡。
離開楊府後,他又想辦法找了一些人,結果沒一個能成事,誰也不知道熊家是怎麼了,他們家走狗屎運的消息倒是傳的滿京城都是。
他算是看清了,宮外這些大臣沒有一個是靠得住的,平日裡從他們身上撈點銀子還好說,真有事要託付,一個比一個沒用。
算來算去,想往上爬,還是得靠自己!
領了兩份飯食,楊高孟回到自己的屋裡,開了窗戶透氣,坐到了門邊的台階上,一邊扒著飯,一邊看著外面飄蕩的雪花。
「回來了。」蒼老的聲音自裡間傳出來。
「回來了。」楊高孟道。
一個頭髮雪白的老太監慢慢挪出來,楊高孟放下飯去扶他,脫下了自己的披風疊成三疊,墊在旁邊讓他坐下。
「什麼時候下起來的?」老太監問。
「沒下多久。」楊高孟把另一份飯遞給他,「回來晚了,廚房只有這些剩米,我放了點青菜,就這麼吃吧。」
老太監伸出滿是老人斑的手接過筷子和尚還溫熱的飯食,一口口吃了起來,小小的屋子前安靜得很,誰也沒有說話,偶爾有寒風將雪花吹進他們的碗裡。
最後一粒米送進嘴裡,老太監把碗放到一邊,輕聲道:「在外面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