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禪點了點頭,垂下眼眸道:「別過。」

  劉絡沒有再遲疑回頭,轉身踏上船板,來到甲板上。新建的戰船體型偏大,她便立在高處,於海天之間,衣袍獵獵,英姿颯爽。

  「揚帆,起航!」她揮了揮衣袖,喊道。

  「起航!」所有傳令兵一同吼道,聲音震顫天地,遠方傳來陣陣號角聲,仿佛來自遠古的戰場,又似乎是遠方世界的召喚。

  十艘戰船離岸邊越來越遠,駛入無邊無際的大海,再也不會返航。然而這並不傷感,因為嶄新的歷史篇章將從此刻開始,這五千人將立下史無前例的偉業。

  天地遼闊,我心悠悠,從此蛟龍入海,再無束縛!

  ——南漢清河王劉絡,史上極負盛名的女戰神,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唐朝大一統做出巨大貢獻,後率五千將士出海,蹤跡遍布東南亞沿岸和東亞諸島,為海上絲綢之路奠定基石。據說在出海九年後,劉絡離開天竺,率部向著更遠的海洋駛去,從再無蹤跡,終身未嫁。

  第77章 劉禪番外

  「閣老, 買魚呢?」劉禪在回去的路上遇到皇都統領劉徒, 後者帶著一隊護城衛, 各個都是年少俊勇的兒郎, 紅袍玄甲,錦帽貂裘, 真真是英姿颯爽。

  劉禪笑眯眯應了, 抬了抬手上一尾河魚,早晨剛釣上來的, 新鮮得很,扎在草繩上還在活蹦亂跳地彈尾巴,魚鱗光澤漂亮,魚肉結實有勁, 泛著水光。

  「劉統領辛苦,且去巡城吧,老夫回府去了。」劉禪說道。

  劉徒遲疑了一下,問道:「閣老可要人護送?」畢竟這位內閣首輔一大把年紀了,乃是三朝元老,萬一給摔一跤,受到驚嚇出點什麼事,陛下可要唯他是問。

  「無礙的, 老夫還走得動。」劉禪擺擺手, 告別護城衛繼續往家裡走去。

  劉徒猶猶豫豫地騎馬走了,走出幾步,還是不放心, 又派人去閣老府上詢問,劉閣老有沒有安全回家,可謂是非常體貼了。

  要是讓劉禪知道,少不得稱讚一句「穩重妥帖」,陛下真是沒有選錯人。劉徒不是一般的統領,乃是皇族宗室,其祖父是女帝養子,祖母出生望族王家,就是這般出身已是顯赫非凡,偏他父親劉琦尚了先皇的沁瑞公主,是正兒八經的皇室血脈。

  劉徒年少時就封了個侯爵,不過是個虛名閒職,這個少年郎不甘心,就央求著父母,最後成了宮裡的近衛,從一個小小的侍衛做起,做到如今的皇城統領。先帝疼愛這個小外孫,就是如今陛下也極為信賴這個外甥,年輕人前途大好啊。

  劉禪感嘆了一句,慢悠悠晃回了府邸。他的年紀大了,前幾天還上奏要乞骸致仕,被陛下留中不發,但劉禪心裡明白,這個首輔的位置終歸是要讓出來,讓給更年輕的帝王心腹。都這把年紀了,位極人臣,也沒什麼好戀權的。

  至於兒孫們嘛,他向來多子多福,光是兒子就有五個,孫子十幾個,去年連曾孫都抱上了。兩代陛下看在自己的臉面上,對自家人多有照顧,已經很不錯了,難道還要讓他一個個想辦法安置嗎?真是吃飽了閒得慌,兒孫自有兒孫福。

  像他這樣年紀和權勢的人,就該一大早起來買條魚,讓後廚剁了魚頭燒湯,把身子蒸一蒸,配兩個蔬菜,再在樹下眯一眯,起來喝口茶,好好吃一頓。下午呢,就去逗逗兒孫,或者拜訪一下老友,等到晚上再一家吃個團圓飯。

  這日子神仙不換啊,他果然是貪圖享樂的人,嘖,享樂有什麼不對的?他又不是那些讀書讀傻了的儒生們。

  做人要知足,就像當年先帝還是太子時,自己就跟隨對方,矢志不渝。所以要說才華,遠有比自己更有才華的人,最後法正丞相去世後,先帝還是選擇他繼任丞相。換作之前,劉禪不敢想這個位置,畢竟他不是孩子了,知道自己的父親和身世。

  就憑當年劉備給劉玥挖的坑,他沒被殺就算不錯了,最後是看在趙雲的面子上,劉玥才留下自己,讓他跟在太子身邊長大。

  可誰讓劉維不介意,而自己又和劉維一起長大,甚至太子被貶時,他也始終跟隨左右。劉備的事情畢竟是上一輩的恩怨,而上一輩的人早就仙去很久,誰能攔得住現在的陛下?

  劉禪自知不是智謀卓絕之人,所以在丞相位置上做得戰戰兢兢,生怕有一點疏漏,虛心請教。這樣做了十幾年,反而得了個穩重老成之名,雖比不上諸葛丞相,並無十分建樹,卻也足以震懾四方,讓群臣敬服。

  而說句實在的,以劉維的性格,也幸虧是他做丞相。換做任何一個銳意進取的丞相,都會和這位強勢的帝王爭執起來,又或許,這正是劉維選自己繼任丞相的原因?

  所以,當先帝提出廢除丞相一職時,劉禪立時答應了,並且在朝堂之上站在劉維這一邊,說服眾臣同意。憑著先帝的愧疚和感激,他在新建立的內閣中占了一席之地,並在劉維去世後,成為首輔輔佐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如今的陛下。

  劉禪並不戀權,依舊是那般穩重老成,從不妄圖以自己的身份去壓制新皇。所以新皇投桃報李,對他極為倚重厚待,乃至於連家裡子孫都獲封爵位官職。劉禪也不介意,他一向覺得做人就該學賈文和。

  當年太子被貶時,賈詡是太子老師,便也提點了劉禪幾句,真是受益終身。

  順勢而為,急流勇退,所謂善終,無非如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