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葛蓉比他父親更通透,完全不需要劉玥多說什麼,待叔父諸葛亮和她長談後,這個小姑娘低著頭,慢慢走到劉玥面前行禮,然後受了冊封,甚至被一不做二不休地改了姓氏。

  從此,她便叫做劉蓉,乃漢帝義女,封金和公主,在宮中待嫁一年,等過了冬天便嫁去曹魏。至於曹叡會給她什麼位分,全看她到了魏國再說。若她言行無礙,總不會太低就是了,曹叡還不至於在這個問題上打劉玥的臉。

  第二年,劉蓉出嫁,曹叡派出了迎親團,排場搞得比當年劉維迎娶曹茹還大。不過當年劉維娶曹茹,還要打著遮羞布,誰都不肯承認有兩個國家,而這一次是公主嫁魏帝,曹叡要證明自己是正兒八經的皇帝,娶的也是正兒八經的公主,當然該用皇家儀仗。

  劉蓉一帆風順地到了魏都,嫁給了曹叡,一路上沒什麼大事,無非是剛到魏國皇宮後,被幾個妃子暗中刁難,但她表面上性情溫和,只管躲著便是,她們也不敢太過分。

  後世的曹叡被稱為「小曹操」,大概也是有些道理的。他容貌極肖甄宓,端的是艷麗無雙,又才華橫溢。當然,在劉蓉看來,曹叡的心術像曹操,愛美女沒節操這點上大概也是和祖父一脈相承的,就說他寵愛的幾個妃子,各個有色無德,而且是見一個愛一個。

  劉蓉性子溫柔討喜,又漂亮體貼,而且曹叡總覺得一個後宮女子翻不出什麼浪來,大婚之夜後沒三四日,就封了妃位,極為寵愛。畢竟是劉玥的義女,而非親女,若是清河公主親至,大概就是個貴妃。

  不過哪怕以皇后之位相待,南漢都不會捨得嫁劉絡的。開什麼玩笑,還有多少人等著陛下改主意,立劉絡為女帝呢。

  劉絡在揚州鎮壓山匪,日子過得很是舒坦,甚得武將們的推崇。於是,日子太太平平地到了鳳起十一年(公元231年),這兩年各國風調雨順,仿佛那個混亂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一樣。

  劉維在賈詡扶持下,倒是做了不少功績,前兩年廢太子的聲音慢慢小下去了。至於老百姓,那更加是無所謂皇家私事,太子讓他們穿暖吃飽,自然就是千萬種好。而另一邊的劉絡則寫信來,說她在海邊遇見了海匪,是不是可以派水軍來清剿。

  劉玥還能不明白女兒的想法?無非是覺得陸地上打得不過癮了,想試試水軍唄。不過她確實希望能建立一支海軍,一支不僅可以和海匪想抗衡,更是能衝出亞洲的艦隊。

  於是,她便下令讓甘寧去跟著清河公主建海軍,說起甘寧,不對,應該是要叫甘老將軍了。畢竟廉頗老矣,不服不行啊,收到陛下旨意,甘寧就明白了,這是要他手把手地教公主,之後就由清河公主來繼承他的軍隊了。

  這倒也沒什麼,他自己那兩個兒子,一個不善帶兵,一個乾脆是個文官。劉玥對他們一家極為厚待,自己是個侯爵不說,還給長子封了爵位,提拔次子為侍郎,即便是作為文官也是前途光明,那還有什麼可說,認真教唄。

  還別說,清河公主真是像陛下,當然沒有那股子怪力,但她豪爽聰慧,深得人心,而且什麼兵法都是一教就會,很快就像模像樣帶起了水軍,只不過江河水軍和海軍還是不同的,要征服狂暴的大海,哪怕是甘寧也不敢打包票。

  而且另一邊,諸葛織也到了娶親的時候,常寧王的婚事也是個香餑餑。織兒比他雙胞胎姐姐乖巧多了,老老實實地娶了一位心儀的貴女,端得是大家閨秀,人家就愛吟詩繡花的,長得漂亮,脾氣溫婉。

  劉玥疑心小兒子被前兩年奪嫡的事情嚇到了,安撫道:「你愛哪個便娶哪個,即便是個普通女子,或是舞刀弄槍的也無妨,只要是良家子便好。」

  咳咳,若是織兒染上和曹老闆一樣的毛病,那他就是想娶個寡婦也行。

  結果常寧王不解地反問:「母皇是不喜楊家女?」他吃飽了撐的啊,有那種溫婉漂亮出身好的夫人不娶,非上趕著給自己找事?難道找一個和他姐姐一樣兇殘的?不不不,他承受不起。

  倒不是說他不欣賞母親和姐姐那樣的女子,只是他這脾氣,著實壓不住。

  兒女們的事情都解決了,就連遠在曹魏的劉蓉也傳來喜訊,說是給曹叡生了個皇子,很得喜愛。曹叡這人在女色上確實不怎麼的,子嗣也實在稀少,孩子養著養著就早夭了,如今只有一個公主還活著,天知道這一個能活多久。

  劉玥這兩年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可能是因為以前南征北戰時留下的暗傷,以前養著還還好些,如今畢竟年紀大了,都五十多的人了,稍微季節變化,就容易染病。

  要知道,連她孫子都十歲了。

  這日秋風轉涼,諸葛亮又遠在益州處理農桑,她一個人在寢宮,半夜突然醒了,怎麼也睡不著,就跑出去看星星,望著漆黑的天幕不知在想什麼。等宮人發現追上來,給她披上厚重外套,遞上手爐時還是晚了。

  第二天,劉玥就有些咳嗽,頭腦昏沉起不來身,派太醫診治,開了藥靜養,還罷了早朝。不過朝不上了,事情還是要做的,又恰逢丞相和太子都不在襄陽,只有一個不頂事的常寧王。於是,劉玥纏綿病榻,卻還要隔著帘子,讓大臣們來匯報機要。

  又用了兩天藥,劉玥非但沒有轉好,反而有病逝危重的跡象。她左思右想,立刻下旨讓太子和丞相趕回來,並且派人壓下了她重病的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