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人接連升職加薪,心懷抱負,那時王憐花帶著阿飛離京,聽到消息也寄來賀禮,

  趙決明抽了個空,溜出宮去見他們。

  李尋樂看到他時驚喜交加,問他何時到汴京,殷勤地喚人晚上多準備一些飯菜。

  顧惜朝卻莫名覺得趙決明有話要說——後者離京之後便不見蹤影,今日突然露面,顯然不僅僅是為祝賀而來。

  果不其然,晚飯過後,趙決明說起正事,只是這正事太過鄭重,聽者驚得久久未回神。

  「決明是太、太子殿下?」

  李尋樂有點慌,盯著趙決明的臉左看右看,沒看出一點太子殿下的痕跡。

  「……」顧惜朝也在看趙決明,見李尋樂目光上下挪,忍不住開口,「你沒見過太子。」

  既然沒見過太子,自然看不出破綻。

  他忽然想起王憐花曾經拋來的古怪目光。

  顧惜朝:「莫非王前輩早就知曉了?」

  趙決明:「算不得早,今年春初。」

  兩人經過一開始的驚愕,漸漸反應過來後心態良好地接受了這件事情。他們一開始認識的只是趙決明,即便忽然說趙決明是太子,也只是罩了一層朦朧的紗,無關緊要。

  顧惜朝卻比李尋樂較為心緒複雜,他一想到許久之前他與趙決明的十年之約,便只覺得很短很短。

  知遇之恩最難報答,只因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顧惜朝在喝酒上向來有度,此刻喝得稍稍多了些,便顯出幾分醉意。

  月色清朗,顧惜朝看著面前談笑風生的兩位友人,輕不可聞地說了聲「謝謝」。

  謝知遇之恩,謝出手相助,謝君子之交,謝真心相對,謝……

  感激之意,無以言表,唯有常懷心上,不負本心。

  第3.

  玉天寶得知自己第一個朋友趙決明的真實身份時已是許久之後。他四處搞事,一年見不到人影,成功將「羅剎教少主」與「玉天寶」緊密聯繫在一起,志得意滿,得知久未露面的決明少俠出現在塞北一帶,便趕了過去。

  雖然許久未見,但趙決明並沒有太大變化,見到玉天寶時笑著打了個招呼。

  舊友重逢,兩人都時分高興,夜裡飲茶賞月,由朝堂上太子施行的某項政策在民間引起的反響,趙決明輕描淡寫地向玉天寶對自己的身份進行補充。

  「阿天可還記得我曾經對你說過我家中有權有勢?」

  玉天寶心中一緊,明白趙決明要說一件很重要的事,便放下茶盞,認真點頭:「記得。」

  那時趙決明不止說有權有勢,還說仇家不少,家中兄弟姊妹也有許多,但在許多年前的夢裡,他家中遭逢大難,諸位兄弟姊妹流離失所,下落不明,被仇家脅迫,處境很是淒涼。

  玉天寶彼時很是替他難過了一把,同病相憐之餘又對趙決明十分敬佩。

  夢中經歷逼真至極,玉天寶一度難以自拔,心驚膽戰,直到與趙決明相遇時依舊難以忘懷,然而他所見到的趙決明堅強得如同紮根在懸崖峭壁中的堅韌松樹。

  而此刻,趙決明更是一一種淡然的神情說道:

  「我想同你說,」玉天寶聚精會神,側耳細聽,趙決明看著他,「我還有一個名字,是趙桓。」

  玉天寶恍然大悟:「原來是趙桓……??!」

  他瞪圓了眼睛,趙決明無辜又真摯地回望。

  眾所周知,當今太子名叫趙桓,有權有勢,兄弟姊妹眾多,太子和他爹父子親緣深重。

  玉天寶:「……」

  他心想除了沒說名字,決明對他相當於毫無隱瞞。

  玉天寶笑了起來:「原來決明是太子——我原先還好奇什麼樣的人家才能養出你這樣一身氣派,威武不凡的人呢。」

  這些年來東跑西跑,玉天寶對大宋的風土人情了解頗多,朝堂政事更是能聽得一二,對毫無私心,一心為民的太子殿下很是有好感。

  若這位太子殿下是趙決明,傳聞中遙不可及的太子殿下似乎變得更生動了一些。

  趙決明也笑:「謝謝誇獎,阿天也很有氣派。」

  玉天寶撇嘴:「做夢之前也許能稱得上氣派,但夢醒之後可就說不準了——我知道的,王前輩總覺得我慫,還說我不像玉羅剎的兒子……可我本來就不是。」

  趙決明:「但現在世人都認為你是。」

  「對。」玉天寶得意洋洋,「在玉羅剎捨得豁出臉說出真相之前,我只會是羅剎教少主。」

  他如今躲避追蹤的技藝如火純青,羅剎教早些年往關內滲透,頗有成效,但在醉夢浮生之事朝廷出受,滲透之舉受阻,甚至又往回退。

  羅剎教想要找到玉天寶的蹤影已是相當難,更別提他們甚至沒有餘力去追尋玉天寶。

  趙決明拍拍他的肩,鼓勵道:「爭取擠下玉羅剎,當上羅剎教教主。」

  玉天寶嘴角一抽:「這倒不必……」

  趙決明一本正經道:「我開玩笑的。」

  玉天寶:「……」

  可看你一本正經的樣子完全沒看出來玩笑的痕跡啊……

  第4.

  南唐後主李煜曾經寫過一首詞,詞中有一句「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趙佶曾經提起這句詩,認為前半句符合他父子二人的經歷,後半句卻截然相反。

  夢境過於沉重,不可貪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