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你朋友眾多,汴京城裡還有我那外甥和大侄子,以及一個顧惜朝,你又要何時對他們坦白身份?」
趙決明原先望著天邊明月,聞言垂眼思考片刻,笑著抬眼,目光澄澈:「這倒不強求,他們只認識趙決明……但若是他們想知道,我必定會坦言相告。」
「來日方長。」他說,「總會有機會說出口的。」
他還有許多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還能去不同的地方,見形形色色的人,看各種各樣的景色。
不求事事順意,但求問心無愧。
於是他又笑著重複了一遍。
「來日方長。」
作者有話要說:
被歷經三朝的元老諸葛太傅看似勸誡實則訓誡一通的趙佶心神憔悴地出了院子,卻得知他家太子和朋友們外出恰!飯!了!
趙佶:……【生無可戀.jpg】
趙佶:……餓了。
趙佶(不得不和太傅一起吃飯):可惡!!!兒大不由爹!!
趙佶:啊神侯府的飯好像不錯耶。
趙佶:哎呀哎呀,不錯不錯,好吃。
——THEEND——
完結啦!
正文到此結束,我看過評論啦,感謝大家的留言【比心】會考慮番外的內容,爭取快點寫完~
下本會開文案上的第一個預收《物理感化大師[綜武俠]》,應該沒有這本長,是快穿+部分雜燴的那種,怎麼順手嗨皮怎麼來~求一波預收呀!
第116章 番外:萬事大吉
第1.
既然趙決明決定當回太子,傀儡的去處該如何安排便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傀儡沒有思想,若是叫他頂上趙決明的名號在江湖上行走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被人發現「趙決明」只會躲閃,秋霜劍客的聲望必定逃不了猛跌的命運。
趙決明揣著這個問題思考了幾日,終於做出決斷,決定讓傀儡回到系統空間。製造一個巧合,趙決明成功變回太子,而「決明少俠」蹤跡隱秘,卻仍有人瞧見他離京,上前暗中跟隨,然而少俠感覺敏銳,走進林中,不過須臾便再也看不見其身影。
按理來說,他的朋友們都知道趙決明aka趙桓,本不該多此一舉,然而汴京城中關注決明少俠的人不少,造出這假象自然是給想看見的人看的。
太子殿下兢兢業業,絲毫沒有因外出遊歷而起了玩心,反倒因親眼見過諸多場景,感慨良多,見解頗深,更為雷厲風行。
諸葛太傅與包大人私下談起此事,都是欣慰不已,道太子殿下此番出宮,倒真是出對了。
太子殿下本就可靠,凡事自有分寸,江湖諸多紛擾,而殿下依舊堅持本心,妙哉妙哉。
——對此,官家趙佶表示不服。
第2.
春末夏初,白玉堂到達汴京不久後便得知真相,知道的那一刻神色淡淡,揪著趙決明的後領說要獨處,其餘人紛紛避開,貼心地給了兩人獨處的機會。
茶霧裊裊,鳥語花香,亭外樹影婆娑,沙沙作響。
白玉堂心平氣和,淡定地看著面前的趙決明,目光平靜,幽深似海。
就像當初趙決明離開陷空島之前,白玉堂平靜地看著面前的少年太子。
「看來你早有猜測,沒有生氣,真好。」
趙決明打破沉默,懇切地說。
白玉堂嘴角一抽,終於裝不下去,拍桌而起:「趙桓!趙!決!明!」
庭院中無人,趙決明跟著站起身來,正視著他:「我有意隱瞞,確實對不住你們。」
白玉堂一呆,背回手,和趙決明面面相覷,站了片刻,輕哼一聲,又坐回原位。
「白五爺大人有大量,不計較你這點私心。」
白玉堂說要生氣倒也沒有多生氣,不如說他、包括其他人,在意都只是趙決明曾經酒後失態,所表現出來的模樣。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能念出這種詩句,想必有著不為人知的心事,在不確定趙決明的身份時,不知其身世經歷,不好妄加猜測;然而趙決明是太子本人,在許久之前,太子殿下便已經揣著重重心事,在月下噙淚飲酒。
可趙桓從未表露過任何心事,即使他成了趙決明,還是一如既往,再正常不過。
「你這回可叫我們好是糾結,總覺得你像太子,可又不像,猜來猜去,官家竟是知情之人。」
白玉堂說起此事仍然不大開心,「我難得想同一個人交朋友,卻不成想已經同那人是朋友了。」
趙決明笑了笑,道:「重新交友,別有一番滋味。」
白玉堂冷笑:「總之你日後若是再易容,只要你在我面前露面,我必定能認出你。」
趙決明:「那我儘量避著你走。」
白玉堂:「你敢!」
第2.
顧惜朝和李尋樂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年輕出色,升官更是理所應當。
懷才不遇,難以施展才華是件極為痛苦的事,趙決明見兩人實在是實力出眾,便不顧朝中部分老古板們的反對,先後給那年的一甲三人升了職。
他安排這些並非為一己私情,理由相當正當合理,與其在翰林院裡熬資歷,倒不如做些實事,趁年輕早早為國發光發熱,總好過在書堆里發霉。
顧惜朝與李尋樂是在升職一個月之後知道了趙決明的身份,馬甲掉了一半,剩下的再脫就相當簡單。
趙決明原先望著天邊明月,聞言垂眼思考片刻,笑著抬眼,目光澄澈:「這倒不強求,他們只認識趙決明……但若是他們想知道,我必定會坦言相告。」
「來日方長。」他說,「總會有機會說出口的。」
他還有許多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還能去不同的地方,見形形色色的人,看各種各樣的景色。
不求事事順意,但求問心無愧。
於是他又笑著重複了一遍。
「來日方長。」
作者有話要說:
被歷經三朝的元老諸葛太傅看似勸誡實則訓誡一通的趙佶心神憔悴地出了院子,卻得知他家太子和朋友們外出恰!飯!了!
趙佶:……【生無可戀.jpg】
趙佶:……餓了。
趙佶(不得不和太傅一起吃飯):可惡!!!兒大不由爹!!
趙佶:啊神侯府的飯好像不錯耶。
趙佶:哎呀哎呀,不錯不錯,好吃。
——THEEND——
完結啦!
正文到此結束,我看過評論啦,感謝大家的留言【比心】會考慮番外的內容,爭取快點寫完~
下本會開文案上的第一個預收《物理感化大師[綜武俠]》,應該沒有這本長,是快穿+部分雜燴的那種,怎麼順手嗨皮怎麼來~求一波預收呀!
第116章 番外:萬事大吉
第1.
既然趙決明決定當回太子,傀儡的去處該如何安排便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傀儡沒有思想,若是叫他頂上趙決明的名號在江湖上行走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被人發現「趙決明」只會躲閃,秋霜劍客的聲望必定逃不了猛跌的命運。
趙決明揣著這個問題思考了幾日,終於做出決斷,決定讓傀儡回到系統空間。製造一個巧合,趙決明成功變回太子,而「決明少俠」蹤跡隱秘,卻仍有人瞧見他離京,上前暗中跟隨,然而少俠感覺敏銳,走進林中,不過須臾便再也看不見其身影。
按理來說,他的朋友們都知道趙決明aka趙桓,本不該多此一舉,然而汴京城中關注決明少俠的人不少,造出這假象自然是給想看見的人看的。
太子殿下兢兢業業,絲毫沒有因外出遊歷而起了玩心,反倒因親眼見過諸多場景,感慨良多,見解頗深,更為雷厲風行。
諸葛太傅與包大人私下談起此事,都是欣慰不已,道太子殿下此番出宮,倒真是出對了。
太子殿下本就可靠,凡事自有分寸,江湖諸多紛擾,而殿下依舊堅持本心,妙哉妙哉。
——對此,官家趙佶表示不服。
第2.
春末夏初,白玉堂到達汴京不久後便得知真相,知道的那一刻神色淡淡,揪著趙決明的後領說要獨處,其餘人紛紛避開,貼心地給了兩人獨處的機會。
茶霧裊裊,鳥語花香,亭外樹影婆娑,沙沙作響。
白玉堂心平氣和,淡定地看著面前的趙決明,目光平靜,幽深似海。
就像當初趙決明離開陷空島之前,白玉堂平靜地看著面前的少年太子。
「看來你早有猜測,沒有生氣,真好。」
趙決明打破沉默,懇切地說。
白玉堂嘴角一抽,終於裝不下去,拍桌而起:「趙桓!趙!決!明!」
庭院中無人,趙決明跟著站起身來,正視著他:「我有意隱瞞,確實對不住你們。」
白玉堂一呆,背回手,和趙決明面面相覷,站了片刻,輕哼一聲,又坐回原位。
「白五爺大人有大量,不計較你這點私心。」
白玉堂說要生氣倒也沒有多生氣,不如說他、包括其他人,在意都只是趙決明曾經酒後失態,所表現出來的模樣。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能念出這種詩句,想必有著不為人知的心事,在不確定趙決明的身份時,不知其身世經歷,不好妄加猜測;然而趙決明是太子本人,在許久之前,太子殿下便已經揣著重重心事,在月下噙淚飲酒。
可趙桓從未表露過任何心事,即使他成了趙決明,還是一如既往,再正常不過。
「你這回可叫我們好是糾結,總覺得你像太子,可又不像,猜來猜去,官家竟是知情之人。」
白玉堂說起此事仍然不大開心,「我難得想同一個人交朋友,卻不成想已經同那人是朋友了。」
趙決明笑了笑,道:「重新交友,別有一番滋味。」
白玉堂冷笑:「總之你日後若是再易容,只要你在我面前露面,我必定能認出你。」
趙決明:「那我儘量避著你走。」
白玉堂:「你敢!」
第2.
顧惜朝和李尋樂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年輕出色,升官更是理所應當。
懷才不遇,難以施展才華是件極為痛苦的事,趙決明見兩人實在是實力出眾,便不顧朝中部分老古板們的反對,先後給那年的一甲三人升了職。
他安排這些並非為一己私情,理由相當正當合理,與其在翰林院裡熬資歷,倒不如做些實事,趁年輕早早為國發光發熱,總好過在書堆里發霉。
顧惜朝與李尋樂是在升職一個月之後知道了趙決明的身份,馬甲掉了一半,剩下的再脫就相當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