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明瑜等了片刻,遠遠看見對面路上謝醉橋領著車馬過來,知道人已到了,心中歡喜,不顧日頭曬得猛,急忙過去迎接。
謝靜竹坐在車裡,掀開門帘便見到嫂嫂迎了過來,急忙叫停下馬車,也不用丫頭扶,自己跳了下去就朝她跑過去。姑嫂二人三年來首次相見,此刻緊緊拉住對方手,各自歡喜異常。
明瑜見謝靜竹已經長得亭亭玉立,秀雅端莊,白皙的額頭沁出了一層細汗,忙將她拉到城門蔭涼處,拿塊帕子給她擦汗,心疼道:“這裡一入夏,天便gān熱gān熱的,與咱們江南大不相同,一路過來應很辛苦。”
謝靜竹興高采烈,上下打量了明瑜幾眼,歡快道:“嫂嫂,幾年不見,你和從前不大一樣了,我瞧著愈發好看了!哦對了,我的侄兒侄女呢?我給他們都帶了禮物,等不及要見他們了!”
“阿瑜,只顧和你夫家的小姑說話,再不理我這老頭子,我抬腳就要回去了!”
邊上傳來說話聲,明瑜回頭,見外祖江夔老當益壯,雖熱得擦汗不停,卻還叉腰在瞪著自己,忍住了笑,忙上前拉住了見禮。江夔這才轉怒為喜,見一邊的謝靜竹朝自己做了個鬼臉。他兩個一路過來,混得極熟了,曉得她在笑話自己,也不以為意,抬頭挺胸往城門裡去,一行人便都跟著入內。
***
過了幾日,便是天神節會的開節之日。按照慣例,要在城外設一祭祀之地,正中用木架高懸一面銅鑼,當地長官用箭she鑼心,發聲以向上神祈福。
謝醉橋如今是州牧,與前兩年相同,這首she之箭自然非他莫屬,又有別的事務纏身,這日一大早,叮囑柳向陽和高峻護著明瑜江夔等人出門,自己便先出了城。
謝靜竹初到雲城,見當地民風與金京江南迥異,女子都大喇喇上街,便是自己的嫂嫂,貴為州牧夫人,出門時坐的馬車也不過加了個遮陽蓋而已,全不似從前那樣遮得密不透風。起初又是驚訝又是新奇,只見嫂嫂坦然自若,自己便也跟著,反覺頗為有趣。聽說今日天神節會開節,興奮得甚至賽過一雙小侄兒和侄女,等到出了門,在馬車裡坐在明瑜身邊,便東張西望個不停。一路又碰到不少當地人,那些人見了明瑜,紛紛上前問候,見明瑜亦含笑一一回禮,曉得自己的兄嫂在當地頗得人心,一時也是與有榮焉。
“嫂嫂,我從前聽說這裡有很多西廷蠻人,一直怕你過不慣,如今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謝靜竹挽住明瑜的臂,興奮道。
明瑜笑道:“江州有江州的妙,這裡也有它的好處。你若長住了,就會曉得。比起京中,我倒更喜這裡民風淳樸。”
謝靜竹點頭,忽然想了起來,忙道:“嫂嫂,我隨外祖出行前,正好收到了文瑩的信。她數月前生了個兒子,雖吃力了些,幸好當時備得周全,如今身子已大好了,曉得我來這裡看你,叫我代她向你問好,盼你早日回京再敘舊。”
明瑜早從前個月謝醉橋與裴泰之的通信中曉得了這事,如今再聽謝靜竹道來,心中還是有些欣慰。原來她人雖到了這裡,卻一直沒忘前世里裴文瑩死於難產之事。她無力阻她姻緣之事,曉得她仍嫁了前世那夫家後,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裴泰之,叫謝醉橋寫信給他,道裴文瑩生產時務必要萬分小心。裴泰之曉得是明瑜的囑託,又牽扯到自己的妹子,自然不敢怠慢,去信叮囑安氏,這才有驚無險地渡過了這一關。
馬車出了城外,更是人山人海,路人看見州牧府的馬車,紛紛讓行,更有熱心的上來指點,道謝大人正在準備祭祀she箭。
“娘,娘,快點,我要看爹爹she箭!”
阿祉平日極得謝醉橋的寵愛,聽到旁人提及自己的父親,忍不住嬌聲嬌氣地嚷了起來。
“爹爹剛前幾日教我she箭,妹妹要看,哥哥回家she給你看就是!”
芝兒一拍胸脯,很是驕傲。
“哥哥的弓箭我拿得動,爹爹的我就搬不動。哥哥沒爹爹的那麼威風,我要看爹爹she箭!”
阿祉笑嘻嘻朝他颳了下臉。
芝兒覺得被妹子小看了,一張臉漲得通紅,偏又沒她伶牙俐齒反駁不來,只好咬著唇望向了明瑜。明瑜見兒子一臉委屈,忙摟了入懷安慰道:“別聽妹妹的。娘曉得你最棒。你爹剛昨天還跟娘誇你,說你箭she得好呢。”
芝兒這才舒服了許多,心中也是盼著看到父親she箭時的英姿,摟住明瑜脖子親她一口道:“娘最好了,咱們趕緊去!”
第一百章番外:邊城làng漫(二)
快到臨時搭出的祭祀場地時,到處人頭攢動,已是擠得水泄不通,馬車行駛也慢了下來。明瑜便叫車夫停下,自己扶了外祖,謝靜竹一手牽了芝兒,一手牽了阿祉,與隨行的高峻等人一起過去。早等著的家人遠遠看見了,急忙跑著過來迎接。路人見是年輕的州牧夫人帶著兒女過來了,紛紛鞠躬讓路。
一行人到了預先設留好的位置坐定,見數丈方圓的一塊巨大平地之上,馬隊縱橫jiāo錯,番旗迎風獵獵招展,身披彩衣的喇嘛們圍著火塘誦經祈福。明瑜望去,見謝醉橋背對著自己站那裡,正與當地官員和數個年長老者在說話,距離有些遠,周圍人聲嘈雜,聽不清在說什麼。
明瑜望著丈夫偉岸修長的背影,心中湧出一陣細密的柔qíng,嘴角忍不住也微微上彎。
“爹爹!爹爹!我在這裡!”
阿祉看見父親,整個人幾乎爬上了桌案,一邊喊著,一邊拼命招手。
“阿祉,爹爹在忙,聽不到你叫他。”
明瑜忙捉住女兒的腰,把她按回了位置去。阿祉不願,卻又拗不過自己的娘,曉得她沒爹爹那麼好說話,只能翹著嘴坐了回去。
仿佛感覺到了身後的這一幕,謝醉橋忽然回過頭來。
“爹爹!”
阿祉一下又活絡了起來,猛地站了起來,朝他揮手。
謝醉橋笑了起來,對身邊的一個官員叮囑了一聲,便大步朝這方向過來。到了近前,一手抱起女兒,寵溺地揉了下她的發頂。阿祉雙手抱住父親的脖子,咯咯笑了起來。
祭祀場中的大喇嘛抬手,整齊的牛角聲嗚嗚響起,全場慢慢安靜了下來。
“等你呢,快去吧。”
明瑜扯了下謝醉橋的衣袖,輕聲催促道。
謝醉橋朝她一笑,這才放下阿祉,轉身往she箭台去。
大喇嘛焚香祝禱過後,謝醉橋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接過纏了紅綢的弓弩。
箭是特製的,頂端嵌了一枚鐵球,發she之後與鑼心相撞,響聲越大,則意寓下年愈發風調雨順,牛肥馬壯,當地之人對這一習俗非常重視,所以現在全場鴉雀無聲,人人神qíng肅穆。連芝兒和阿祉也坐著不動,睜大了眼睛緊緊盯著自己的父親。
明瑜對謝醉橋的箭術毫不擔心,見他不慌不忙地發力張了滿弓,搭上鐵球箭,瞄準幾十步外高懸於木架頂端,在太陽下閃閃發亮的那面銅鑼,張弦的手一松,箭便如閃電般筆直地飛she出去,誰知就在快she到鑼心時,一支羽箭從側旁嗚嗚而來,竟she中了箭頂的鐵球,箭被帶歪,擦著銅鑼飛了出去。
這一幕發生得太過突然,全場的人都愣住了。
謝醉橋朝發箭的方向望去。見人群外,一緇衣少年正高高騎在馬上,臂上挽弓。方才那箭正是他所發。
這少年十七八歲,臉龐黧黑,身材健碩,發頂結辮,英氣勃勃,看著並非漢人。見謝醉橋朝自己望過來目光如電,非但不懼,反而揚起了下巴,朝他挑釁地翹了下唇角。
周遭的人終於反應了過來,一陣竊竊私語,很快,聲làng便大了起來,不少當地人面現怒容,朝著那少年大聲呼喝起來。
這樣的舉動,無疑是破壞祭祀,若是惹怒了天神,誰擔待得起?
謝靜竹長這麼大,第一回見識這樣熱鬧而壯闊的異域風qíng,本正看得興致勃勃,忽見有人竟這樣公然尋事,心中又驚又怒,看向了明瑜。見她只是眉頭微蹙,安撫了下一雙兒女便望向自己哥哥,瞧著不是很擔心的樣子,這才定了下神,忙又看向場中。
那緇衣少年對旁人的怒視和責罵並不理睬,反而直直盯著謝醉橋。
“小兄弟箭術不錯,只方才所為,卻犯了這天神節的忌諱。瞧你並非初來乍到,明知故犯,更不可饒。來人,把他拿下!”
謝醉橋望著那少年,喝道,聲音一下蓋過周遭的嘈雜。民眾聽要把這人捉住,這才安靜了下來。
這少年犯了眾怒,不把他扣下,只怕這裡的民眾便要群起攻之,到時場面必會大亂,所以謝醉橋才下令捉他。
士兵得令,立刻朝那少年圍去。不想這少年卻絲毫不懼,反而哈哈大笑道:“謝大人眼力果然不錯,我確實不是初來乍到。凡是這地界的人,誰不知道從前天神節會的開鑼之箭,向來都由糙原第一勇士所發,這才是對天神的最大敬拜!如今也不知為何,竟摒棄了這規矩。我曉得謝大人是謝南錦將軍的公子,從前也曾在這裡僥倖贏過幾仗,只論到糙原第一勇士,只怕就未必了……”話說著,雙手抱胸,笑而不已。
謝靜竹坐在車裡,掀開門帘便見到嫂嫂迎了過來,急忙叫停下馬車,也不用丫頭扶,自己跳了下去就朝她跑過去。姑嫂二人三年來首次相見,此刻緊緊拉住對方手,各自歡喜異常。
明瑜見謝靜竹已經長得亭亭玉立,秀雅端莊,白皙的額頭沁出了一層細汗,忙將她拉到城門蔭涼處,拿塊帕子給她擦汗,心疼道:“這裡一入夏,天便gān熱gān熱的,與咱們江南大不相同,一路過來應很辛苦。”
謝靜竹興高采烈,上下打量了明瑜幾眼,歡快道:“嫂嫂,幾年不見,你和從前不大一樣了,我瞧著愈發好看了!哦對了,我的侄兒侄女呢?我給他們都帶了禮物,等不及要見他們了!”
“阿瑜,只顧和你夫家的小姑說話,再不理我這老頭子,我抬腳就要回去了!”
邊上傳來說話聲,明瑜回頭,見外祖江夔老當益壯,雖熱得擦汗不停,卻還叉腰在瞪著自己,忍住了笑,忙上前拉住了見禮。江夔這才轉怒為喜,見一邊的謝靜竹朝自己做了個鬼臉。他兩個一路過來,混得極熟了,曉得她在笑話自己,也不以為意,抬頭挺胸往城門裡去,一行人便都跟著入內。
***
過了幾日,便是天神節會的開節之日。按照慣例,要在城外設一祭祀之地,正中用木架高懸一面銅鑼,當地長官用箭she鑼心,發聲以向上神祈福。
謝醉橋如今是州牧,與前兩年相同,這首she之箭自然非他莫屬,又有別的事務纏身,這日一大早,叮囑柳向陽和高峻護著明瑜江夔等人出門,自己便先出了城。
謝靜竹初到雲城,見當地民風與金京江南迥異,女子都大喇喇上街,便是自己的嫂嫂,貴為州牧夫人,出門時坐的馬車也不過加了個遮陽蓋而已,全不似從前那樣遮得密不透風。起初又是驚訝又是新奇,只見嫂嫂坦然自若,自己便也跟著,反覺頗為有趣。聽說今日天神節會開節,興奮得甚至賽過一雙小侄兒和侄女,等到出了門,在馬車裡坐在明瑜身邊,便東張西望個不停。一路又碰到不少當地人,那些人見了明瑜,紛紛上前問候,見明瑜亦含笑一一回禮,曉得自己的兄嫂在當地頗得人心,一時也是與有榮焉。
“嫂嫂,我從前聽說這裡有很多西廷蠻人,一直怕你過不慣,如今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謝靜竹挽住明瑜的臂,興奮道。
明瑜笑道:“江州有江州的妙,這裡也有它的好處。你若長住了,就會曉得。比起京中,我倒更喜這裡民風淳樸。”
謝靜竹點頭,忽然想了起來,忙道:“嫂嫂,我隨外祖出行前,正好收到了文瑩的信。她數月前生了個兒子,雖吃力了些,幸好當時備得周全,如今身子已大好了,曉得我來這裡看你,叫我代她向你問好,盼你早日回京再敘舊。”
明瑜早從前個月謝醉橋與裴泰之的通信中曉得了這事,如今再聽謝靜竹道來,心中還是有些欣慰。原來她人雖到了這裡,卻一直沒忘前世里裴文瑩死於難產之事。她無力阻她姻緣之事,曉得她仍嫁了前世那夫家後,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裴泰之,叫謝醉橋寫信給他,道裴文瑩生產時務必要萬分小心。裴泰之曉得是明瑜的囑託,又牽扯到自己的妹子,自然不敢怠慢,去信叮囑安氏,這才有驚無險地渡過了這一關。
馬車出了城外,更是人山人海,路人看見州牧府的馬車,紛紛讓行,更有熱心的上來指點,道謝大人正在準備祭祀she箭。
“娘,娘,快點,我要看爹爹she箭!”
阿祉平日極得謝醉橋的寵愛,聽到旁人提及自己的父親,忍不住嬌聲嬌氣地嚷了起來。
“爹爹剛前幾日教我she箭,妹妹要看,哥哥回家she給你看就是!”
芝兒一拍胸脯,很是驕傲。
“哥哥的弓箭我拿得動,爹爹的我就搬不動。哥哥沒爹爹的那麼威風,我要看爹爹she箭!”
阿祉笑嘻嘻朝他颳了下臉。
芝兒覺得被妹子小看了,一張臉漲得通紅,偏又沒她伶牙俐齒反駁不來,只好咬著唇望向了明瑜。明瑜見兒子一臉委屈,忙摟了入懷安慰道:“別聽妹妹的。娘曉得你最棒。你爹剛昨天還跟娘誇你,說你箭she得好呢。”
芝兒這才舒服了許多,心中也是盼著看到父親she箭時的英姿,摟住明瑜脖子親她一口道:“娘最好了,咱們趕緊去!”
第一百章番外:邊城làng漫(二)
快到臨時搭出的祭祀場地時,到處人頭攢動,已是擠得水泄不通,馬車行駛也慢了下來。明瑜便叫車夫停下,自己扶了外祖,謝靜竹一手牽了芝兒,一手牽了阿祉,與隨行的高峻等人一起過去。早等著的家人遠遠看見了,急忙跑著過來迎接。路人見是年輕的州牧夫人帶著兒女過來了,紛紛鞠躬讓路。
一行人到了預先設留好的位置坐定,見數丈方圓的一塊巨大平地之上,馬隊縱橫jiāo錯,番旗迎風獵獵招展,身披彩衣的喇嘛們圍著火塘誦經祈福。明瑜望去,見謝醉橋背對著自己站那裡,正與當地官員和數個年長老者在說話,距離有些遠,周圍人聲嘈雜,聽不清在說什麼。
明瑜望著丈夫偉岸修長的背影,心中湧出一陣細密的柔qíng,嘴角忍不住也微微上彎。
“爹爹!爹爹!我在這裡!”
阿祉看見父親,整個人幾乎爬上了桌案,一邊喊著,一邊拼命招手。
“阿祉,爹爹在忙,聽不到你叫他。”
明瑜忙捉住女兒的腰,把她按回了位置去。阿祉不願,卻又拗不過自己的娘,曉得她沒爹爹那麼好說話,只能翹著嘴坐了回去。
仿佛感覺到了身後的這一幕,謝醉橋忽然回過頭來。
“爹爹!”
阿祉一下又活絡了起來,猛地站了起來,朝他揮手。
謝醉橋笑了起來,對身邊的一個官員叮囑了一聲,便大步朝這方向過來。到了近前,一手抱起女兒,寵溺地揉了下她的發頂。阿祉雙手抱住父親的脖子,咯咯笑了起來。
祭祀場中的大喇嘛抬手,整齊的牛角聲嗚嗚響起,全場慢慢安靜了下來。
“等你呢,快去吧。”
明瑜扯了下謝醉橋的衣袖,輕聲催促道。
謝醉橋朝她一笑,這才放下阿祉,轉身往she箭台去。
大喇嘛焚香祝禱過後,謝醉橋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接過纏了紅綢的弓弩。
箭是特製的,頂端嵌了一枚鐵球,發she之後與鑼心相撞,響聲越大,則意寓下年愈發風調雨順,牛肥馬壯,當地之人對這一習俗非常重視,所以現在全場鴉雀無聲,人人神qíng肅穆。連芝兒和阿祉也坐著不動,睜大了眼睛緊緊盯著自己的父親。
明瑜對謝醉橋的箭術毫不擔心,見他不慌不忙地發力張了滿弓,搭上鐵球箭,瞄準幾十步外高懸於木架頂端,在太陽下閃閃發亮的那面銅鑼,張弦的手一松,箭便如閃電般筆直地飛she出去,誰知就在快she到鑼心時,一支羽箭從側旁嗚嗚而來,竟she中了箭頂的鐵球,箭被帶歪,擦著銅鑼飛了出去。
這一幕發生得太過突然,全場的人都愣住了。
謝醉橋朝發箭的方向望去。見人群外,一緇衣少年正高高騎在馬上,臂上挽弓。方才那箭正是他所發。
這少年十七八歲,臉龐黧黑,身材健碩,發頂結辮,英氣勃勃,看著並非漢人。見謝醉橋朝自己望過來目光如電,非但不懼,反而揚起了下巴,朝他挑釁地翹了下唇角。
周遭的人終於反應了過來,一陣竊竊私語,很快,聲làng便大了起來,不少當地人面現怒容,朝著那少年大聲呼喝起來。
這樣的舉動,無疑是破壞祭祀,若是惹怒了天神,誰擔待得起?
謝靜竹長這麼大,第一回見識這樣熱鬧而壯闊的異域風qíng,本正看得興致勃勃,忽見有人竟這樣公然尋事,心中又驚又怒,看向了明瑜。見她只是眉頭微蹙,安撫了下一雙兒女便望向自己哥哥,瞧著不是很擔心的樣子,這才定了下神,忙又看向場中。
那緇衣少年對旁人的怒視和責罵並不理睬,反而直直盯著謝醉橋。
“小兄弟箭術不錯,只方才所為,卻犯了這天神節的忌諱。瞧你並非初來乍到,明知故犯,更不可饒。來人,把他拿下!”
謝醉橋望著那少年,喝道,聲音一下蓋過周遭的嘈雜。民眾聽要把這人捉住,這才安靜了下來。
這少年犯了眾怒,不把他扣下,只怕這裡的民眾便要群起攻之,到時場面必會大亂,所以謝醉橋才下令捉他。
士兵得令,立刻朝那少年圍去。不想這少年卻絲毫不懼,反而哈哈大笑道:“謝大人眼力果然不錯,我確實不是初來乍到。凡是這地界的人,誰不知道從前天神節會的開鑼之箭,向來都由糙原第一勇士所發,這才是對天神的最大敬拜!如今也不知為何,竟摒棄了這規矩。我曉得謝大人是謝南錦將軍的公子,從前也曾在這裡僥倖贏過幾仗,只論到糙原第一勇士,只怕就未必了……”話說著,雙手抱胸,笑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