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父皇母后他們都還在,這一世他並非孤獨一人。
碧蕪抱著旭兒安慰了好一會兒,餵他喝了藥,吃了些粥食,才復又將他哄睡下。
銀臨銀鉤見她面容疲憊,都勸她去歇一歇,碧蕪卻是搖搖頭,只道放心不下,想再坐一會兒。
兩個丫頭著實勸不動,便去沏了提神的茶,送來給她服下。可奈何這茶再提神,也架不住碧蕪一宿沒睡,她靠著床頭,本想閉眼小憩一會兒,卻是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半睡半醒間,碧蕪只覺被人披上大氅,小心翼翼地抱起來,出了殿門。
打那人靠近,碧蕪便曉得是誰,她分明心下對他有所芥蒂,可嗅著熟悉的氣息,原有些躁動不安的心卻奇怪地漸漸平靜了下來。
她沒有睜眼,只順勢往他懷中靠了靠,貪戀地嗅著他身上的青松香。成則帝自然曉得她已醒了過來,怕她吹了寒風受涼,他將那雪白的狐皮大氅往上扯了扯,覆了她的臉,雙臂收攏幾分,闊步往側殿的方向而去。
他將她放在床榻上,褪了鞋襪,蓋好衾被,看著她略顯蒼白的面色,靜坐了半晌,柔聲道:「阿蕪,除夕那日,可要帶著旭兒去安國公府過年?離除夕還有近十日,那時旭兒的身子當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碧蕪知曉他既問了,就知她根本沒睡,她緩緩睜開眼,支起身子,問:「可除夕那日,不還有宮宴嗎?」
雖成則帝的提議她很動心,可除夕宮宴不是小筵席,她如今是皇后,這宮宴定然是要參加的。
「不辦了。」成則帝道,「今年北邊雪害嚴重,受災的百姓無數,宮宴奢靡,還是省下這筆錢用來賑災吧。」
碧蕪聞言微微頷首,新帝頭一年登基,自是得多做些利民之舉,才能收穫民心。
「朕會讓康福備好禮品,讓你那日一塊兒帶去。」成則帝輕柔地拂去她額間碎發,「祖母愛熱鬧,有你和旭兒在,想來定會很高興。」
碧蕪朱唇微抿,本想問那日他可要同去,可遲疑半晌,到底沒有問出口,成則帝似是看出她的心思,啟唇道:「你為了照顧旭兒一夜未睡,先歇息一會兒吧,朕也要回御書房批閱奏摺了。」
他起身正欲離開,卻是被拽住了衣袂,折首看去,便見碧蕪抬眼看著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兩人靜靜地對望著,看著成則帝眸中隱隱的期許,碧蕪朱唇微咬,須臾,只道了一句「陛下莫要太過勞累了。」
成則帝面上閃過一絲失望,但還是含笑,應了聲「好」。
直到聽見殿門閉合的聲響,碧蕪才復又躺下,可想起他離開時略顯落寞的背影,擁著衾被,頓時失了幾分睡意。
其實這一世,真算起來,他並未做什麼對不起自己的事,反是一次次救她護她。
他對她實在太好了些。
好到她甚至覺得,若她再繼續用前世之事來責怪他,反是她的不是了。何況不管前世發生了什麼,如今的他什麼都不知道,即便她質問,也無法從他那裡得到任何答案。
她是不是不該再繼續這麼固執,將前世那些過往徹底放下,與他好生過好這一世。
*
安國公府那廂,打碧蕪和旭兒要回來過年的消息一傳來,整個府里的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畢竟成則帝登基,碧蕪如今已不再是譽王妃,而是中宮皇后,她要回娘家來,自是不能跟從前那般敷衍了事。
然府中上上下下有那麼多事務要打理,蕭老夫人一人哪裡顧得過來,何況都是六十幾歲的人了,但幸好還有李秋瀾和蕭毓盈在,老太太索性便將這些個事兒都交給年輕人去處理。
蕭毓盈如今雖常是回娘家來,但身份也是大不相同了,因譽王登基後,讓唐柏晏接任了空缺的戶部尚書之職。
一個默默無聞的七品小官驀然擢升至此,外間不免有些閒言,都說這位新晉的唐尚書是借著娶了皇后堂姊的光,才會跟著雞犬升天,盡數是運氣使然。
不過這閒言也就傳了沒幾日,隨著這位新晉戶部尚書大刀闊斧地整頓了戶部,囊錐露穎後,那些心下嫉妒不服的人很快就乖乖閉了嘴。
唐柏晏擢升後的頭一件事,便是替蕭毓盈向成則帝求了誥命。
從前嘲笑蕭毓盈低嫁的京城貴女和官婦如今看到這位蕭大姑娘揚眉吐氣,是一聲兒都不敢吭,畢竟這麼年輕就被封了一品誥命夫人的,大昭建國近百年來,也就蕭毓盈一個。
因著如此,就連一向不大喜歡自己那位女婿的周氏,最近見著唐柏晏,都主動展了笑顏,一口一句「賢婿」的,倒讓唐柏晏有些不自在了。
唐柏晏成了戶部尚書,住宅自也跟著搬了,新府邸離安國公府很近,也更方便蕭毓盈隨時回娘家去。
除夕當日,天才亮蕭毓盈便起身去了安國公府,她自認起得早,不想李秋瀾卻是更早,等她到時,李秋瀾已有條不紊地指揮家僕將府中都布置好了,她還抽出時間,親自去膳房,幫著未回去過年的兩個大廚一同準備今日的膳食,看她將偌大個安國公府,上上下下都安排地井井有條,蕭毓盈不由得咋舌,心下驚嘆不已。
遠遠嗅見好聞的飯菜香,她忍不住深吸了口氣,笑著踏進灶房去,「秋瀾姐姐這是又做什麼好吃的了,這麼香!」
李秋瀾比她大了一個月多,叫這聲姐姐倒也是應當的。
碧蕪抱著旭兒安慰了好一會兒,餵他喝了藥,吃了些粥食,才復又將他哄睡下。
銀臨銀鉤見她面容疲憊,都勸她去歇一歇,碧蕪卻是搖搖頭,只道放心不下,想再坐一會兒。
兩個丫頭著實勸不動,便去沏了提神的茶,送來給她服下。可奈何這茶再提神,也架不住碧蕪一宿沒睡,她靠著床頭,本想閉眼小憩一會兒,卻是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半睡半醒間,碧蕪只覺被人披上大氅,小心翼翼地抱起來,出了殿門。
打那人靠近,碧蕪便曉得是誰,她分明心下對他有所芥蒂,可嗅著熟悉的氣息,原有些躁動不安的心卻奇怪地漸漸平靜了下來。
她沒有睜眼,只順勢往他懷中靠了靠,貪戀地嗅著他身上的青松香。成則帝自然曉得她已醒了過來,怕她吹了寒風受涼,他將那雪白的狐皮大氅往上扯了扯,覆了她的臉,雙臂收攏幾分,闊步往側殿的方向而去。
他將她放在床榻上,褪了鞋襪,蓋好衾被,看著她略顯蒼白的面色,靜坐了半晌,柔聲道:「阿蕪,除夕那日,可要帶著旭兒去安國公府過年?離除夕還有近十日,那時旭兒的身子當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碧蕪知曉他既問了,就知她根本沒睡,她緩緩睜開眼,支起身子,問:「可除夕那日,不還有宮宴嗎?」
雖成則帝的提議她很動心,可除夕宮宴不是小筵席,她如今是皇后,這宮宴定然是要參加的。
「不辦了。」成則帝道,「今年北邊雪害嚴重,受災的百姓無數,宮宴奢靡,還是省下這筆錢用來賑災吧。」
碧蕪聞言微微頷首,新帝頭一年登基,自是得多做些利民之舉,才能收穫民心。
「朕會讓康福備好禮品,讓你那日一塊兒帶去。」成則帝輕柔地拂去她額間碎發,「祖母愛熱鬧,有你和旭兒在,想來定會很高興。」
碧蕪朱唇微抿,本想問那日他可要同去,可遲疑半晌,到底沒有問出口,成則帝似是看出她的心思,啟唇道:「你為了照顧旭兒一夜未睡,先歇息一會兒吧,朕也要回御書房批閱奏摺了。」
他起身正欲離開,卻是被拽住了衣袂,折首看去,便見碧蕪抬眼看著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兩人靜靜地對望著,看著成則帝眸中隱隱的期許,碧蕪朱唇微咬,須臾,只道了一句「陛下莫要太過勞累了。」
成則帝面上閃過一絲失望,但還是含笑,應了聲「好」。
直到聽見殿門閉合的聲響,碧蕪才復又躺下,可想起他離開時略顯落寞的背影,擁著衾被,頓時失了幾分睡意。
其實這一世,真算起來,他並未做什麼對不起自己的事,反是一次次救她護她。
他對她實在太好了些。
好到她甚至覺得,若她再繼續用前世之事來責怪他,反是她的不是了。何況不管前世發生了什麼,如今的他什麼都不知道,即便她質問,也無法從他那裡得到任何答案。
她是不是不該再繼續這麼固執,將前世那些過往徹底放下,與他好生過好這一世。
*
安國公府那廂,打碧蕪和旭兒要回來過年的消息一傳來,整個府里的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畢竟成則帝登基,碧蕪如今已不再是譽王妃,而是中宮皇后,她要回娘家來,自是不能跟從前那般敷衍了事。
然府中上上下下有那麼多事務要打理,蕭老夫人一人哪裡顧得過來,何況都是六十幾歲的人了,但幸好還有李秋瀾和蕭毓盈在,老太太索性便將這些個事兒都交給年輕人去處理。
蕭毓盈如今雖常是回娘家來,但身份也是大不相同了,因譽王登基後,讓唐柏晏接任了空缺的戶部尚書之職。
一個默默無聞的七品小官驀然擢升至此,外間不免有些閒言,都說這位新晉的唐尚書是借著娶了皇后堂姊的光,才會跟著雞犬升天,盡數是運氣使然。
不過這閒言也就傳了沒幾日,隨著這位新晉戶部尚書大刀闊斧地整頓了戶部,囊錐露穎後,那些心下嫉妒不服的人很快就乖乖閉了嘴。
唐柏晏擢升後的頭一件事,便是替蕭毓盈向成則帝求了誥命。
從前嘲笑蕭毓盈低嫁的京城貴女和官婦如今看到這位蕭大姑娘揚眉吐氣,是一聲兒都不敢吭,畢竟這麼年輕就被封了一品誥命夫人的,大昭建國近百年來,也就蕭毓盈一個。
因著如此,就連一向不大喜歡自己那位女婿的周氏,最近見著唐柏晏,都主動展了笑顏,一口一句「賢婿」的,倒讓唐柏晏有些不自在了。
唐柏晏成了戶部尚書,住宅自也跟著搬了,新府邸離安國公府很近,也更方便蕭毓盈隨時回娘家去。
除夕當日,天才亮蕭毓盈便起身去了安國公府,她自認起得早,不想李秋瀾卻是更早,等她到時,李秋瀾已有條不紊地指揮家僕將府中都布置好了,她還抽出時間,親自去膳房,幫著未回去過年的兩個大廚一同準備今日的膳食,看她將偌大個安國公府,上上下下都安排地井井有條,蕭毓盈不由得咋舌,心下驚嘆不已。
遠遠嗅見好聞的飯菜香,她忍不住深吸了口氣,笑著踏進灶房去,「秋瀾姐姐這是又做什麼好吃的了,這麼香!」
李秋瀾比她大了一個月多,叫這聲姐姐倒也是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