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進到殿內, 各個都像縮著腦袋的鵪鶉, 乍一被炭火燒出的熱氣包裹,又是抖地一個激靈。

  這天兒太冷了。

  謝宿白高坐明堂,搭著眼帘翻閱奏摺,他微微側身, 將大半力道都壓在扶手上, 這樣的坐姿讓他看起來有些慵懶,更顯出塵的氣質,但敵不過那身明黃龍袍襯出的威儀更讓人畏懼。

  登基這三個月來, 新帝大肆嚴整新律,重洗朝廷, 手段強硬說一不二,但他溫和有禮好說話的模樣, 總是讓內閣以為,自己還是原先那個可以事事參與決定的內閣。

  他們曾經以為沒有了閹黨干政就可以大展拳腳, 誰料換了個新帝, 竟讓他們完完全全、徹底地成為輔臣。

  因為新帝凡事都有主張。

  昨日早朝, 謝宿白下令重查沈氏一案,就引起了內閣半數人反對。

  其餘朝臣選擇觀望。

  眼下他們就是為了此事來到暖閣。

  長孫登基,得眾臣跪拜,但東宮舊案仍是他身上洗不去的污點,只是眼下這個時局,眾人都識趣地選擇忘記,沒有哪個不長眼地敢拿此事出來嚷嚷,膈應新帝。

  可不說,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當此事不存在。

  新帝要重查沈家,意味著他有心替東宮翻案。

  朝廷中對懷瑾太子的態度本就分做兩個極端,信他的人很信,不信他的人自是不信。

  謝宿白此舉,在這些人眼裡,便是要靠權勢替東宮洗白的意思,這如何能忍?

  他們讓他這樣一個逆賊之子登上皇位已是極大的讓步,他竟不知安分,企圖想要顛倒真相,著實是過分了!

  這便是後來東宮案難查的原因,即便是親近太子一黨的三法司,都只能偷著查。

  年邁的黃閣老撫了撫須,道:「皇上要查沈氏案,恐怕不妥。沈氏一族當年為太子私囤兵士,甚至為了壯大私兵力量,偽造戶籍,強征百姓,與如今的鎮國公府有何不同?如今不過十年,百姓所受之苦難還歷歷在目,皇上此舉,豈不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謝宿白輕輕合上書卷,道:「當年沈氏一族滿門被屠,可是顯禎帝下的令?」

  黃閣老頓了頓,「先帝雖未下令——」

  謝宿白平靜地搶過話,說:「先帝下令抄家收押,然沈家拒不從命,東廠便將人舊地正法,實為逾矩,今朕嚴查東廠,便要將其過去種種行動逐一清算,有何不可?閣老是在為廠衛說話?」

  「你——」黃閣老瞪了瞪眼,強詞奪理、胡說八道!

  另一閣臣幫襯道:「黃閣老只是憂心陛下,皇上剛登基便著手翻查舊案,難免惹人非議,確實是……不太妥。」

  謝宿白溫和一笑,「朕如何不知閣老的良苦用心,只朕貴為天子,在其位謀其政,自不能膽小怕事,凡事只顧自己,那豈不有損天家顏面?」

  天家顏面啊,眼下誰再多一句嘴,冠上的可是損害天家顏面的罪名!

  想說的不想說的通通噤了聲,幾個反對的大臣面色青紫,謝宿白總是這樣四兩撥千斤地堵住他們的嘴,偏生人還一副淡淡然非常好說話的姿態,簡直讓人好生氣!

  閣臣抽了抽嘴角,進攻道:「既是清算東廠,何不將錦衣衛也一併料理了?廠衛本是一家,哪有打一個放一個的道理?霍顯那賊子做作惡多端,既已捕獲,何時行刑?」

  不知是誰在角落「欸」了聲,「我忽然想起一件陳年舊事,霍顯少時,曾是長孫伴讀吧?皇上仁慈,下不去手啊。」

  霍顯失蹤之事沒有廣而告之,已經丟了個趙庸,再讓他們得知霍顯也丟了,恐怕要鬧出大事。

  這些人現在還以為,霍顯還在牢里蹲著。

  謝宿白淡淡道:「斬立決自是一時痛快,可背後那些螻蟻,淡然也不能輕輕放過,此事,還要藺愛卿多多費心。」

  刑部侍郎被點到名,心中不由罵娘。起初他還以為這次清查能痛痛快快干一票大的,誰料這分明是在給自己找苦吃!

  全都關在刑部大牢,出了點事兒,全都他娘要他給個說法!他從來都是親太子一黨,然新帝做事可不地道,有事沒事就拉他出來擋災。

  果然,下一刻謝宿白就掩唇咳嗽起來,本就蒼白的面色變得像紙,又薄又白。

  吳升笑著說:「皇上日理萬機,又偶感風寒,諸位大人若無他事,便都回了吧,瞧這雪也停了,路上正好走呢。」

  眾人只得散了。

  人都離開後,吳升忙遞上茶水,接過謝宿白掩唇的帕子,只見那上頭落了點紅。

  他心肝一顫。

  刑部侍郎或許以為這是新帝避禍的手段,卻不知新帝的身子,比他所說的還要差。

  他還要給謝宿白添茶,謝宿白伸手擋了,他拉高毯子,說:「沈青鯉來了嗎?」

  吳升看了眼殿門邊的小太監,見對方點頭,才說:「來了,就在偏殿了。」

  -

  沈青鯉推開謝宿白的棋盤,將寬大的地圖鋪了上去,又將一塊骯髒的布帛平鋪在角落,那布帛上有用血畫出的橫平豎直,乍一看密密麻麻,像個迷宮。

  那是霍顯的血。

  姬玉落皺眉看著布帛,問:「他是從哪裡將此物送回的?」

  沈青鯉稍頓,示意她看窗外,姬玉落一抬頭,就看到一隻巨隼在天空盤旋,緊接著直衝沖飛往窗邊,巨大的翅膀合攏時扇了陣風,將姬玉落的發吹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