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久未出聲的鄭宣忽然插了一嘴道:「這樣的說辭,陛下會相信嗎?」

  大長公主臉上儘是冷冽之色,她戲謔一笑道:「管他信不信,咱們只顧著自己就是了。」

  三個月後,一行人在路上走走停停,終是到了京城。

  一路上蘇和靜見識了林大將軍對大長公主的百般呵護,高懸的那顆心便也落了下來。

  婆母這回能得個真心愛她尊重她的人,她與鄭宣便都心滿意足了。

  鄭宣與林大將軍這個繼父的關係也稱得上是親如父子,林大將軍捨身相救的那一回便讓鄭宣打開了心扉,而後的日日相處也讓他對林大將軍生了幾分孺慕之情。

  一路上,林大將軍一邊與鄭宣說說笑笑,一邊帶著雀兒去各處縣鄉開闊眼界,一邊替大長公主置辦些看得過眼的嫁妝。

  他想著若是陛下賜下了婚事,他要風風光光地辦一場才是。

  七月月底,林大將軍的馬車終於入了京門。

  聖上為彰顯對林大將軍的看重,特地在宮中大擺筵席,以示對大將軍這些年鎮守西北的嘉獎。

  這夜宴席。

  太子提著酒杯走到大將軍跟前,態度謙卑地說道:「大將軍這些年駐守西北吃了不少苦,這杯酒孤先干為敬。」

  林大將軍謝過太子後,便與上首的皇帝說道:「陛下,臣有一請求,還望陛下恩准。」

  皇帝臉色微變,隨後穩了穩心神說道:「愛卿直說便是了。」

  林大將軍放下酒杯,畢恭畢敬地說道:「臣想求娶大長公主趙晴,還望陛下恩准。」

  話音甫落,滿座譁然,上首的皇帝面色陰翳,久久未曾出聲。

  正在宴席中央喝酒的鄭燁聽了也是一頓,手上握著的酒杯險些落在地上。

  還是太子笑著出來打圓場道:「大將軍在說什麼胡話?姑母早已遭遇不測,況且她是鄭國公的亡妻,怎可由您求娶?」

  林大將軍一臉疑惑地望向太子,隨後說道:「臣正要與陛下說起此事,大長公主遭遇劫匪,後不知為何被那劫匪帶到了西北去,臣路遇不平將大長公主救了下來,這才生了情愫……」

  大長公主竟還活著?

  皇帝率先打破沉默,急忙問道:「皇姐她人如今在何處?」

  林大將軍答道:「正在臣府上。」

  一旁的鄭燁再也忍不住心內的怒火,也不顧皇帝太子還在上首,指著林大將軍的鼻子罵道:「你怎可編造這樣的胡話啊過來哄騙陛下?亡妻已逝三年,容不得旁人來玷污。」

  林大將軍卻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裡,連眼角的餘光都未曾施捨給他一分,只畢恭畢敬地望著皇帝說道:「啟稟陛下,臣不敢妄言胡說。」

  上首的崇明帝緊緊盯著臉色誠摯的林大將軍,嘴裡閃過一絲欣喜之色,他再一次問道:「林愛卿,皇姐可還記得前程舊事?」

  大長公主自小就是金枝玉葉般的尊貴人,如何能忍受得了西北那樣貧瘠的地方?她若不是失憶了,為何不回到京城來?

  林大將軍十分疑惑的回答道:「大長公主身子康健,自是沒有失憶的。」

  皇帝如今還沉浸在失而復得的喜悅之中,便也沒有在意林大將軍臉上的疑問神色,愣了半晌之後才說道:「愛卿請起吧,皇姐與鄭國公乃是二十年的夫妻,又如何能另嫁他人?」

  他還算了解林大將軍的為人,知曉他是個忠厚老實的性子,從不會編些胡話來哄騙別人,因此陛下便相信了大長公主還活著這一件事。

  鄭國公卻兀自不信,大長公主和鄭宣怎麼可能還活著?若是他們還活著,為何不回京來尋自己?或是給自己飛鴿傳書一封信,也省得讓自己日日夜夜都活在懺悔和苦痛之中。

  鄭燁仍在出神,卻聽得大殿中央的林大將軍語氣輕快的說道:「陛下,這有何難?只要鄭國公願意與大長公主和離就是了。」

  他這話輕飄飄的說出了口,可落在鄭燁的耳朵里,卻是驚濤駭浪的怒意,他立時便罵道:「你在這大放什麼厥詞?說的什麼狗屁不通的話?不要以為自己駐守了幾年西北,就要把我們京城的世家大族都踩在腳底下了。」

  鄭燁方才說完,久不吭聲的太子也笑道:「林大將軍說笑,大長公主與正國公恩愛非常,為何要突然和離?」

  其餘的世家大族也紛紛幫腔道:「是了,便是林大將軍駐守西北勞累了這些年,為我大雍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不能這般仗勢欺人。」

  林大將軍面色如常,絲毫沒有將這些話聽入耳朵,他只是笑著反問太子道:「我聽大長公主說,她與鄭國公的婚事早就名存實亡,早先不想和離也只是為了皇家的顏面,只是鄭國公在外蓄養外室,在那個和弟妻搞在一塊兒,她已是忍無可忍。」

  林大將軍本就生的人高馬大,如今那張黝黑且俊朗的面上雖是帶著幾分笑意,可黑亮眸子的眼底儘是冷冽之意。

  作者有話說:

  看看能不能再寫3000字

  第58章 一更

  這話一出, 滿座譁然。

  鄭燁的臉色更是從慘白脹紅成了豬肝色,他在林大將軍說出這些荒唐話之後,才相信了大長公主的確存活一事, 否則這個林志如何知曉自己家裡的陰私事?

  既是如此,莫非晴兒當真要與自己和離?若是大長公主還活著, 鄭宣必定也無恙,難道他不會苦勸他母親一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