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婆母這一生經歷了這樣多的坎坷,惟願她能遇上個真心待她的知心人,她和鄭宣才能放下心來。

  晚膳用罷,林大將軍雖傷勢並未痊癒,卻也抱著雀兒與他說起了戰場上的事兒,引得雀兒欣喜的不得了。

  蘇和靜也懶怠管她,只與大長公主說道:「婷姐兒昨日用描花樣子的筆畫了只鴨子,我瞧著活靈活現的很兒,改日不若去請個女先生來教她。」

  大長公主也喜愛極了自己乖巧可愛的孫女,聞言便嘆道:「婷姐兒有這般天分也是好事,只是西北這兒如何會有擅長丹青的女先生?」

  蘇和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聞言便不住地拿眼神去望著大長公主,只殷切道:「若說丹青,還有誰比母親您更厲害?」

  大長公主這才笑罵道:「原來說了一筐子話,就是要我來做女先生的意思。」

  蘇和靜也笑,道:「這是鄭宣的意思,若是母親覺著勞累,便也罷了。」

  大長公主也正覺每日裡無事可做,乏味的很兒,當下便道:「沒什麼事兒,我來教婷姐兒就是了。」

  說笑一陣後,雀兒便累了,蘇和靜忙讓奶娘將他抱回屋裡安寢。

  林大將軍便趁著這個機會說道:「我想著,下個月我們能回一趟京城才是。」

  作者有話說:

  收尾階段更的少一點還請見諒。

  下一章回京。

  第57章 回京

  眾人聽了林大將軍這話後, 俱是一愣,大長公主率先問道:「將軍為何這樣說?」

  林大將軍面色冷凝地望向鄭宣,開口道:「上一回我們大挫韃靼, 按例讓你去關外的遊牧小族查一查有無燒殺掠奪,結果竟有一隻韃靼小隊沖了出來, 險些讓你命喪當場。」

  想到當時的兇險境遇,鄭宣此時仍是心有餘悸,他嘆道:「那些韃靼們個個驍勇善戰, 若不是將軍您及時趕來救下我,只怕我已死在那兒了。」

  這般兇險的境遇, 讓大長公主與蘇和靜都通體膽寒了起來,若不是林大將軍驍勇善戰,以一敵十, 鄭宣只怕是沒有命再陪她們用膳說話了。

  思及此,蘇和靜便滿臉真摯地與林大將軍道謝道:「多謝大將軍救命之恩。」

  話畢,林志黝黑的臉上浮現了幾分侷促, 他道:「都是一家人, 不必說這些見外的話。」

  大長公主聽了這話也是抿唇一笑,旋即問道:「可這事與回京有什麼干係?」

  林大將軍臉上的笑意斂下, 冷聲說道:「我懷疑軍營里有內鬼,這一回進京述職, 我便趁著機會把這些人都換了。」

  大長公主與鄭宣俱沉默了起來,他們心裡也明白,這內鬼必是衝著他們母子來的,莫非是太子發現了他們的存在?

  大長公主不敢深想, 只道:「一定要回京嗎?」

  林大將軍知曉大長公主曾經與鄭國公有過一段婚姻, 也知曉大長公主避來西北定是別有隱情, 他從沒有過問過這些事。

  只是這一回去京城,他定是要帶上大長公主一起,別的無甚,他總要去陛下跟前請旨賜婚,讓大長公主名正言順地做自己的妻子才是。

  大長公主隱瞞了林志諸多往事,一時望見他儘是殷切之意的眸子,心裡不免生起了幾分心虛之意。

  「我想著這一回進京,一是要在陛下跟前請旨賜婚,二是要妥善修葺一番京里的大將軍府,西北戰事告一段落,我如今也不必當年身強體壯了,留在京城安生度日興許也不錯。」林大將軍邊說話邊不住地拿眼神去瞥大長公主。

  他戎馬一生,受過再重的傷也不曾喊疼抱過屈,因他無父無母,在這世上了無牽掛,可如今他有了心愛之人,便也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再過那刀尖上舔血的危險日子。

  大長公主聽後自也是明白了林志的意思,他已年近四十,自是不願再在西北站場上以命廝殺。

  沉默半晌後,大長公主便笑著應道:「好,我們跟你回京城去。」

  鄭宣與蘇和靜雖有遲疑,可大長公主既然發了話,她們也沒有駁斥的道理。

  故下個月的初五,林大將軍便帶著大長公主、鄭宣與蘇和靜等人踏上了回京述職之路。

  大長公主時常背著人與蘇和靜密談,話里話外皆是在猶豫要不要將她與皇帝之間的糾葛說與林大將軍聽。

  昔年鄭燁與她這般恩愛不疑,可知曉了皇帝與她之間的髒污事兒,卻也變了一副嘴臉。

  蘇和靜冷眼瞧著林大將軍與她前公公不甚相似,便笑著開解大長公主道:「母親,我前頭也所嫁非人,如今再遇上宣兒,日子比起前頭卻要好上了許多。」

  大長公主知曉自己這兒媳有心開解自己,便笑道:「誰說不是造化弄人呢,也不知你那父親是怎麼想的,只可惜如今他已被陛下處死,便是想問他緣由也問不到了。」

  「害人終害己,若不是他放出那些消息,咱們一家也不必被逼到逃往西北來。」蘇和靜仍是不忿地說道,不忿過後她又笑道:「不過這也是件好事,若不是避來了西北,母親何以能遇上林大將軍?」

  提到林大將軍,饒是大長公主這般端正持重的人也不免紅了兩頰,雖是近四十的年紀,卻仍是嬌俏的似二八年華的少女一般。

  「我已想好了說辭,若是陛下問起來,就說咱們被劫匪帶到了西北去,混亂之中被林大將軍所救。」大長公主如是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