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龐氏對自己這個驕矜的幼女素來沒什麼脾氣,便只得把心內的火氣發泄在了蘇和靜身上,只聽她道:「你嫂嫂日理萬機,還要惦記著暖香閣的事務,如何有空去你院裡渾玩?」

  裴馨恬從前看不上蘇和靜,可卻更瞧不起婢女出身的方姨娘,聞言只是撇了撇嘴。

  蘇和靜淡然一笑,仿若根本沒有聽見龐氏的酸言酸語:「母親說笑了,今日晨起時我便覺得全身乏力,可見是身子有些不適,若是二弟妹不嫌操勞的話,便讓她幫襯著我管些家事吧,我也好松泛些。」

  垂首靜默的小龐氏猛地抬起頭,望著蘇和靜的笑顏久久不能回神。

  她竟這麼輕易地就放權了?

  龐氏也驚訝不已,自她知曉了方氏滑胎一事後,心裡便在盤算著該如何從長媳那裡奪來管家之權,她籌謀了不少手段,卻連一樣都沒使上。

  也並非是她這個婆母不講人情,實是她的母家龐氏如今千瘡百孔,連世家的體面都維持不住了,她的侄子又鬧出了一條人命,起碼得填進去一萬兩銀子才是。

  老太太早已惱了自己,思來想去也只有讓小龐氏管家才能補貼娘家幾分。

  既是蘇和靜識趣,龐氏也懶得刁難她,只按例敲打了幾句:「既是身子不適,便要好生保養些,早日為誠哥兒開枝散葉才是正事。叢兒,你便替你長嫂管些家事吧。」

  小龐氏喜出望外,握著扇柄的手略微有些顫抖:「母親放心,我一定好生幫著長嫂管家。」

  「二弟妹,一會兒我便讓冬吟將大廚房採買的帳本令牌送去你院裡,若是有什麼不會的地方,你便使人來問我。」蘇和靜和善地與小龐氏說道。

  坐於上首的龐氏如今是當真舒心了,精明刻薄的銳眼裡拂過幾分笑意,方姨娘落胎一事也不再提了,只笑著說道:「這些年也是苦了你,早些年進宮時太后賞了我支紅瑪瑙簪子,你便戴著頑吧。」

  今日她這長媳也太知情知趣了些,竟捨得將廚房採買的活計交出來,這可是油水最厚的地方。

  蘇和靜笑著接過了丫鬟遞上來的紅瑪瑙簪子,便笑著謝過了龐氏的賞賜,又與裴馨恬說道:「三妹妹膚白年輕,許是比我更適合些。」

  龐氏愛憐地瞧了一眼自己的幼女,心裡愈發熨帖,她這幼女出身、樣貌、性情皆是無可挑剔,只是在姻緣一事上運道差了些。

  女兒如今的心思她也知曉了些,只是那鄭小王爺和大長公主素來眼高於頂,只怕是瞧不上女兒的年歲。

  思及此,龐氏心裡閃過一陣靈光,她打量著一顰一笑皆端莊大方的蘇和靜,說道:「昨日太后還在宮裡提起了你,只說你賢惠過人,是為人婦楷模。」

  蘇和靜聞言很是驚訝了一陣,但心頭蒙著的霧雲也因這話消散見晴。

  昨日老太太的拉攏、今日裴馨恬異常的熱絡、話里話外提起的鄭宣,原是因為太后的一句讚賞。

  當今極為孝順太后,太后又極為寵愛鄭宣。

  若是能得了太后的青眼,便能名正言順地嫁於鄭宣。

  「太后還嘆了一句,說是鄭小公爺就該配嫂嫂這樣賢惠的女子。」裴馨恬笑著瞧了一眼蘇和靜,平心而論,她這個長嫂生的的確是明艷過人,且她的美並不艷俗,只為她添了幾分莊秀的氣度。

  蘇和靜不明白太后為何會放出這樣一番話來,好在京里內外的人皆不知曉自己與鄭宣青梅竹馬的情分,便是聽了也不會往深處想。

  龐氏便笑著拍了拍裴馨恬的手,說道:「你可要多學學你長嫂的氣度,將來才有個好前程。」

  前程指的便是嫁與鄭小公爺。

  母女二人皆是腦袋一熱,又詢問蘇和靜道:「你可與大長公主相識?」

  蘇和靜搖了搖頭。

  龐氏雖有些失望,卻也並未苛責蘇和靜,只嘆道:「咱們家素來與太子一黨走的近些,與大長公主那一面並無什麼情分,只你父親說如今太子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咱們也要為著將來做打算才是。」

  裴馨恬雖不懂朝堂詭譎,卻知曉大長公主與太子一黨素來不對盤,聞言便笑道:「若是我嫁去了鄭家,豈不是兩全之美。」

  聯姻自是最好的法子。

  小龐氏也走近了裴馨恬幾步,望著她羞紅的臉頰湊趣道:「三妹妹這等容色,連我瞧了都心悅不已,更何況是鄭小公爺?」

  裴馨恬雖瞧不上二嫂平日裡上不得台面的性子,可她這話卻是正中自己的心坎,便道:「借二嫂吉言。」

  龐氏欣喜過後,卻也沒失了理智,她道:「咱們如今雖有了這個謀算,到底未坐實,也不知道大長公主那裡應是不應,為了恬兒的名聲,便不許往外頭傳去。」

  屋裡伺候的丫鬟俱低聲稱是。

  裴馨恬倒是自視過高,只道:「我是侯門嫡女,他是天子外甥,我因國喪耽誤了年歲,他久不娶妻也定是因這耽誤了下來,如此看來,我和他便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小龐氏在一旁險些笑出聲來,死命地掐住了自己的大腿才堪堪忍住,自己這個刁鑽的小姑子整日裡眼高於頂,誰也瞧不上的樣子,說起心悅的男子時竟這般無遮無攔。

  便是市井裡再潑辣的女子也不敢這樣不害臊地說話。

  鄭小公爺如何瞧得上這樣輕浮的女子?

  龐氏雖覺得女兒說話有些直來直往,卻也沒有出聲斥責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