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頁
皇后身邊的宮嬤嬤僥倖逃過一劫,此時被人扶著進來時,一頭長髮被燒毀了大半,渾身衣物都可見大火燎過的痕跡。
她臉上滿是黑灰血跡,聽到天慶帝的話頓時就嚎啕出聲,「奴婢親眼所見是陛下派去的禁軍動手,也親耳聽到他們說陛下有令絕不放過鳳翎宮中任何一人。」
「陛下好狠的心腸,娘娘雖不是你髮妻卻也替你生兒育女,替你操持後宮昧著良心做盡了惡事,可你竟是要置娘娘於死地。」
「娘娘本可以逃出來的,她本可以活下,是你,是你讓人在鳳翎宮膳食里下藥,又讓人釘死了殿中門窗,娘娘才被活活燒死在了鳳翎宮裡!」
宮嬤嬤哭得涕淚橫流,整個人癱坐在地上哭嚎,「奴婢不該出去的,奴婢該陪著娘娘的,都是奴婢的錯……」
哭嚎聲傳遍殿中,所有人都是不敢置信地看著天慶帝。
端王怒聲道:「陛下,你為何這麼做?!」
天慶帝同樣滿臉怒色:「不是朕,朕怎麼會誅殺皇后,你這個刁奴,到底是誰買通了你污衊於朕……」
「污衊?難道不是陛下狡兔死,走狗烹,過河拆橋想要滅我鄭家滿門以絕後患?」
殿前傳來一道不大的聲音,卻震得天慶帝臉色蒼白,
「老臣尚且還好時,陛下有所忌憚不敢動鄭家,老臣如今不行了,鄭家於陛下而言再無用處,陛下怕鄭家如徐立甄反噬於你,更怕當年你謀害永昭公主之事暴露,所以才想要趁著西陵王入京之時斬草除根,待到事後嫁禍西陵王,既能讓你有名目討伐朔州,又不你沾染半點惡名!」
「成安伯?!」
端王猛地回頭,就見到殿前被人抬進來的鄭瑋雍,他身形如同爛泥癱在軟轎上,腦袋卻拼命抬著看著神情猙獰。
鄭宏耀跟在一旁,伸手撐著自家父親。
薛諾看到鄭瑋雍進來時目光微閃,朝著身旁沈卻看去。
沈卻淡聲道:「方才與蕭伯爺進城之時,恰好撞見被人圍困險些被殺的成安伯父子,聽聞他們想要敲登聞鼓告御狀,就順便將人也帶了進來。」
端王深深看了沈卻一眼,這才看向癱在軟轎之上的鄭瑋雍:「成安伯,你要告御狀?」
鄭瑋雍自從中風之後就動彈不得,如今僥倖能夠出聲,可也只有臉上能夠左右移動。
他仰躺著看著高台之上的天慶帝,看著他臉上流露出來的驚恐厲色,再見殿中長身玉立神色冷淡的薛諾。
鄭瑋雍滿目怨憎:「天慶帝都想要殺我鄭家上下滅我滿門,我自然是要告。」
「我要告八年前天慶帝毒殺永昭公主,授命於我與徐立甄合謀構陷永昭公主謀逆,栽贓其通敵叛國血洗公主府,告他暗中指使查抄之人篡改查抄帳目冤害永昭公主縱權貪財驕奢淫逸。」
「當年永昭公主府查抄銀錢不足五萬,他卻以十倍百倍告之天下,永昭公主府從無半點謀逆之物,是他命我與徐立甄將南越顯王府令牌放於永昭公主書房之中,就連那封通敵叛國與南越勾結的書信,也不過是白紙一張……」
天慶帝渾身發抖,想要厲聲打斷鄭瑋雍的話,可張嘴時卻喉間仿佛堵了銳利之物,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逼得他雙腿發軟。
太子緊抿著唇扭頭:「成安伯,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鄭瑋雍看向身旁長子。
鄭宏耀揚聲說道:「天慶帝生性涼薄,我父親怕他鳥盡弓藏,當年留下所有證據,有永昭一案卷宗,亦有當年經手之人所留罪證。」
「這些年鄭家替他做過不少事情,亦留有證據和天慶帝手書,太子和諸位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拿去一觀。」
第427章 真相
鄭宏耀取出厚厚一疊東西,既有信件,亦有泛黃的卷宗,還有當年一些零散口供之物。
太子和端王上前,取過東西查看之後,臉色都是極為難看。
等遞交給沈忠康等一眾老臣看過之後,眾人皆是認出那些信件之中摻雜著的天慶帝的字跡,上面所書之物皆是駭人聽聞,其中最讓人震驚的便是孟德惠死前所留血書,還有徐立甄的那封告罪書。
「八年前孟德惠身為都察院吏官,奉旨隨我一起查抄永昭府,那時候永昭府抄出來的東西其實並不多,除去皇家賞賜不能隨意變賣之物,現銀不足五萬,田地莊子也大多都是先帝和天慶帝賞賜,名冊地契收回之後,永昭府便再無他物。」
「孟德惠將查抄帳目送進宮裡直接被打了回去,天慶帝命我暗示孟德惠要坐實永昭公主罪名,時隔三日孟德惠再送帳目宮中時,那帳目上所有的東西便十倍數十倍的翻漲,天慶帝也將其公之於眾。」
鄭瑋雍靠在軟轎上虛弱說道,「年前戶部出事,孟德惠自知已無活路,又怕將來會被掀出永昭舊事殃及妻女,臨死之前留下這封血書本是想要送往永順侯府,被我半道截獲藏於府中。」
「至於徐立甄,他本就聰慧,榮家出事之後就已然察覺形勢不對,他怕天慶帝會過河拆橋,也怕被貶出京之後會遭人滅口,所以留下這封告罪書就是想要藉此保命,我與徐立甄一樣都是知情之人,知道他若身死鄭家怕也難以倖免於難,所以才答應替他留了這證據,可誰知他還沒離京赴任就出了事……」
鄭瑋雍說到激動之處整個人喘息起來,漲紅了臉時呼吸急促,而鄭宏耀則是連忙扶著他替他順氣。
她臉上滿是黑灰血跡,聽到天慶帝的話頓時就嚎啕出聲,「奴婢親眼所見是陛下派去的禁軍動手,也親耳聽到他們說陛下有令絕不放過鳳翎宮中任何一人。」
「陛下好狠的心腸,娘娘雖不是你髮妻卻也替你生兒育女,替你操持後宮昧著良心做盡了惡事,可你竟是要置娘娘於死地。」
「娘娘本可以逃出來的,她本可以活下,是你,是你讓人在鳳翎宮膳食里下藥,又讓人釘死了殿中門窗,娘娘才被活活燒死在了鳳翎宮裡!」
宮嬤嬤哭得涕淚橫流,整個人癱坐在地上哭嚎,「奴婢不該出去的,奴婢該陪著娘娘的,都是奴婢的錯……」
哭嚎聲傳遍殿中,所有人都是不敢置信地看著天慶帝。
端王怒聲道:「陛下,你為何這麼做?!」
天慶帝同樣滿臉怒色:「不是朕,朕怎麼會誅殺皇后,你這個刁奴,到底是誰買通了你污衊於朕……」
「污衊?難道不是陛下狡兔死,走狗烹,過河拆橋想要滅我鄭家滿門以絕後患?」
殿前傳來一道不大的聲音,卻震得天慶帝臉色蒼白,
「老臣尚且還好時,陛下有所忌憚不敢動鄭家,老臣如今不行了,鄭家於陛下而言再無用處,陛下怕鄭家如徐立甄反噬於你,更怕當年你謀害永昭公主之事暴露,所以才想要趁著西陵王入京之時斬草除根,待到事後嫁禍西陵王,既能讓你有名目討伐朔州,又不你沾染半點惡名!」
「成安伯?!」
端王猛地回頭,就見到殿前被人抬進來的鄭瑋雍,他身形如同爛泥癱在軟轎上,腦袋卻拼命抬著看著神情猙獰。
鄭宏耀跟在一旁,伸手撐著自家父親。
薛諾看到鄭瑋雍進來時目光微閃,朝著身旁沈卻看去。
沈卻淡聲道:「方才與蕭伯爺進城之時,恰好撞見被人圍困險些被殺的成安伯父子,聽聞他們想要敲登聞鼓告御狀,就順便將人也帶了進來。」
端王深深看了沈卻一眼,這才看向癱在軟轎之上的鄭瑋雍:「成安伯,你要告御狀?」
鄭瑋雍自從中風之後就動彈不得,如今僥倖能夠出聲,可也只有臉上能夠左右移動。
他仰躺著看著高台之上的天慶帝,看著他臉上流露出來的驚恐厲色,再見殿中長身玉立神色冷淡的薛諾。
鄭瑋雍滿目怨憎:「天慶帝都想要殺我鄭家上下滅我滿門,我自然是要告。」
「我要告八年前天慶帝毒殺永昭公主,授命於我與徐立甄合謀構陷永昭公主謀逆,栽贓其通敵叛國血洗公主府,告他暗中指使查抄之人篡改查抄帳目冤害永昭公主縱權貪財驕奢淫逸。」
「當年永昭公主府查抄銀錢不足五萬,他卻以十倍百倍告之天下,永昭公主府從無半點謀逆之物,是他命我與徐立甄將南越顯王府令牌放於永昭公主書房之中,就連那封通敵叛國與南越勾結的書信,也不過是白紙一張……」
天慶帝渾身發抖,想要厲聲打斷鄭瑋雍的話,可張嘴時卻喉間仿佛堵了銳利之物,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逼得他雙腿發軟。
太子緊抿著唇扭頭:「成安伯,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鄭瑋雍看向身旁長子。
鄭宏耀揚聲說道:「天慶帝生性涼薄,我父親怕他鳥盡弓藏,當年留下所有證據,有永昭一案卷宗,亦有當年經手之人所留罪證。」
「這些年鄭家替他做過不少事情,亦留有證據和天慶帝手書,太子和諸位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拿去一觀。」
第427章 真相
鄭宏耀取出厚厚一疊東西,既有信件,亦有泛黃的卷宗,還有當年一些零散口供之物。
太子和端王上前,取過東西查看之後,臉色都是極為難看。
等遞交給沈忠康等一眾老臣看過之後,眾人皆是認出那些信件之中摻雜著的天慶帝的字跡,上面所書之物皆是駭人聽聞,其中最讓人震驚的便是孟德惠死前所留血書,還有徐立甄的那封告罪書。
「八年前孟德惠身為都察院吏官,奉旨隨我一起查抄永昭府,那時候永昭府抄出來的東西其實並不多,除去皇家賞賜不能隨意變賣之物,現銀不足五萬,田地莊子也大多都是先帝和天慶帝賞賜,名冊地契收回之後,永昭府便再無他物。」
「孟德惠將查抄帳目送進宮裡直接被打了回去,天慶帝命我暗示孟德惠要坐實永昭公主罪名,時隔三日孟德惠再送帳目宮中時,那帳目上所有的東西便十倍數十倍的翻漲,天慶帝也將其公之於眾。」
鄭瑋雍靠在軟轎上虛弱說道,「年前戶部出事,孟德惠自知已無活路,又怕將來會被掀出永昭舊事殃及妻女,臨死之前留下這封血書本是想要送往永順侯府,被我半道截獲藏於府中。」
「至於徐立甄,他本就聰慧,榮家出事之後就已然察覺形勢不對,他怕天慶帝會過河拆橋,也怕被貶出京之後會遭人滅口,所以留下這封告罪書就是想要藉此保命,我與徐立甄一樣都是知情之人,知道他若身死鄭家怕也難以倖免於難,所以才答應替他留了這證據,可誰知他還沒離京赴任就出了事……」
鄭瑋雍說到激動之處整個人喘息起來,漲紅了臉時呼吸急促,而鄭宏耀則是連忙扶著他替他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