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太子妃秦煙,當真奇女子也。
------
賀嚴明話畢,殿內靜默了片刻,而後陸續有人壓著聲討論,倒是沒了之前那般劍拔弩張。
兵部有個官員開口道:
“如今最麻煩的是南境局勢,平南伯的兵力分了一部分去益州塘關鎮守,恐怕應對南疆的六十萬大軍甚是吃緊。”
此言一出,殿內又是瞬間沉默。
片刻後,文官中有了聲音:
“臣提議,晉王或梁王可前去南地就藩,徵調兵力,同平南伯一同鎮守南境。”
“臣附議。”
“臣附議。”
……
若有細心的人如王靜宜之流,則會發現,提議親王就藩南地,以及贊同此提議的朝臣,同方才彈劾太子妃那批,相差無幾。
王靜宜心中冷意突升,父親和梁王,這是要做什麼!
此時又有人提到:
“但南地,除了揚州以外,土地都較為貧瘠,作為蕃地……”
此時梁王封逸跨步站了出來,向御座行禮道:
“父皇,兒臣自請前去荊州就藩,以協助平南伯防守南境。”
梁王話落,殿內都是一片贊聲。
梁王真是大義啊!
而晉王封羨只是立在原處沒有做聲,朝臣們也都習慣了晉王近期的表現,似乎除了京兆府的事之外,晉王對旁的政事毫無興趣。
------
當日,從宮中頒出三道聖旨。
其中兩道聖旨上言:
“晉王定封地於豫州,梁王定封地於荊州,兩位親王由欽天監擇日完婚,而後即刻就藩。”
而另一道聖旨則頒往了寧王府,讓寧王前往先帝為其定下的封地青州。
此次寧王終於能離京,還得有賴於晉王和梁王就藩一事。
都是親王,沒道理侄子都去蕃地了,王叔還被久困在上京。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日揚州刺史林輝的女兒林妙至上京,原本是已同晉王封羨談妥,為成為晉王側妃做準備。
但林妙“偶然間”遇見了梁王封逸,二人情投意合,竟死活不再嫁給晉王。
最終,林妙被梁王封逸請旨賜為梁王府側妃。
晉王封羨對梁王的橫刀奪愛沒甚反應,林妙,本也不是他所“愛”。
而封逸也應該知道自己同林妙的事,只要封逸自己不在意,又同他封羨何干?
左相對此也沒有表態。
親王除了正妃,遲早都要定側妃。
更何況,揚州刺史麼……
只梁王正妃王靜妍聽到這個消息後很是不豫,她幾次三番要見林妙,都被梁王的人阻攔。
王靜妍心中暗恨:
這林妙,在揚州時,先是勾搭太子殿下不成,之後爬上晉王的床,如今又嫁梁王,真是好大的本事!
------
自太子封湛離京前往朔北後,惠帝重新執政,但在處理政務之餘,惠帝卻一心撲在煉製能強身固體,重返青春的丹藥上。
惠帝不會承認,他是受到了北梁帝蕭潛和沈時英的狠狠刺激。
惠帝白日裡除了在御書房就是在丹房,這才復寵的寧嬪閒暇就多了,她只夜晚才會被惠帝召去。
這日,寧嬪無聊閒逛到御花園時,卻不小心聽了一耳朵牆角。
“那寧嬪幾經聖上冷落,又幾經復寵,當是有大造化之徵兆啊。”
“誒,你說徐婕妤的死,會不會同寧嬪有關?”
“這話可別亂講。”
“這宮裡,也就寧嬪同徐婕妤最不對付,寧嬪一復寵,徐婕妤就死得不明不白,不難讓人多想吧。”
“你這話到此為止,言多必失。給你說個小道消息,不過不知是真是假。”
“什麼消息,快說快說。”
“我聽說啊,太醫院的人在往寧嬪那裡送安胎藥。”
“安胎藥!你是說?”
“萬一那位真懷了龍嗣,死一個徐婕妤又算得了什麼。”
“這宮裡的女人可是好多年都沒有懷過龍胎了,寧嬪若真的懷上了,那真是走了大運。”
“咱要是遇上那位,可得躲遠點,要是冒犯衝撞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是是是……”
兩個聲音逐漸走遠,不多時,停在一叢翠竹後的寧嬪由宮女扶著緩步走出。
寧嬪步子極慢,她面上不辨喜怒,但心中卻是涼意一片。
她的確是再復聖寵,是在華陽長公主沈時英離京和親北梁之後。
聖上讓她每日穿紅裙,若不是她懷了身孕,聖上甚至還要讓她學武。
寧嬪心裡清楚,聖上對她的要求是為了什麼。
呵,自己就是沈時英的替代品。
至於徐婕妤之死,聖上未必不知道是自己動的手,卻放任不管。
寧嬪能掂量她的身份,聖上哪是在容自己放肆,聖上能容的,只是作為沈時英替身的自己。
寧嬪停步,她低頭輕輕撫摸依然平坦的腹部。
聖上告訴她,想要她生下一個女兒。
而寧嬪自己知道,聖上未說完的後半句則是,讓她生下一個像沈時英的女兒。
思及此處,寧嬪唇邊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
賀嚴明話畢,殿內靜默了片刻,而後陸續有人壓著聲討論,倒是沒了之前那般劍拔弩張。
兵部有個官員開口道:
“如今最麻煩的是南境局勢,平南伯的兵力分了一部分去益州塘關鎮守,恐怕應對南疆的六十萬大軍甚是吃緊。”
此言一出,殿內又是瞬間沉默。
片刻後,文官中有了聲音:
“臣提議,晉王或梁王可前去南地就藩,徵調兵力,同平南伯一同鎮守南境。”
“臣附議。”
“臣附議。”
……
若有細心的人如王靜宜之流,則會發現,提議親王就藩南地,以及贊同此提議的朝臣,同方才彈劾太子妃那批,相差無幾。
王靜宜心中冷意突升,父親和梁王,這是要做什麼!
此時又有人提到:
“但南地,除了揚州以外,土地都較為貧瘠,作為蕃地……”
此時梁王封逸跨步站了出來,向御座行禮道:
“父皇,兒臣自請前去荊州就藩,以協助平南伯防守南境。”
梁王話落,殿內都是一片贊聲。
梁王真是大義啊!
而晉王封羨只是立在原處沒有做聲,朝臣們也都習慣了晉王近期的表現,似乎除了京兆府的事之外,晉王對旁的政事毫無興趣。
------
當日,從宮中頒出三道聖旨。
其中兩道聖旨上言:
“晉王定封地於豫州,梁王定封地於荊州,兩位親王由欽天監擇日完婚,而後即刻就藩。”
而另一道聖旨則頒往了寧王府,讓寧王前往先帝為其定下的封地青州。
此次寧王終於能離京,還得有賴於晉王和梁王就藩一事。
都是親王,沒道理侄子都去蕃地了,王叔還被久困在上京。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日揚州刺史林輝的女兒林妙至上京,原本是已同晉王封羨談妥,為成為晉王側妃做準備。
但林妙“偶然間”遇見了梁王封逸,二人情投意合,竟死活不再嫁給晉王。
最終,林妙被梁王封逸請旨賜為梁王府側妃。
晉王封羨對梁王的橫刀奪愛沒甚反應,林妙,本也不是他所“愛”。
而封逸也應該知道自己同林妙的事,只要封逸自己不在意,又同他封羨何干?
左相對此也沒有表態。
親王除了正妃,遲早都要定側妃。
更何況,揚州刺史麼……
只梁王正妃王靜妍聽到這個消息後很是不豫,她幾次三番要見林妙,都被梁王的人阻攔。
王靜妍心中暗恨:
這林妙,在揚州時,先是勾搭太子殿下不成,之後爬上晉王的床,如今又嫁梁王,真是好大的本事!
------
自太子封湛離京前往朔北後,惠帝重新執政,但在處理政務之餘,惠帝卻一心撲在煉製能強身固體,重返青春的丹藥上。
惠帝不會承認,他是受到了北梁帝蕭潛和沈時英的狠狠刺激。
惠帝白日裡除了在御書房就是在丹房,這才復寵的寧嬪閒暇就多了,她只夜晚才會被惠帝召去。
這日,寧嬪無聊閒逛到御花園時,卻不小心聽了一耳朵牆角。
“那寧嬪幾經聖上冷落,又幾經復寵,當是有大造化之徵兆啊。”
“誒,你說徐婕妤的死,會不會同寧嬪有關?”
“這話可別亂講。”
“這宮裡,也就寧嬪同徐婕妤最不對付,寧嬪一復寵,徐婕妤就死得不明不白,不難讓人多想吧。”
“你這話到此為止,言多必失。給你說個小道消息,不過不知是真是假。”
“什麼消息,快說快說。”
“我聽說啊,太醫院的人在往寧嬪那裡送安胎藥。”
“安胎藥!你是說?”
“萬一那位真懷了龍嗣,死一個徐婕妤又算得了什麼。”
“這宮裡的女人可是好多年都沒有懷過龍胎了,寧嬪若真的懷上了,那真是走了大運。”
“咱要是遇上那位,可得躲遠點,要是冒犯衝撞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是是是……”
兩個聲音逐漸走遠,不多時,停在一叢翠竹後的寧嬪由宮女扶著緩步走出。
寧嬪步子極慢,她面上不辨喜怒,但心中卻是涼意一片。
她的確是再復聖寵,是在華陽長公主沈時英離京和親北梁之後。
聖上讓她每日穿紅裙,若不是她懷了身孕,聖上甚至還要讓她學武。
寧嬪心裡清楚,聖上對她的要求是為了什麼。
呵,自己就是沈時英的替代品。
至於徐婕妤之死,聖上未必不知道是自己動的手,卻放任不管。
寧嬪能掂量她的身份,聖上哪是在容自己放肆,聖上能容的,只是作為沈時英替身的自己。
寧嬪停步,她低頭輕輕撫摸依然平坦的腹部。
聖上告訴她,想要她生下一個女兒。
而寧嬪自己知道,聖上未說完的後半句則是,讓她生下一個像沈時英的女兒。
思及此處,寧嬪唇邊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