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頁
上官宴復轉頭看她,“競庭歌豈是說履約就履約之人?我亦非良善,此時答應,過個一年半載突然追討,又當如何?”他輕輕嘆,反手自腰間抽出摺扇,慢慢搖,
“咱們幾個,多年斡旋,談判往復,夠了,乏了;終於山頂相會,便不要糾纏了罷。”
寒凍夜裡搖扇子,也就上官宴做起來渾然天成。競庭歌瞧著他意興闌珊的臉,忽覺話是這麼說,可他似乎並不想動手,且有拖延之意。
風從南邊來。
轟隆隆地,聲大如驚雷。
阮雪音下意識回頭,浩瀚的林海如黑色的爪牙在眼前無盡延展,更南處,不可辨。
一月,嚴冬,風怎會從南邊來呢?
此念襲心腦,她狠狠打了個寒戰。
“冷?”阮仲問,準備卸自己的斗篷給她披上。
“五哥聽見了麼?”阮雪音直直看東南方,仿佛持續鎖定視線便能穿透暗夜遮擋。
阮仲凝神片刻,遲疑道:“風?”
是扶峰城的兵馬。阮雪音不願這麼想,卻不得不結論。這才是上官宴主動邀戰的真正原因:讓顧星朗和慕容峋相信他心中不安、故先發制人,也就更相信扶峰城的援軍明日才會到。
便如顧星朗動了將計就計乾脆一網打盡的心思,上官宴也是一樣吧。且比顧星朗更早,在發現石堡空空的瞬間。
大軍南來,此刻的石堡外寥寥祁國精銳,皆如瓮中鱉;整個寒地所有與上官宴對立的人馬,在即將到來的巨浪面前,只是螻蟻。
“紀齊。”
阮雪音喚得很輕,卻足教毗鄰的紀齊聽見。他亦回頭,盯進黑暗的虛空,遠方聲響已不似風,而渾似滾雷了。
“陛下既默許末將帶殿下過來,便是要末將護殿下於始終。殿下放心,陛下料事如神,必然隨機應變。”
阮雪音一怔,方反應早先紀齊妥協,並不完全因利刃抵後腰、競庭歌請求和自己說服——更因他堅信一旦出石堡,顧星朗會立時知曉,若想攔,絕對攔得下。
沒攔,自然就是默許了。
她當然相信他料事如神、局局有後手。但智謀在絕對的實力懸殊之下是無用的,這也是千百年來戰爭難息的緣由。
怎樣的後手,能抵擋千軍萬馬呢?她想起前幾日馬車裡,他說有準備;想起淳風還在西北邊境、入蔚密道的起始處,駐守至今。
夜空在下一刻炸開微光。
煙火三束,純白閃爍,與景弘八年天長節造辦司精心籌備的那些很像。
“是集結號令。”紀齊道,“陛下要拔營。”
數十里外,石堡內已收拾妥當。兩個孩子被裹得如粽子,犟得似釘子。
“等娘親舅舅姨母姨父回來再走!”朝朝道。
阿岩不吭聲,神情卻比朝朝更堅定,抱著枕頭瞪顧星朗,如臨大敵。
“他們一時回不來,世叔也急著走!就你們兩個留在這裡,不怕麼?”
“娘親會回來找我們的!把門鎖好,等著就是!”
“他們若以為我必定將你們帶走了,不回來呢?”
朝朝有些傻眼,畢竟才五歲,答不上來又決定不出,撇嘴欲哭。
“那我還能見到爹爹麼?”一直沉默的阿岩忽問。
“自然。”顧星朗答,怪道她竟問爹爹不問娘親,“剛說過了,他們辦完事便來與世叔會合。”
“我是說上官爹爹。”
阿岩的音色一向細軟,不若朝朝清亮,這句更聲小如蚊鳴,卻震動了顧星朗的耳與心。
白日見面,這孩子點頭又搖頭,所有人都以為她是對上官宴的臉似曾相識,卻淡了記憶。
原來沒有。她只是不說。
而不說,究竟是出於孩子的羞赧還是保全局面,顧星朗無暇細想,只蹲到阿岩面前,極溫柔地:“你想見他麼?”
阿岩也撇了撇嘴,是欲哭而強忍,點點頭:“我想告訴他我記得他。”
大約因女兒在咫尺卻不能相認,顧星朗幾乎要為這話落淚,“會的。過幾日你見到他,就告訴他。現在先跟世叔走,好不好?”
阿岩認真想了想,去拉朝朝的手,“走吧。”
同一時刻矮坡之上,競庭歌專注談話,沒有聽見如雷的風聲,卻感覺到了忽起的煙火。
她面對著上官宴,煙火升起在背後的天幕,幾不可聞的噼啪聲如星月碎裂。
上官宴抬頭時她亦回頭,發現對岸的慕容峋也望向了南方遠天。
第九百六十四章 今宵別夢寒(下)
遠天似被那煙火扎破了清明,凸得近圓的月亮周圍竟繞起雲絮。
十五剛過,所以近圓。近圓而終不圓,就像遺憾錯失的完滿。
阮雪音順著顧星朗所謂的“準備”往下想,思路愈遠,已經抵達兌下乾上的另一層含義。
而要不要出現、對上官宴點破這層含義,再次成為難題。
立場與情誼,手心和手背,她半生應對這樣的困窘,竟仍無法做到遊刃有餘。
長湖之上卻有人等不及了。
慕容峋自南岸飛身,長刀在手,足尖過湖面,驚起白鳥輕鳴。
那鳴叫聲亦似粉鳥,更嬌氣些,似在埋怨。
“說好的一戰定乾坤!上官兄不會怕了吧!”
“咱們幾個,多年斡旋,談判往復,夠了,乏了;終於山頂相會,便不要糾纏了罷。”
寒凍夜裡搖扇子,也就上官宴做起來渾然天成。競庭歌瞧著他意興闌珊的臉,忽覺話是這麼說,可他似乎並不想動手,且有拖延之意。
風從南邊來。
轟隆隆地,聲大如驚雷。
阮雪音下意識回頭,浩瀚的林海如黑色的爪牙在眼前無盡延展,更南處,不可辨。
一月,嚴冬,風怎會從南邊來呢?
此念襲心腦,她狠狠打了個寒戰。
“冷?”阮仲問,準備卸自己的斗篷給她披上。
“五哥聽見了麼?”阮雪音直直看東南方,仿佛持續鎖定視線便能穿透暗夜遮擋。
阮仲凝神片刻,遲疑道:“風?”
是扶峰城的兵馬。阮雪音不願這麼想,卻不得不結論。這才是上官宴主動邀戰的真正原因:讓顧星朗和慕容峋相信他心中不安、故先發制人,也就更相信扶峰城的援軍明日才會到。
便如顧星朗動了將計就計乾脆一網打盡的心思,上官宴也是一樣吧。且比顧星朗更早,在發現石堡空空的瞬間。
大軍南來,此刻的石堡外寥寥祁國精銳,皆如瓮中鱉;整個寒地所有與上官宴對立的人馬,在即將到來的巨浪面前,只是螻蟻。
“紀齊。”
阮雪音喚得很輕,卻足教毗鄰的紀齊聽見。他亦回頭,盯進黑暗的虛空,遠方聲響已不似風,而渾似滾雷了。
“陛下既默許末將帶殿下過來,便是要末將護殿下於始終。殿下放心,陛下料事如神,必然隨機應變。”
阮雪音一怔,方反應早先紀齊妥協,並不完全因利刃抵後腰、競庭歌請求和自己說服——更因他堅信一旦出石堡,顧星朗會立時知曉,若想攔,絕對攔得下。
沒攔,自然就是默許了。
她當然相信他料事如神、局局有後手。但智謀在絕對的實力懸殊之下是無用的,這也是千百年來戰爭難息的緣由。
怎樣的後手,能抵擋千軍萬馬呢?她想起前幾日馬車裡,他說有準備;想起淳風還在西北邊境、入蔚密道的起始處,駐守至今。
夜空在下一刻炸開微光。
煙火三束,純白閃爍,與景弘八年天長節造辦司精心籌備的那些很像。
“是集結號令。”紀齊道,“陛下要拔營。”
數十里外,石堡內已收拾妥當。兩個孩子被裹得如粽子,犟得似釘子。
“等娘親舅舅姨母姨父回來再走!”朝朝道。
阿岩不吭聲,神情卻比朝朝更堅定,抱著枕頭瞪顧星朗,如臨大敵。
“他們一時回不來,世叔也急著走!就你們兩個留在這裡,不怕麼?”
“娘親會回來找我們的!把門鎖好,等著就是!”
“他們若以為我必定將你們帶走了,不回來呢?”
朝朝有些傻眼,畢竟才五歲,答不上來又決定不出,撇嘴欲哭。
“那我還能見到爹爹麼?”一直沉默的阿岩忽問。
“自然。”顧星朗答,怪道她竟問爹爹不問娘親,“剛說過了,他們辦完事便來與世叔會合。”
“我是說上官爹爹。”
阿岩的音色一向細軟,不若朝朝清亮,這句更聲小如蚊鳴,卻震動了顧星朗的耳與心。
白日見面,這孩子點頭又搖頭,所有人都以為她是對上官宴的臉似曾相識,卻淡了記憶。
原來沒有。她只是不說。
而不說,究竟是出於孩子的羞赧還是保全局面,顧星朗無暇細想,只蹲到阿岩面前,極溫柔地:“你想見他麼?”
阿岩也撇了撇嘴,是欲哭而強忍,點點頭:“我想告訴他我記得他。”
大約因女兒在咫尺卻不能相認,顧星朗幾乎要為這話落淚,“會的。過幾日你見到他,就告訴他。現在先跟世叔走,好不好?”
阿岩認真想了想,去拉朝朝的手,“走吧。”
同一時刻矮坡之上,競庭歌專注談話,沒有聽見如雷的風聲,卻感覺到了忽起的煙火。
她面對著上官宴,煙火升起在背後的天幕,幾不可聞的噼啪聲如星月碎裂。
上官宴抬頭時她亦回頭,發現對岸的慕容峋也望向了南方遠天。
第九百六十四章 今宵別夢寒(下)
遠天似被那煙火扎破了清明,凸得近圓的月亮周圍竟繞起雲絮。
十五剛過,所以近圓。近圓而終不圓,就像遺憾錯失的完滿。
阮雪音順著顧星朗所謂的“準備”往下想,思路愈遠,已經抵達兌下乾上的另一層含義。
而要不要出現、對上官宴點破這層含義,再次成為難題。
立場與情誼,手心和手背,她半生應對這樣的困窘,竟仍無法做到遊刃有餘。
長湖之上卻有人等不及了。
慕容峋自南岸飛身,長刀在手,足尖過湖面,驚起白鳥輕鳴。
那鳴叫聲亦似粉鳥,更嬌氣些,似在埋怨。
“說好的一戰定乾坤!上官兄不會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