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綿綿這時候已經聽懂丈夫的話。杜綿綿收住淚,她抬頭,她的眼眸中還有淚。她卻是收住哭意。杜綿綿說道:“好,太好了。”

  “灃兒如此方得安寧。”杜綿綿的眼中,仇恨在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疲憊。是心神上的一種無力感。

  永慶帝的削藩,司徒家不過是大浪下的一點兒不起眼的一滴水。這一滴水的結局如何?

  原來不知道。

  可現在知道了。好歹司徒家熬過來,熬到了見證勝利的一天。

  永慶五年。亦是弘武元年。

  這一年,弘武帝登基稱帝後,他正式的改自己的年號。這一年,寧王妃李氏成為中宮皇后娘娘。

  同樣是這一年,弘武帝冊封寧王世子司馬睦為東宮儲君。妻憑夫貴,原寧王世子妃司徒氏被正式冊封為太子妃。

  本著賞罰之權,握於君王之手。

  弘武帝登基後做的三件事情,一是處罰拒絕向弘武投降的諸臣,清算永慶帝的舊黨,打擊永慶帝的所有餘孽。成王敗寇,在這等刻最是應該。

  二便是賞功。功臣當賞。

  弘武帝不光是賞軍□□臣。將軍、校尉有爵位。哪怕是一個兵卒子,只要是寧藩起兵之時的老卒,在這等時候人人都是混成官老爺。正緊的得著繡衣衛的官職。這等官職就要緊,這是世襲罔替的官身。可與同休。

  這一回發下去的厚賞,弘武沒一點吝嗇。哪怕是當初給寧藩送過錢糧之輩的民夫,依然得到朝廷的錢財布帛的厚賞。可謂是一時間,弘武帝在大賞諸人。

  當然,先賞的,總是下面的諸兵卒與民夫。

  而上頭的評功,定等,那正式的公、侯、伯等超品爵位,自然要賞在後頭。

  越是在後頭的人,越是心頭一把火熱心。

  這一回的賞。司徒佑泓、司徒佑浦二人,俱是得到繡衣衛正四品的官身。同樣是世襲罔替的官身,可以傳兒傳孫,與國同休。

  司徒佑泓、司徒佑浦心頭都清楚。他們入寧藩,其時非是老卒。也不是什麼軍中大才。他們只是搭著大哥的線,借著大姐夫的光入的寧藩。當然,也是在戰場上拿命去搏了富貴。

  司徒家。

  杜綿綿在得知次子、三子的正式恩賞後,她心頭是非常高興的。兩個兒子得官身,等著兩個兒子正式成婚後,孫兒們將來也有得一個鐵飯碗可以繼承。還妥妥的。

  對於丈夫會得什麼樣的恩賞。杜綿綿不擔憂。她的目光是盯著大孫兒,她在想的便是大孫兒這一頭會得著皇家何樣的恩典。這畢竟是皇帝唯一的親外孫。

  皇城,泰和宮。

  弘武帝與李皇后在說話。他們在別人眼中是帝後,可在這對夫妻的眼中更是夫妻,是相伴一身的枕邊人。

  “諸將的評功已經呈上來。我在猶豫。”弘武帝當著妻子的面,他說出心頭的顧慮。他說道:“將士們的血不能白流,將士們的功勞朕得記著。”

  “可我亦是一位父親。還記得文娘小時候,她剛出生時,她是咱們的頭一個孩子。”弘武帝的眼中猶記過往。他在外人眼中已經開始失去人味兒,已經被神化。畢竟打從開天霹地算起,打從有皇帝的那一天算起。

  寧王是這煌煌青史上唯一一個正式從藩王大敗朝廷,最後登基稱帝的唯一一人。

  寧王心中何嘗不是擔子重的很。可他已經不此是寧王,他還是弘武皇帝。他能鎮壓天下的便是他的赫赫武功。

  “我打算合併女婿與其父的功勞。賞司徒家一個世襲罔替的名爵。咱們的外孫便是名爵的繼承人。”弘武帝最後還是心軟了。

  女兒已經沒了,女婿有救駕之功。若是憑著女婿的功勞賞到外孫頭上當然可以。可弘武也要考慮輿論。哪怕弘武帝的名聲,他自己都知道一定不怎麼好。越是這般的情況下,弘武越不想讓人挑刺。

  “子雖不在,父受其功。皇上英明。”李皇后自然是贊同弘武帝的話。

  “外孫年歲尚小,他需要長輩的護持。得繼承人的權利亦可。我相信有咱們這些長輩護著,咱們的外孫將來一定是一位芝蘭玉樹的郎君。是一位能擔當名爵之器的重臣。”李皇后對於外孫自然有一番期許。

  弘武帝聽著妻子的話,他點點頭。

  弘武元年,秋末。

  杜綿綿在司徒宅等來天使。他是陪著閒賦於家中的丈夫一起等的天使。如今的司徒弘光已經沒做官。

  司徒弘光得給兒子們讓位。滿門父子,俱為重臣。這等重臣還是外戚,此非司徒家的福份。於是司徒弘光是挺有眼色的辭官在家,他準備好好的養孫兒。享一享天倫之樂。

  司徒弘光是職官了。當然,司徒佑泓、司徒佑浦在軍中那是上進心積極的很。

  天使來,自然是來降聖旨。

  司徒家的人俱是在前院聽旨。擺上香案,一一拜服的聽著天使念著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使在念著聖旨。杜綿綿只是聽著的一人。她聽得仔細。一直到天使念完最後一道旨意。

  爾後,天使又是拿出第二道旨意,第三道旨意。連下三道聖旨。還有皇家的恩賞,對司徒家而言此是隆恩浩蕩。

  從弘武帝的聖旨中,已經詳細的講著三樣事情。

  因司徒佑淇的救駕之功,合併司徒弘光的從龍之功。合併之後,司徒弘光賞封為淮國公。當然,杜綿綿心頭更清楚,丈夫能得這一份功勞,不止是丈夫和大兒的功勞。更有大兒媳司馬文娘的餘蔭以及大孫兒司徒宣的原由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