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過得好,母妃放心。你父王那兒也能放心。”寧王妃可知道為著這一樁婚事,夫君也是擔憂過的。倒底是養兒育女,哪怕孩子成家後,做爹娘的一樣操心。

  如今見著女兒過得好,寧王妃先是鬆一口氣。

  乾元三十七年,夏。

  杜綿綿和丈夫司徒弘光剛回京都。就遇上一個晴天大霹靂。皇宮是鐘聲長鳴。

  “這……”杜綿綿是官家女眷,聽著這長鳴的鐘聲,她哪有什麼不懂的。畢竟住在這內城的官宦人家,沒一個是傻子。

  “皇上駕崩了。”杜綿綿呢喃一聲後。她是趕緊的吩咐話,讓全家上上下下換衣裳。得服素裳。便是宅子裡裝點一切,也得一一收拾妥當。不能見著鮮艷之色。全得素淨裝飾。

  京都皇城,泰和宮。

  乾元帝駕崩。這等大事舉朝上下皆知。帝王的身後事,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京都內城,城門封閉。

  乾元帝在人生的最後幾年,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清理武勛。只要對皇太孫有威脅的,那都是像雜草一樣的被乾元帝清理乾淨。

  如今的京都,大大小小的權利都在皇太孫一系的東宮人馬手上。所以皇太孫在乾元帝駕崩後,登基為新君,沒有一點的懸念。

  泰和宮內,皇太孫司馬瞻還是跪在皇祖父的龍榻之前。

  乾元帝的最後彌留之際,司馬瞻聽的清楚,在皇祖父的嘴裡念叨著許多人。有皇祖母,有父王,有秦王叔父,有晉王叔父,同樣有寧王叔父。

  最後乾元帝交代的事情,只是讓各地藩王不必進京都奔喪。他的身後事從簡。

  可這些聖旨里,同樣有血腥的一面。那便是乾元帝下的聖旨里,還有殉葬后妃的旨意。

  開國帝王的威儀,為皇太孫掃平諸後患的舉動。諸藩王不進京都,由著皇太孫平平安安的登上大寶。

  那麼,在此等情況下,皇太孫司馬瞻當然是聽從皇祖父的旨意。諸後宮的嬪妃娘娘們皆要殉葬,陪著死去的皇帝一起去地下。

  京都。一片肅穆。

  國喪期間,禁喜樂,禁酒宴。滿京都的百姓都得為皇帝的死而哀悼。

  司徒家。杜綿綿知道乾元帝駕崩的消息,她更知道的便是皇帝遺命,諸后妃殉葬帝王。

  “最是無情帝王家。”杜綿綿拿著小剪子,她是剪下一枝白荷花。她是如此無聲的念叨一句。對於帝王家的狠,如何猜測都不會錯。

  杜綿綿的目光是望向皇宮的方向。那些嬪妃在皇帝活著時,享受榮華富貴。如今皇帝死了,她們殉葬。想必這些女子在進宮前,就已經有那一種死亡的覺悟。

  皇家內廷,本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可那些宮女里提拔起來的殉葬秀女呢?

  那些才是無辜人。明明沒有被皇帝臨幸,一個一個還是活生生的小姑娘,卻也是在皇家的一道旨意,也是得殉葬。當然,這些秀女的家人不會吵,更不會鬧。皇家給出好處。這些秀女的娘家人會得到一個從七品的官位。

  秀女有爹娘的,朝廷恩養。無爹娘的,兄弟受官位。這些被殉葬的秀女娘家人,只會叩謝天恩。

  可杜綿綿在知道這些事情後,她卻是覺得骨頭裡發冷。

  杜綿綿想到便是這一個時代啊,哪怕在許多文人的口中,也道皇帝暴君。可更多的人還是覺得皇帝是明君。至少天下太平,至少百姓瞧著皇帝殺貪官污吏殺的多。殺出一片青天來。

  至於那些弱女子的一些事情。那只是不忍言中的不起眼的一點。畢竟,這是一個買賣奴僕合法的時候。奴隸能合法,階級又森嚴。

  “封建時代里哪有什麼溫情脈脈。翻開史書,一頁一頁全是吃人二字。”杜綿綿最後無聲的呢喃一回。

  若是有的選,最好別穿越。因為這是一個挺壞的時代。人上人也不一定長久。朱家被抄家,被奪爵,都算得好收場。

  那時候還是忠勇侯府真沒多少能耐了。第一代忠勇侯又是拿命拼出來的爵位。至少皇帝沒下死手。

  在乾元帝的晚期,多少武勛人家的下場比著忠勇侯府更慘烈。誅族,女眷落入教坊司成官奴的。

  杜綿綿已經聽太多。如今聽著皇宮裡提拔宮女成秀女,再成殉葬之人。也不過是讓杜綿綿更知道想在這一個時代活得好。那真是步步在刀尖上跳舞。因為不知道哪一把刀,在哪一個瞬間真可能殺了人。

  “唉。”杜綿綿看著手中的白荷花,她是告訴自己不要多管閒事。沒本事的人去多管閒,從來沒好收場。誰讓她只是一介凡人庸人,改變不了這樣一個時代。

  封建時代,土地才是活命的根。

  這樣一個時代里,土地能養活的人有數。有人上人,自然就會有人下人。杜綿綿想到更多的還是她的兒女,她盼著他們平平安安。

  好歹依著杜綿綿的理解,每一個封建皇朝的開國初期,總有所謂的百年盛世太平。想是她與兒女的一輩子,都會活在這等太平盛世里。那麼,也不必奢求更多。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好歹活在一個太平年景里,有一口飯吃。擱司徒家的家境裡,還是有錦衣穿,有享。再奢求更多,就容易出貪念。

  杜綿綿從來寬慰自己的便是知足者常樂。她自己就做一個知足者便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