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說的次數多了,眾人也都反應過來,於是碰見的次數多了受了他的影響,便都念著謝家的好了。

  葉遠閒感覺最近兩個月身上愈發的輕快了,修行之人原本被天道和法則桎梏,修為越高那種被禁錮的感覺就越大。

  這倒不是天道真的禁錮著他們,修為高就意味著一舉一動牽扯的因果越大,需要承擔的後果就愈發的重,所以便有了被禁錮之感。

  但這些天,葉遠閒身上的感覺愈發的輕,都沒有刻苦的修煉,修為也進益了不少。

  葉遠閒知道,這是之前行的善舉,有了回報,天道將這些善行經過清算過後,變成了功德金光回饋到了他的身上。

  按照時間來算,目前回饋給他的功德金光大部分都是來自於那場瘟疫,有一小部分則是朝廷里的那些人對他們的感念。

  如今得來的功德金光雖然不算多,但比他們想像的要豐厚一些,這就已經足夠了。

  秋天的時候,水稻收成了。

  有了之前小麥、土豆、紅薯和包穀做鋪墊,樂康縣的水稻高產已經在眾人的預料之中,但真的看見了豐碩的果實,大家還是會為此高興的整夜睡不著。

  有膽小的人家已經開始討論起來:“老頭子,今年的收成這麼好,我總覺得心裡不安定,就像做夢也是一樣的。生怕哪天夢醒了,糧食柜子里都是空的。”

  “行了行了,趕緊睡。”上了年齡的老人嘀咕著:“好不容易有好日子過了,你這骨頭輕的,就愛瞎想。”

  其實他自己心裡也是跟做夢一樣的,今年的收成這麼好,日子當真是美極了。若是年年都這麼好,那可不就成了神仙過的日子了嗎?

  神仙日子如何他們不知道,但如今的日子那是真的好。

  得益於年前送到京都去的那批種子,今年秋收的時候,全國上下有一半的水稻產量翻了翻。

  尤其是溫度適宜一年至少能種兩茬水稻的南方,第一批好種子分下去後農戶手裡實際並不多,所以春收的那一茬產量高的並不多。

  但秋收這一茬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高產種子,這樣一對比,高產種子的優勢和差距才徹底拉開。

  全國到處都傳來好消息,今年德國庫糧倉是經歷了戰亂的這十多年來第一次超過了之前劃定的倉線,往年都是差半尺一尺甚至二尺才到線的。

  如此豐收全國上下自然高興,連帶著消息靈通的那些世家都將目光放在了偏遠山村的謝家身上,不知那謝家有什麼魔力,能弄出這麼高產的種子來。

  有的世家只是好奇,只打探一番便做了罷。

  但有的世家就心思重了些。

  人心總是不足,也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距離上一次朝堂變動已經過去了多半年,京中的變化如雲,那些因為野心而流淌的鮮血已經被盡數沖洗,有的人便忘了那鮮血是怎麼來的了。

  徐家勢大,徐家家主人老成精,在最開始的時候就站好了隊,讓徐家在這十幾年的動盪里穩穩的站立於一流世家的行列。

  可惜六月暑熱的時候,年老的徐家家主過世,徐家子弟經過內部的分裂鬥爭之後,由之前一個不起眼的庶子繼承了家主之位。

  新官上任總要燒上把火,再加上沒了老家族的威懾,徐家迫切需要拿出一些具有震懾的東西,穩住徐家的地位。

  於是這位新家主將目光放到了謝家身上,徐家打算的很好,想那偏遠山村出來的人能有多大見識,他好吃好喝的伺候上,銀錢權力都支持上,區區一個土包子還不任由他們拿捏嗎?

  只要控制了謝家或者說是得到了他們手裡能讓莊稼高產的辦法,那麼就連當今的陛下也要對他們徐家客氣三分。

  新上任的庶子年歲不大,只有三十出頭。由於身份的原因年幼時從未入過宮,也從未在宮中受過教導、故而並不知道名聲顯赫的君師和謝家那個家主同名同姓生的同一副模樣。

  而其他世家察覺到了這一點,卻並未有人暗自提點。世家本就看重嫡庶之分,如今一個不知從哪兒來的庶子用了下三濫的手段殘害嫡支當上了家主,和他們平起平坐起來,他們哪能舒心。

  再說了,徐家這塊大肉原本就受人垂涎,多少人巴不得從他們身上咬下一塊肉來,如今又如何肯去幫徐家?

  與其靠著提點徐家的那一點小小恩惠,得到不痛不癢的好處,不如一擁而上直接將徐家瓜分、大塊朵頤的好。

  京都群狼環伺,任何一家都可以成為兇殘的狼,也都可以在下一瞬變成盤中那塊香噴噴的肉。

  曾經作為捕食者的徐家,這次變成了案板上的肉。

  金秋十月,徐家派出了一小隊人,直奔北方天順府而去

  第68章

  愛意

  十月的天已經冷了, 太陽落山後天雖然還亮著,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這亮光也就持續一會兒的事兒,要不了一刻半刻的就會徹底暗下來。

  徐家派出的一隊人為了趕時間連著好幾夜宿在外面, 即便歇下來也只吃些硬邦邦冷冰冰的乾糧, 不管是人是馬都有些吃不消。

  今日湊巧,前面有個小驛館, 驛館周圍零星的圍著幾家攤販和小客棧,提供了歇腳吃熱飯的地方,領頭的人想著反正不趕這一時半會兒的, 就帶著手下的弟兄們進了一家不甚起眼的客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