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下工部、戶部、兵部立刻行動起來,分屬於這三個部門的官員徹夜不歸家,捧著分給他們的寶卷如饑似渴的吸收著。

  古人的智慧巧思本就不容小覷,如今和葉遠閒遞出去的知識結合在一起,現代和古代思維的碰撞,給這些專心於鑽研的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

  當下不論是水利還是基礎建設包括武器兵法在內,都有了種種變革。

  只是這些變革並沒有涉及到朝中權力變動、稅收徭役,所以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

  唯有工部那些喜好研究琢磨「不起眼」玩意兒的書呆子們一個個字請下放,跑到全國各處去實踐自己新學到的知識了。

  此時的謝家大院中,迎來了第一次靈力的激盪。

  第67章

  徐家

  歷時近半年的時間, 謝一他們在暗十二的各方面訓練之下,不論是自身的本事還是計謀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暗十二見他們好學,稟告了明清之後還從衛隊那裡找了不少暗隊學不到的東西, 也都通通傳授給了他們。

  再加上謝移風日復一日講座和葉遠閒各種靈藥靈丹的調理淬鍊之下, 這些人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起來,從鍊氣低階, 到鍊氣中階,如今已然到了鍊氣高階能大規模引動靈氣的地步。

  而等他們全部進入鍊氣高階之後,葉遠閒和謝移風將他們分成了兩隊, 六一組輪流出去歷練,歷練的時間由最開始的一個月,每次輪換後逐漸增加, 暫時定的上限是為期兩年。

  修行的人需要歷練,謝一他們也是一樣。而且即便他們簽訂了主僕契約,等離開這裡時葉遠閒可以將他們放入到空間內帶走。

  可這些人都是這方天地生養孕育,若就此貿然離開, 很大程度上會欠下因果,導致日後修行不穩。

  解決的辦法就是讓這些人多多歷練行善, 還了這方天地的養育之恩,若是善事做多了說不定還能得到一絲功德護身, 這樣以後修煉起來會更容易。

  計劃暫定, 最先出去的是謝一帶領的花紅柳綠和其他三個,歷練的地方也不算太遠, 就在之前曾去過的那幾個縣,從樂康縣開始, 到常平縣結束, 加上來回的時間, 剛好一個月能回來。

  至於歷練的內容,那便是由他們自己而定,歷練的規矩和計劃也是一樣,葉遠閒和謝移風都沒有插手的心思。

  經過一年多的整合,謝家的事大多都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剩下的就是按照時節更換莊稼,然後對各種各樣的莊稼果蔬進行雜交和嫁接。

  比起一年能種一季兩季的莊稼來說,果樹的嫁接需要的年份更長,得到的回報也不那麼明顯,畢竟即便再高產快產的果樹,也需要至少三年的時間才能見到果實。

  夏季很快過去,村裡的包穀和土豆紅薯也收穫了,而且是旁人想都不敢想的大豐收。

  包穀他們去年已經種過,心理對產量有了預估,原以為和去年的產量差不多就已經是頂好了,誰知今年今年的產量比去年還要好上三成。

  對於這個結果葉遠閒心裡早有預料,植物之間授粉和雜交之說,若是高產和低產的兩塊地放在一起,那麼彼此之間就會互相躥粉現象,低產的種子受到影響不一定會產的多,但高產的種子受到影響產量一定會降低。

  自然界就是這麼不講理的神奇。

  但若是周圍一片都是高產的種子和花粉,那麼強強聯手之下,即便躥了粉成熟的莊稼產量也會不會下降,說不定反而會更高。

  如今整個游落村種的莊稼都是高產的玉米種子,有的人家雖然沒有買到謝家出產的高產包穀種子,也用上了之前自家留下的好種子。

  那些號種子算起來也是從謝家出來的,即便產量比不上謝家後來賣的那些高產種子,但也比之前官府運過來的種子要好很多。

  所以偶爾有幾家低產的種子混合在一起,拉低了個別家庭的產量,但對於整個村字的收穫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

  至於土豆和紅薯,只看村子裡人臉上的笑容和院子裡晾曬著土豆粉和紅薯粉就能知道,今年的土豆和紅薯到底有多豐收。

  游落村包括天佑國很多人都是喜歡吃粉的,土豆粉紅薯粉什麼的不管怎麼做出來都是美味。但美味好吃,就是浪費材料。

  以如今的條件,至少要六斤的土豆和紅薯才能做一斤的粉,這個過程還包括人力柴火等各種各樣的因素,實際上的花費比這多的多。

  一斤的粉一家三口可能都不夠吃,但六斤的紅薯土豆卻能讓一家三口吃兩頓飽的。

  粉條好吃,但是不實惠。所以游落村的眾人每年只有土豆紅薯豐收的時候才會曬幾斤粉條,留著過年吃。

  而今年,家家戶戶的院子裡的掛繩上,掛著的都是密密麻麻的粉條,像一張張帘子一樣,隨著風微微搖擺著。看那樣子,少說也有二三十斤。

  村長這兩天老是在村子裡轉悠,你哼著剛從縣裡學來的戲曲兒,從東頭轉到村西頭,停一停看一看,然後再慢悠悠的轉回來。

  村里人都高興,紛紛湊上前和村長搭話,話里話外都在說今年的好收成,連帶著,也說是謝家帶來的好運氣。

  村長總是樂呵呵的聽著他們或是炫耀或是感激的話,每回聽到有夸謝家的就接連點頭,然後綴上一句:“是哩是哩,可不是要謝謝他們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