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自有了這緊箍兒,那取經僧愈發有恃無恐,將偏聽偏信之事貫徹到底,幾次因無關緊要之事趕他離開。
無奈!無奈!
頭一回因白骨精假作凡人被他早早打殺,取經僧誤會他幾次殺傷凡人,將他趕回到花果山,往日的仙山聖地,如今卻變作殘垣敗景,教他好不心傷,聞四健將談及事體,知是哪吒暗裡保全了山中大半生靈,更加不願以這副帶罪身見到哪吒,於是在他那師弟因取經僧被妖精抓去來請他時,他順著台階便下去了。
難取信與僧人,即便多受刁難,總因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被念那緊箍咒,可取經僧一顆向佛求經的真心還能安慰到他,教他心甘情願地忍受著這黎明前一刻的晦暗。
只是事情有一便有二,因一夥劫財害命的強盜,取經僧二次趕他。好言求了一回,卻惹得僧人大念那緊箍咒。
孫悟空不想再惹頭疼,便躲在雲間思索對策,偏這時教他瞧見了一副熟面孔,在溪邊變作他的模樣,捧著一碗清水要去和尚面前獻殷勤。
此正是獼猴王聞風而動。
孫悟空的靈巧心思轉動那一瞬,山澗中花鳥蟲魚虎狼百獸俱都靜了,行路的風也止住,正沉思間,忽有一封音書傳至耳中,卻是老祖須菩提的聲音:“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此一言中,他按落雲頭,一點靈光出手,探明了六耳記憶,知他欲行頂替之事來借路證道,但恐他本事不濟,遂不加猶豫地以造作水人一般將自己一抹神念送進去,壓抑住了獼猴王腦中神思。
霎時間,兩隻比照鏡子還相似些的孫悟空出現在溪水邊上。
孫悟空滿意縱起雲光,去至南海面見觀音,在他抵達南海那一刻,山澗的雲霧再一次隨風而動。那溪水旁的‘六耳’猴兒勾起唇角縱上雲頭,在雲間觀望著底下取經僧兩位五大三粗的徒弟,一位尋水不著,乾脆在林中打起瞌睡,另一位欲要化齋卻無覓處,滿臉苦惱之色。
轉眼再望,便見取經僧面色蒼白,口中還低聲罵著:“這八戒,平素總說自己能幹,猴子今次走了,他卻憊懶,好半晌功夫過去,連水也不曾打來一碗。”
值此時節,‘六耳’捧水按落雲頭,彎曲雙膝跪在取經僧腳邊:“師父,沒有了老孫,你就連水也喝不上了。我這裡一杯好涼水,師父吃了解解暑氣消消渴,我再去化齋你吃。”
出家人難打妄語,說出去的話便如覆水難收,且他這番神色語氣雖是恭敬謙卑,言語間卻是多有輕慢,這和尚怎肯輕受了他的?
只見僧人偏過臉背過身,呵斥道:“你莫叫我師父,我也不吃你的水,就算教我當下渴餓而死,也是我的天命,我今不認你了,你快些走,走得慢了,還把那舊話經來念你,教你頭疼欲死!”
話到這般程度,‘六耳’還以伸手不打笑臉人的主張,起身把水捧至僧人面前:“師父,無我保你,你連水都吃不上一口,又怎去得西天?”
“你這破猢猻,我去得去不得西天,取不取得真經,與你有個甚麼干係?你休再纏我!惹惱了我,這番決計是不住口,就勒出你的腦漿來!”
取經僧橫眉怒目,抬手一推,惹得‘六耳’變了臉,發起嗔怒,叫罵道:“我本是鬧天宮的大聖,玉帝也還將我讓上幾分,你這狠心無狀的潑賊禿,竟敢如此輕賤於我!”
隨即把那盛水的缽盂放至一邊,祭出金箍棒,把控著力道在僧人背上輕輕砑了一下,只這一下,就教僧人軟趴趴昏在地上,口不能言。
‘六耳’收起武器後,低頭瞧了瞧,稍稍猶豫了須臾,撿起了缽盂,把水往取經僧的口中灌了些,替他稍解暑氣後,旋即收拾了行李馬匹,檢驗了通關文牒,架筋斗雲自此方離開。
孫悟空早前去了南海,與觀世音好一番哭訴,說來前因後果,又道取經僧背義忘恩,不分青紅,要討一個松箍咒來。
觀世音慧眼如是觀,交代取經僧頃刻就有傷身之難,不久便來尋他,那時還教他同去取經得成正果。
果不出菩薩預料,未過許久,那沙僧果然尋來,見孫悟空在側,掣起降妖杖便要打去,孫悟空將身一轉,輕巧避過,怒得沙僧大罵。
菩薩說:“休要動手,有甚麼事且先同我講來。”
沙僧便把前日裡孫悟空打死強人被唐僧驅趕之事說來,又道:“分別之後,因師父饑渴,教二師兄去尋水,久等不來,又教我去尋二師兄,順便看看能不能化些齋來,孫行者趁我等不在,迴轉來打了師父一棍,搶走包袱。等我們回來救醒師父,細知原委後,去花果山討要包袱無果,反被他將通關文牒念了又念,道說不保唐僧,他自選了有道真僧去取經,算作是他自己的功果。後將他選得僧人請出,是唐僧牽白馬,還跟著八戒、沙僧。我把假沙僧打死,卻是個猴妖變化。他率眾就要拿我,我這才來告之菩薩,怎知他筋斗雲快,卻趕在我頭前一步來菩薩這裡顛倒是非。”
觀世音略作沉吟,搖頭道:“悟淨,你休賴悟空,他在我處已有四日,我從不曾放他回山,他打哪裡有另覓僧眾前去取經之意?”
沙僧急道:“沙悟淨不敢欺瞞,水簾洞裡確實還有一個孫行者,”
菩薩說:“依你此言,我就教悟空隨你去花果山看看,教他假滅真存。”
無奈!無奈!
頭一回因白骨精假作凡人被他早早打殺,取經僧誤會他幾次殺傷凡人,將他趕回到花果山,往日的仙山聖地,如今卻變作殘垣敗景,教他好不心傷,聞四健將談及事體,知是哪吒暗裡保全了山中大半生靈,更加不願以這副帶罪身見到哪吒,於是在他那師弟因取經僧被妖精抓去來請他時,他順著台階便下去了。
難取信與僧人,即便多受刁難,總因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被念那緊箍咒,可取經僧一顆向佛求經的真心還能安慰到他,教他心甘情願地忍受著這黎明前一刻的晦暗。
只是事情有一便有二,因一夥劫財害命的強盜,取經僧二次趕他。好言求了一回,卻惹得僧人大念那緊箍咒。
孫悟空不想再惹頭疼,便躲在雲間思索對策,偏這時教他瞧見了一副熟面孔,在溪邊變作他的模樣,捧著一碗清水要去和尚面前獻殷勤。
此正是獼猴王聞風而動。
孫悟空的靈巧心思轉動那一瞬,山澗中花鳥蟲魚虎狼百獸俱都靜了,行路的風也止住,正沉思間,忽有一封音書傳至耳中,卻是老祖須菩提的聲音:“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此一言中,他按落雲頭,一點靈光出手,探明了六耳記憶,知他欲行頂替之事來借路證道,但恐他本事不濟,遂不加猶豫地以造作水人一般將自己一抹神念送進去,壓抑住了獼猴王腦中神思。
霎時間,兩隻比照鏡子還相似些的孫悟空出現在溪水邊上。
孫悟空滿意縱起雲光,去至南海面見觀音,在他抵達南海那一刻,山澗的雲霧再一次隨風而動。那溪水旁的‘六耳’猴兒勾起唇角縱上雲頭,在雲間觀望著底下取經僧兩位五大三粗的徒弟,一位尋水不著,乾脆在林中打起瞌睡,另一位欲要化齋卻無覓處,滿臉苦惱之色。
轉眼再望,便見取經僧面色蒼白,口中還低聲罵著:“這八戒,平素總說自己能幹,猴子今次走了,他卻憊懶,好半晌功夫過去,連水也不曾打來一碗。”
值此時節,‘六耳’捧水按落雲頭,彎曲雙膝跪在取經僧腳邊:“師父,沒有了老孫,你就連水也喝不上了。我這裡一杯好涼水,師父吃了解解暑氣消消渴,我再去化齋你吃。”
出家人難打妄語,說出去的話便如覆水難收,且他這番神色語氣雖是恭敬謙卑,言語間卻是多有輕慢,這和尚怎肯輕受了他的?
只見僧人偏過臉背過身,呵斥道:“你莫叫我師父,我也不吃你的水,就算教我當下渴餓而死,也是我的天命,我今不認你了,你快些走,走得慢了,還把那舊話經來念你,教你頭疼欲死!”
話到這般程度,‘六耳’還以伸手不打笑臉人的主張,起身把水捧至僧人面前:“師父,無我保你,你連水都吃不上一口,又怎去得西天?”
“你這破猢猻,我去得去不得西天,取不取得真經,與你有個甚麼干係?你休再纏我!惹惱了我,這番決計是不住口,就勒出你的腦漿來!”
取經僧橫眉怒目,抬手一推,惹得‘六耳’變了臉,發起嗔怒,叫罵道:“我本是鬧天宮的大聖,玉帝也還將我讓上幾分,你這狠心無狀的潑賊禿,竟敢如此輕賤於我!”
隨即把那盛水的缽盂放至一邊,祭出金箍棒,把控著力道在僧人背上輕輕砑了一下,只這一下,就教僧人軟趴趴昏在地上,口不能言。
‘六耳’收起武器後,低頭瞧了瞧,稍稍猶豫了須臾,撿起了缽盂,把水往取經僧的口中灌了些,替他稍解暑氣後,旋即收拾了行李馬匹,檢驗了通關文牒,架筋斗雲自此方離開。
孫悟空早前去了南海,與觀世音好一番哭訴,說來前因後果,又道取經僧背義忘恩,不分青紅,要討一個松箍咒來。
觀世音慧眼如是觀,交代取經僧頃刻就有傷身之難,不久便來尋他,那時還教他同去取經得成正果。
果不出菩薩預料,未過許久,那沙僧果然尋來,見孫悟空在側,掣起降妖杖便要打去,孫悟空將身一轉,輕巧避過,怒得沙僧大罵。
菩薩說:“休要動手,有甚麼事且先同我講來。”
沙僧便把前日裡孫悟空打死強人被唐僧驅趕之事說來,又道:“分別之後,因師父饑渴,教二師兄去尋水,久等不來,又教我去尋二師兄,順便看看能不能化些齋來,孫行者趁我等不在,迴轉來打了師父一棍,搶走包袱。等我們回來救醒師父,細知原委後,去花果山討要包袱無果,反被他將通關文牒念了又念,道說不保唐僧,他自選了有道真僧去取經,算作是他自己的功果。後將他選得僧人請出,是唐僧牽白馬,還跟著八戒、沙僧。我把假沙僧打死,卻是個猴妖變化。他率眾就要拿我,我這才來告之菩薩,怎知他筋斗雲快,卻趕在我頭前一步來菩薩這裡顛倒是非。”
觀世音略作沉吟,搖頭道:“悟淨,你休賴悟空,他在我處已有四日,我從不曾放他回山,他打哪裡有另覓僧眾前去取經之意?”
沙僧急道:“沙悟淨不敢欺瞞,水簾洞裡確實還有一個孫行者,”
菩薩說:“依你此言,我就教悟空隨你去花果山看看,教他假滅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