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因為這批人知道,自己的命到底是怎麼從閻王那裡搶過來的。就是因著他們這樣,藥膳治好的人越發多,傳出去越廣,來學的人就更多。
如此年復一年。
要是大家來安鎮瞧,除了發現有遍地醫館和藥膳學堂外,這裡還有個很大的祠堂,上述醫公堂。
裡面供奉的全是早些年在瘟疫中喪生的大夫,每一個都有牌位和名姓。安鎮的人們像供奉佛祖那樣供奉他們,日日上香不落。
至於改變這一切的謝行安和晏桑枝,他們就住在安鎮的一間小屋子裡,時常夫妻倆背著藥箱出去行醫,有時候身邊跟著一大群人,有剛從醫館下學的麥冬,學藥膳累得吐血的麥芽和穆月橘,還有在兢兢業業地做著急病救人的阿春。
他們半年在安鎮,半年回江淮,日子過得安逸,平穩,這就是他們想要的。
特別的後記:
後人給安城的醫道編了本書,藥膳開篇的名字如下:許靜心、晏桑枝、晏麥芽、穆月橘(終身未婚嫁)
方藥開篇的則是:謝行安、晏麥冬
急病救人:阿春先生(終身未婚,且養育十來個孩子)
最後的結尾寫到,醫之大道,在民在心,在仁在德。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13 00:30:20~2022-07-20 23:30:2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樂微 6瓶;xiaoxiao 5瓶;劇惘矣 3瓶;last 2瓶;阿琰驍勇善戰、流沙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4章 如果沒有災難 ◇
◎正文完◎
春日的安城, 滿街都是小販的賣花聲,他們挑著花擔走街串巷,嘴裡吆喝道:“茶花, 桃花,迎春花嘍——”
經過晏家時, 大門從裡面打開, 晏母忙招手,“給我來幾株迎春花。”
小販連忙停下, 那賣花擔上斜插著不少花,各種顏色交雜在一起,花香撲鼻。
這迎春花的色一看就是剛從山裡摘來的,還掛著露呢,有幾日好放的。
晏母這一擔子中挑了不少好的, 攥在手裡, 等她挑揀完拽著這一束花準備回屋時。迎面路過的大娘叫住她,嘴上寒暄,“晏娘子, 買花呢?”
“是齊嬸啊,這不是我家阿梔喜歡花,正好在院子裡面忙時聽見有賣的,買幾株來給她插在屋子裡。”
晏母逢人就是三分笑, 別人跟她說話, 她都好聲好氣地回。
大娘笑呵呵地點頭,對此心知肚明,畢竟對女兒這麼好的人家, 在西巷裡除了晏家是再也挑不出第二個來, 連醫術都是傳給長女的。
如今還給自家女兒找了個雙親不在的郎君定親, 到時成婚後就還是住在晏家。真的是把後路都算得明明白白。
不過大家也就是私底下說說,也沒有說什麼不好的,畢竟晏家為人在巷裡都是出了名的好。
又與齊嬸說了幾句話,晏母半合上門,往院子裡走去,她剛正在給藥田澆水,有不少藥材都冒出頭了,抽出細嫩的穗。
院裡擺了不少竹架,她是個閒不住的人,把之前醃好的臘肉魚乾都拿出來曬在日頭底下,瓦背屋檐上也全是大小不一的竹匾,上面散落著不少藥材。
晏母從屋裡找了個細身花瓶,修剪一番將迎春花插在裡頭,她正覺得滿意時,有兩個小腦袋探過來,臉又圓又白,扎著兩個小揪。
“阿娘,你怎麼買花都不叫我一聲啊?”
麥芽瞪著大眼睛看她,語氣有點埋怨,她太喜歡熱鬧了,哪怕街頭有老太太說話都要湊過去蹲在那裡聽。
“我哪敢帶你去,要是你拉著別人說話不肯走,”晏母笑著用手指划過她的鼻子,“那我得站那裡站許久。好了,別撅著個嘴了,拿兩塊糕點走,順便叫你阿姐起來。”
麥芽接過比她手掌還大的糕點,分了一塊給麥冬,咬了一大口含糊地應下,和麥冬往晏桑枝的屋裡走。
走到門口本來想敲門,一看門沒有關,兩個小孩互相看了一眼,捂嘴笑,躡手躡腳地推開門進去,門發出吱呀的聲響時,他們還停了一會兒。
晏桑枝的屋裡鋪了毯子,從屏風繞過去後就是放下的繡花帘布,後頭一排的花窗,邊上還擺了花架,幾株花有點蔫了。
屋子裡燃起薰香,淡淡的味道,床上的帘布也垂了下來,是秀氣的淡藍色。
麥冬自持是個男子,哪管七歲個頭還不高,死活不願意再進去,只有麥芽悄悄掀了帘子進去。
床上躺著的人膚白,睫毛纖長,此時還正睡著呢,麥芽趴在床邊,用兩根手指捏住晏桑枝的鼻子,邊捏還邊笑。
晏桑枝睜開眼,一把抱住她,聲音還帶著點沒有睡醒的慵懶,“我說是誰呢,原來是你這個小調皮蛋。”
麥芽窩在她懷裡,笑嘻嘻地道:“阿姐才是呢,都這麼晚了還不起來。”
“我起了,你自己和麥冬下去玩。”
晏桑枝放她下去,打了個哈欠,她昨日幫她爹抄醫案抄到大半夜,可不是犯困根本起不來。
穿著繡花鞋下床,穿衣抬手時發現手腕酸疼,連髮髻都挽不好,松鬆散散地披在腦後,隨意擦把臉就走出門找她阿娘去。
她娘正坐在院子裡把豆子給挑出來,見了她這副模樣,真是哭笑不得,“你這頭髮怎麼也不梳,過來,阿娘給你梳一個。”
如此年復一年。
要是大家來安鎮瞧,除了發現有遍地醫館和藥膳學堂外,這裡還有個很大的祠堂,上述醫公堂。
裡面供奉的全是早些年在瘟疫中喪生的大夫,每一個都有牌位和名姓。安鎮的人們像供奉佛祖那樣供奉他們,日日上香不落。
至於改變這一切的謝行安和晏桑枝,他們就住在安鎮的一間小屋子裡,時常夫妻倆背著藥箱出去行醫,有時候身邊跟著一大群人,有剛從醫館下學的麥冬,學藥膳累得吐血的麥芽和穆月橘,還有在兢兢業業地做著急病救人的阿春。
他們半年在安鎮,半年回江淮,日子過得安逸,平穩,這就是他們想要的。
特別的後記:
後人給安城的醫道編了本書,藥膳開篇的名字如下:許靜心、晏桑枝、晏麥芽、穆月橘(終身未婚嫁)
方藥開篇的則是:謝行安、晏麥冬
急病救人:阿春先生(終身未婚,且養育十來個孩子)
最後的結尾寫到,醫之大道,在民在心,在仁在德。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13 00:30:20~2022-07-20 23:30:2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樂微 6瓶;xiaoxiao 5瓶;劇惘矣 3瓶;last 2瓶;阿琰驍勇善戰、流沙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4章 如果沒有災難 ◇
◎正文完◎
春日的安城, 滿街都是小販的賣花聲,他們挑著花擔走街串巷,嘴裡吆喝道:“茶花, 桃花,迎春花嘍——”
經過晏家時, 大門從裡面打開, 晏母忙招手,“給我來幾株迎春花。”
小販連忙停下, 那賣花擔上斜插著不少花,各種顏色交雜在一起,花香撲鼻。
這迎春花的色一看就是剛從山裡摘來的,還掛著露呢,有幾日好放的。
晏母這一擔子中挑了不少好的, 攥在手裡, 等她挑揀完拽著這一束花準備回屋時。迎面路過的大娘叫住她,嘴上寒暄,“晏娘子, 買花呢?”
“是齊嬸啊,這不是我家阿梔喜歡花,正好在院子裡面忙時聽見有賣的,買幾株來給她插在屋子裡。”
晏母逢人就是三分笑, 別人跟她說話, 她都好聲好氣地回。
大娘笑呵呵地點頭,對此心知肚明,畢竟對女兒這麼好的人家, 在西巷裡除了晏家是再也挑不出第二個來, 連醫術都是傳給長女的。
如今還給自家女兒找了個雙親不在的郎君定親, 到時成婚後就還是住在晏家。真的是把後路都算得明明白白。
不過大家也就是私底下說說,也沒有說什麼不好的,畢竟晏家為人在巷裡都是出了名的好。
又與齊嬸說了幾句話,晏母半合上門,往院子裡走去,她剛正在給藥田澆水,有不少藥材都冒出頭了,抽出細嫩的穗。
院裡擺了不少竹架,她是個閒不住的人,把之前醃好的臘肉魚乾都拿出來曬在日頭底下,瓦背屋檐上也全是大小不一的竹匾,上面散落著不少藥材。
晏母從屋裡找了個細身花瓶,修剪一番將迎春花插在裡頭,她正覺得滿意時,有兩個小腦袋探過來,臉又圓又白,扎著兩個小揪。
“阿娘,你怎麼買花都不叫我一聲啊?”
麥芽瞪著大眼睛看她,語氣有點埋怨,她太喜歡熱鬧了,哪怕街頭有老太太說話都要湊過去蹲在那裡聽。
“我哪敢帶你去,要是你拉著別人說話不肯走,”晏母笑著用手指划過她的鼻子,“那我得站那裡站許久。好了,別撅著個嘴了,拿兩塊糕點走,順便叫你阿姐起來。”
麥芽接過比她手掌還大的糕點,分了一塊給麥冬,咬了一大口含糊地應下,和麥冬往晏桑枝的屋裡走。
走到門口本來想敲門,一看門沒有關,兩個小孩互相看了一眼,捂嘴笑,躡手躡腳地推開門進去,門發出吱呀的聲響時,他們還停了一會兒。
晏桑枝的屋裡鋪了毯子,從屏風繞過去後就是放下的繡花帘布,後頭一排的花窗,邊上還擺了花架,幾株花有點蔫了。
屋子裡燃起薰香,淡淡的味道,床上的帘布也垂了下來,是秀氣的淡藍色。
麥冬自持是個男子,哪管七歲個頭還不高,死活不願意再進去,只有麥芽悄悄掀了帘子進去。
床上躺著的人膚白,睫毛纖長,此時還正睡著呢,麥芽趴在床邊,用兩根手指捏住晏桑枝的鼻子,邊捏還邊笑。
晏桑枝睜開眼,一把抱住她,聲音還帶著點沒有睡醒的慵懶,“我說是誰呢,原來是你這個小調皮蛋。”
麥芽窩在她懷裡,笑嘻嘻地道:“阿姐才是呢,都這麼晚了還不起來。”
“我起了,你自己和麥冬下去玩。”
晏桑枝放她下去,打了個哈欠,她昨日幫她爹抄醫案抄到大半夜,可不是犯困根本起不來。
穿著繡花鞋下床,穿衣抬手時發現手腕酸疼,連髮髻都挽不好,松鬆散散地披在腦後,隨意擦把臉就走出門找她阿娘去。
她娘正坐在院子裡把豆子給挑出來,見了她這副模樣,真是哭笑不得,“你這頭髮怎麼也不梳,過來,阿娘給你梳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