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你身子比我好就成,”謝行安捨不得掐她的臉,乾脆用手摸了摸,靠在她肩頭,跟她嘀咕自己有多累。
等車馬到了安置所門前,謝行安才止住嘴,從馬車上跳下來,扶著晏桑枝下車。
“到安置所來做什麼?”她抓住謝行安的手,聲音略大,“難不成又有了什麼—”
“不是,別慌別慌,”謝行安反握她的手,“是件好事。”
晏桑枝想不出是件什麼好事,心裡沒個定數,只能握住他的手,跟在謝行安身後進去。
跨到屋子裡時,她就被烏泱泱的一群人給驚住了,他們全都挎著包袱,手裡提著不少傢伙什。
“你們這是要去哪裡?”
晏桑枝確實很震驚,以至於失聲問出來。
領頭的那個漢子跟她熟,滄桑的臉上帶著笑,他笑著說:“小娘子,我們要回松鎮去了。”
“回哪裡去?”
晏桑枝確實覺得很不可思議,她的眼神都在疑問,回松鎮去?
“對,小娘子你沒有聽錯,我們就是要回到松鎮去了,”漢子眼裡都是對松鎮的嚮往,他說,“是謝郎君跟官府說的,忙前忙後,到今日,官府說送我們回去。只是也要我們知道,那裡已經沒有人住了,光有我們還不夠,官府會把其他地方的流民,以及願意的百姓都遷到那裡去。”
“小娘子,我們等了很久,終於要回家了。”
之前說起任何事情都不哭的漢子,現在說出這句話潸然淚下,他哭後面一大片人也跟著哭,因為他們太懷念故土了。
哪怕他們踏上那一片土地的時候,是倒塌的房屋,是遍地的墳墓,亦或是荒蕪人煙。可他們還是要回去,因為哪怕最掛念的人都不在了,那裡還有他們牽掛的土地。
大家說起鄉土來,眼裡總帶著淚,他們說:“我要回去看看,家裡的那顆樹有沒有淹死。”
“我家的房子用青磚造的,只要它沒有全部塌下來,我都能住在裡面,我死,也要死在裡面。”
“地里的田不能荒在那裡,我要回去種地,我想要很多的穀子,我真的餓怕了。 ”
他們說,“小娘子,謝郎君,多虧你們和其他大夫了,我們身上什麼也沒有,報答不了你們,你們要是來松鎮,我們必然好酒好肉招待。”
“不必掛念我們。”
晏桑枝是滿眼包淚送他們上船的,明明在院子裡有那麼多人,一大片的,可一艘大船就能全部把他們裝下。有床就睡,沒床就躺在船板上,他們都站著揮手,大家的臉上是赤忱的快樂。
就這樣,她看著船隻越來越遠,可是心裡頭好高興好高興,她的高興只有謝行安才能懂。
他攬著她的肩膀,在碼頭看著滔滔不絕的江水,告訴她,“松鎮改名字了,死了太多人,怕大家只要想起這個地方,最先想到就是瘟疫。所以決定要改,改成安鎮。安城的安。”
那是謝行安在這件事情僅有的一點要求,當初從松鎮回來,知州曾問他要什麼獎賞,他說要再想想。
現在他把自己的獎賞用在重建松鎮上,為此他在松鎮和江淮之間來回跑,確保這個地方真的能夠再住人。
當一切都落實後,大家談論改名,那是謝行安提出的最後一點要求,要把松,改成安。
既然安城已經無法再回來,那就把希望都寄託到松鎮上,讓那些苦難都淹沒在曾經的名字里,安鎮表示苦難後的重新開始。
晏桑枝全然明白他的意思,她忍不住落淚,卻又聽謝行安說:“等安鎮一切都置辦好後,到時候我們去那裡住段日子,我在那裡買了間屋子。還有醫書弄好後,我們可以在那裡發出,讓大家都來安鎮買書。那樣安鎮也會漸漸地變得很熱鬧。”
他把所有該想的,都想到了。
晏桑枝將頭靠在他的袖子,低聲地道:“多謝。”
“我們日後既是夫妻,又何來言謝二字。”
謝行安與她十指交叉,他低頭在晏桑枝耳邊道:“阿梔,今日是你來江淮滿一年的日子,以後每年的今日我都會陪著你,把它當做新生,你看,今年的這份禮,就是重新開始。”
“所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也要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晏桑枝很難形容如今自己是什麼感覺,她真的為一個人心動。
她很鄭重地點點頭,望著江面,好像之前壓在她心裡的大山跟著船一起遠走了。
它將在安城尋一個不見人的地方,在那裡紮根,且永遠不會回來。
【後記】
如今的松鎮,不,現下已經改名叫安城了,原本那裡荒涼一片,不過兩年過後,這裡已經變得熱鬧非常。
要安城現如今管印書的說,還要感謝江淮來的菩薩,是他們寫了這麼好的醫書。大夫跟著上面的急病方子學,真救了幾條人命,現如今從安城傳到全國去,各地的大夫都來這裡採買,也有不少的大夫覺得這裡的人樸實,願意留在安城。
還聽聞有專門教做藥膳的地方,一時湧進來的人更多了些。安鎮人學藥膳是很虔誠的,他們要學就要學得最好,日日夜夜地熬著,如果但凡有不靜心的,都會被他們嚴厲苛責。
等車馬到了安置所門前,謝行安才止住嘴,從馬車上跳下來,扶著晏桑枝下車。
“到安置所來做什麼?”她抓住謝行安的手,聲音略大,“難不成又有了什麼—”
“不是,別慌別慌,”謝行安反握她的手,“是件好事。”
晏桑枝想不出是件什麼好事,心裡沒個定數,只能握住他的手,跟在謝行安身後進去。
跨到屋子裡時,她就被烏泱泱的一群人給驚住了,他們全都挎著包袱,手裡提著不少傢伙什。
“你們這是要去哪裡?”
晏桑枝確實很震驚,以至於失聲問出來。
領頭的那個漢子跟她熟,滄桑的臉上帶著笑,他笑著說:“小娘子,我們要回松鎮去了。”
“回哪裡去?”
晏桑枝確實覺得很不可思議,她的眼神都在疑問,回松鎮去?
“對,小娘子你沒有聽錯,我們就是要回到松鎮去了,”漢子眼裡都是對松鎮的嚮往,他說,“是謝郎君跟官府說的,忙前忙後,到今日,官府說送我們回去。只是也要我們知道,那裡已經沒有人住了,光有我們還不夠,官府會把其他地方的流民,以及願意的百姓都遷到那裡去。”
“小娘子,我們等了很久,終於要回家了。”
之前說起任何事情都不哭的漢子,現在說出這句話潸然淚下,他哭後面一大片人也跟著哭,因為他們太懷念故土了。
哪怕他們踏上那一片土地的時候,是倒塌的房屋,是遍地的墳墓,亦或是荒蕪人煙。可他們還是要回去,因為哪怕最掛念的人都不在了,那裡還有他們牽掛的土地。
大家說起鄉土來,眼裡總帶著淚,他們說:“我要回去看看,家裡的那顆樹有沒有淹死。”
“我家的房子用青磚造的,只要它沒有全部塌下來,我都能住在裡面,我死,也要死在裡面。”
“地里的田不能荒在那裡,我要回去種地,我想要很多的穀子,我真的餓怕了。 ”
他們說,“小娘子,謝郎君,多虧你們和其他大夫了,我們身上什麼也沒有,報答不了你們,你們要是來松鎮,我們必然好酒好肉招待。”
“不必掛念我們。”
晏桑枝是滿眼包淚送他們上船的,明明在院子裡有那麼多人,一大片的,可一艘大船就能全部把他們裝下。有床就睡,沒床就躺在船板上,他們都站著揮手,大家的臉上是赤忱的快樂。
就這樣,她看著船隻越來越遠,可是心裡頭好高興好高興,她的高興只有謝行安才能懂。
他攬著她的肩膀,在碼頭看著滔滔不絕的江水,告訴她,“松鎮改名字了,死了太多人,怕大家只要想起這個地方,最先想到就是瘟疫。所以決定要改,改成安鎮。安城的安。”
那是謝行安在這件事情僅有的一點要求,當初從松鎮回來,知州曾問他要什麼獎賞,他說要再想想。
現在他把自己的獎賞用在重建松鎮上,為此他在松鎮和江淮之間來回跑,確保這個地方真的能夠再住人。
當一切都落實後,大家談論改名,那是謝行安提出的最後一點要求,要把松,改成安。
既然安城已經無法再回來,那就把希望都寄託到松鎮上,讓那些苦難都淹沒在曾經的名字里,安鎮表示苦難後的重新開始。
晏桑枝全然明白他的意思,她忍不住落淚,卻又聽謝行安說:“等安鎮一切都置辦好後,到時候我們去那裡住段日子,我在那裡買了間屋子。還有醫書弄好後,我們可以在那裡發出,讓大家都來安鎮買書。那樣安鎮也會漸漸地變得很熱鬧。”
他把所有該想的,都想到了。
晏桑枝將頭靠在他的袖子,低聲地道:“多謝。”
“我們日後既是夫妻,又何來言謝二字。”
謝行安與她十指交叉,他低頭在晏桑枝耳邊道:“阿梔,今日是你來江淮滿一年的日子,以後每年的今日我都會陪著你,把它當做新生,你看,今年的這份禮,就是重新開始。”
“所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也要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晏桑枝很難形容如今自己是什麼感覺,她真的為一個人心動。
她很鄭重地點點頭,望著江面,好像之前壓在她心裡的大山跟著船一起遠走了。
它將在安城尋一個不見人的地方,在那裡紮根,且永遠不會回來。
【後記】
如今的松鎮,不,現下已經改名叫安城了,原本那裡荒涼一片,不過兩年過後,這裡已經變得熱鬧非常。
要安城現如今管印書的說,還要感謝江淮來的菩薩,是他們寫了這麼好的醫書。大夫跟著上面的急病方子學,真救了幾條人命,現如今從安城傳到全國去,各地的大夫都來這裡採買,也有不少的大夫覺得這裡的人樸實,願意留在安城。
還聽聞有專門教做藥膳的地方,一時湧進來的人更多了些。安鎮人學藥膳是很虔誠的,他們要學就要學得最好,日日夜夜地熬著,如果但凡有不靜心的,都會被他們嚴厲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