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年長的阿哥們,按著康熙授意,也都到了該提前相看福晉的年紀。
元棲本想著能問問四阿哥喜歡什麼樣的女子,只是這孩子心思慣來比旁人藏得深幾分,只道是一切但憑汗阿瑪做主。
於是,這便就由著康熙定下了內大臣費揚古之女——烏拉那拉氏。
元棲特意多透露了些消息給胤禛,怕他覺得自己的福晉出身不如太子和大阿哥的,“福晉的出身高低倒在其次,最要緊的是為人如何,能不能同你相處得來。”
胤禛這時候才有些不好意思,聲音略低了些,道:“皇額娘相中的,那一定是極好的。”
其實這麼盲婚啞嫁的,元棲心底倒還真沒什麼把握,康熙既然已經選定了,她能做的也就是在烏拉那拉氏進門之前,多給胤禛和未來的四福晉製造些相處的契機。
哪怕是在宮裡遙遙見上一面,讓兩個孩子心裡都有底也好。
宜妃倒是不怎麼擔心,一來五阿哥年紀更小些,能多等些時候,二來,五阿哥已經被太后養成了一副什麼都看淡的性子,宜妃也不打算拘泥於家世,只任著五阿哥自己選一個喜歡的也就是了。
倒是德妃帶著定嬪來了一趟,七阿哥天生腿腳有些不好,康熙待這個兒子也是淡淡,成嬪唯恐來個出身高貴的兒媳,自己到時候憚壓不住也就罷了,只是擔心未來福晉瞧不起七阿哥有腿疾,到時候家宅不寧,徒增煩憂。
言下之意,便是將來為七阿哥選福晉時,想要自己也掌掌眼。
元棲自是應下了,成嬪一貫安分守己,這點要求並不算過分。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下詔御駕親征。
這樣的消息之下,縱是佟氏一族由漢軍旗編入滿洲鑲黃旗,佟嬪由此晉了妃位,以及平妃有孕也未能在後宮掀起什麼風浪。
元棲這邊亦是召了法喀的福晉赫舍里氏入宮,法喀和顏珠兩兄弟這次都隨著康熙御駕親征出去了,顏珠的福晉佟佳氏有了七個月的身孕,不宜挪動,來的便只有赫舍里氏和她的長女盈玉。
赫舍里氏經她寬慰一番,才稍稍安了心,攬著女兒賠罪道:“奴才這般情態,倒是讓娘娘見笑了。”
元棲並不在意,她也並不如表面上的那般安然,“法喀隨著皇上出征,我雖面上不顯,心底哪能不擔心呢?戰場上刀劍無眼,我也不放心他和皇上。只是咱們平白擔心無用,倒不如一心顧好家中,也能讓夫君無後顧之憂。”
瞧著小侄女縮在赫舍里氏懷中,乖乖巧巧的模樣,元棲忍不住把人攬過來問了兩句話,半是抱怨道:“還是盈玉性子溫和,討人喜歡,你是沒瞧見寧楚格的那性子,平日裡但凡有什麼不順心的,便要鬧出個天翻地覆,叫人頭疼得很,一刻也不能停歇。”
她說這話也是無心,然而赫舍里氏聽了,不免就有些上心,皇貴妃膝下的四阿哥已經年長,但還有個和盈玉年齡相仿的十阿哥呢,聽說性子也並不驕縱。
她一下便露了喜意,道:“娘娘若是喜歡盈玉這丫頭,留她在身邊教養些時日,也是她的福氣。”
元棲尚且沒意識到赫舍里氏所思所想,只想著把侄女留在身邊些時日,說不得能影響到自己那個成日在外頭瞎逛的女兒。
寧楚格要和阿哥們一般學習騎射,元棲也不是不許,只是不說公主們,就是前頭阿哥所的阿哥們,再怎麼文武雙全,表現給人瞧的還是舉止有度的一面,哪裡有像寧楚格一樣,一言不合便動手動腳,太過粗魯。
聽說永壽宮來了個小表妹,寧楚格並沒表現出什麼不喜歡來,反而捏了捏比她大一歲的盈玉胳膊,直言道:“盈玉妹妹也太瘦了些,應該多吃肉才行!”
當日的午膳,寧楚格便示意侍膳的宮人,把葷菜全移到了盈玉旁邊,硬生生逼著盈玉吃了最飽的一頓。
一邊的赫舍里氏看著勉強咽下食物的女兒,忽然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
用過膳,便是寧楚格出去溜達消食的時辰,這回她自然也帶著盈玉去了。
赫舍里氏笑的端莊,“和七公主一塊出去走走也不錯。”
然後盈玉去時是漂亮可愛的小格格,回來時便是一副灰頭土臉,要哭不哭的模樣。
元棲命人拿來早已備好的衣裳,歉意一笑:“寧楚格想必是和盈玉去看她的小馬駒了。”
傍晚赫舍里氏離宮之前,沉重地拍拍盈玉的小腦袋,“額娘這便回去了,你往後跟著七公主一起玩,可要小心些。”
而此刻的寧楚格,正在元棲選來伺候盈玉的宮人們面前耍拳,用她的話說,便是先替盈玉在永壽宮裡立威,叫人不敢欺負了她。
元棲捂著眼睛不忍再看,她已經開始懷疑最後被影響的不是寧楚格,而有可能是盈玉。
康熙寄回來的書信上沒寫什麼大事,都不過是家常問候,但前朝反響平平,明眼人都知道,此次御駕親征算不上順利。
尤其是佟國綱陣亡於烏蘭布通的消息一經傳回來,滿朝譁然。
元棲首要關心的便是家中的另一個弟妹小佟佳氏,佟國綱正是她的親生阿瑪,小佟佳氏得到消息時才出了月子不久,聞言大為悲慟,倒也極是可憐。
不久後,康熙在行宮病倒的消息傳來,更是讓後宮諸人擔心不已。
元棲本想著能問問四阿哥喜歡什麼樣的女子,只是這孩子心思慣來比旁人藏得深幾分,只道是一切但憑汗阿瑪做主。
於是,這便就由著康熙定下了內大臣費揚古之女——烏拉那拉氏。
元棲特意多透露了些消息給胤禛,怕他覺得自己的福晉出身不如太子和大阿哥的,“福晉的出身高低倒在其次,最要緊的是為人如何,能不能同你相處得來。”
胤禛這時候才有些不好意思,聲音略低了些,道:“皇額娘相中的,那一定是極好的。”
其實這麼盲婚啞嫁的,元棲心底倒還真沒什麼把握,康熙既然已經選定了,她能做的也就是在烏拉那拉氏進門之前,多給胤禛和未來的四福晉製造些相處的契機。
哪怕是在宮裡遙遙見上一面,讓兩個孩子心裡都有底也好。
宜妃倒是不怎麼擔心,一來五阿哥年紀更小些,能多等些時候,二來,五阿哥已經被太后養成了一副什麼都看淡的性子,宜妃也不打算拘泥於家世,只任著五阿哥自己選一個喜歡的也就是了。
倒是德妃帶著定嬪來了一趟,七阿哥天生腿腳有些不好,康熙待這個兒子也是淡淡,成嬪唯恐來個出身高貴的兒媳,自己到時候憚壓不住也就罷了,只是擔心未來福晉瞧不起七阿哥有腿疾,到時候家宅不寧,徒增煩憂。
言下之意,便是將來為七阿哥選福晉時,想要自己也掌掌眼。
元棲自是應下了,成嬪一貫安分守己,這點要求並不算過分。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下詔御駕親征。
這樣的消息之下,縱是佟氏一族由漢軍旗編入滿洲鑲黃旗,佟嬪由此晉了妃位,以及平妃有孕也未能在後宮掀起什麼風浪。
元棲這邊亦是召了法喀的福晉赫舍里氏入宮,法喀和顏珠兩兄弟這次都隨著康熙御駕親征出去了,顏珠的福晉佟佳氏有了七個月的身孕,不宜挪動,來的便只有赫舍里氏和她的長女盈玉。
赫舍里氏經她寬慰一番,才稍稍安了心,攬著女兒賠罪道:“奴才這般情態,倒是讓娘娘見笑了。”
元棲並不在意,她也並不如表面上的那般安然,“法喀隨著皇上出征,我雖面上不顯,心底哪能不擔心呢?戰場上刀劍無眼,我也不放心他和皇上。只是咱們平白擔心無用,倒不如一心顧好家中,也能讓夫君無後顧之憂。”
瞧著小侄女縮在赫舍里氏懷中,乖乖巧巧的模樣,元棲忍不住把人攬過來問了兩句話,半是抱怨道:“還是盈玉性子溫和,討人喜歡,你是沒瞧見寧楚格的那性子,平日裡但凡有什麼不順心的,便要鬧出個天翻地覆,叫人頭疼得很,一刻也不能停歇。”
她說這話也是無心,然而赫舍里氏聽了,不免就有些上心,皇貴妃膝下的四阿哥已經年長,但還有個和盈玉年齡相仿的十阿哥呢,聽說性子也並不驕縱。
她一下便露了喜意,道:“娘娘若是喜歡盈玉這丫頭,留她在身邊教養些時日,也是她的福氣。”
元棲尚且沒意識到赫舍里氏所思所想,只想著把侄女留在身邊些時日,說不得能影響到自己那個成日在外頭瞎逛的女兒。
寧楚格要和阿哥們一般學習騎射,元棲也不是不許,只是不說公主們,就是前頭阿哥所的阿哥們,再怎麼文武雙全,表現給人瞧的還是舉止有度的一面,哪裡有像寧楚格一樣,一言不合便動手動腳,太過粗魯。
聽說永壽宮來了個小表妹,寧楚格並沒表現出什麼不喜歡來,反而捏了捏比她大一歲的盈玉胳膊,直言道:“盈玉妹妹也太瘦了些,應該多吃肉才行!”
當日的午膳,寧楚格便示意侍膳的宮人,把葷菜全移到了盈玉旁邊,硬生生逼著盈玉吃了最飽的一頓。
一邊的赫舍里氏看著勉強咽下食物的女兒,忽然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
用過膳,便是寧楚格出去溜達消食的時辰,這回她自然也帶著盈玉去了。
赫舍里氏笑的端莊,“和七公主一塊出去走走也不錯。”
然後盈玉去時是漂亮可愛的小格格,回來時便是一副灰頭土臉,要哭不哭的模樣。
元棲命人拿來早已備好的衣裳,歉意一笑:“寧楚格想必是和盈玉去看她的小馬駒了。”
傍晚赫舍里氏離宮之前,沉重地拍拍盈玉的小腦袋,“額娘這便回去了,你往後跟著七公主一起玩,可要小心些。”
而此刻的寧楚格,正在元棲選來伺候盈玉的宮人們面前耍拳,用她的話說,便是先替盈玉在永壽宮裡立威,叫人不敢欺負了她。
元棲捂著眼睛不忍再看,她已經開始懷疑最後被影響的不是寧楚格,而有可能是盈玉。
康熙寄回來的書信上沒寫什麼大事,都不過是家常問候,但前朝反響平平,明眼人都知道,此次御駕親征算不上順利。
尤其是佟國綱陣亡於烏蘭布通的消息一經傳回來,滿朝譁然。
元棲首要關心的便是家中的另一個弟妹小佟佳氏,佟國綱正是她的親生阿瑪,小佟佳氏得到消息時才出了月子不久,聞言大為悲慟,倒也極是可憐。
不久後,康熙在行宮病倒的消息傳來,更是讓後宮諸人擔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