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臨淵還穿著六品文官的常服,一路入了乾清宮。

  宮廷巍峨,莊嚴肅穆。

  殿宇美輪美奐,左右內侍垂手而立,面目平靜,似泥胎木偶,沒有自己的情緒。

  內侍引周臨淵到了殿前階外,低聲道:“周翰林稍等。”

  轉身進去傳話。

  寬闊的書房裡,幾根高柱,帳幔在穿堂風下輕輕飄動,似窗外雲霞。

  皇帝坐在案前,眉心豎紋頗重,神色極淡,那種淡,不是常人所有的冷淡,而是目之所及,皆為螻蟻的冷漠。

  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曉,他有這樣一張淡漠的容顏。

  天子喜靜,不喜驚擾。

  貼身內侍走上前去回話,因怕氣息過重,噴在皇帝耳側,大氣不出,吐字又不敢含糊,言語間是十分的小心翼翼與恭敬:“皇上,周翰林來了。”

  皇帝“嗯”了一聲,手裡把著的一串佛珠,捻了起來,似毫不在乎地說:“叫他進來。”

  內侍又出去引了周臨淵入內。

  周臨淵行大禮:“微臣,參見吾皇。”

  他年輕,縱然身份尊貴,在皇帝面前也算小輩。

  周文懷過來也許還有椅子坐,他這樣的年紀,卻是沒有的。

  皇帝含含糊糊地“嗯”,也不知是嗓子眼兒里發出的聲音,還是一聲應答。

  良久,才道:“周臨淵。”

  周臨淵不抬頭顱,回道:“臣在。”

  皇帝的聲音像鐘聲一樣迴蕩在殿內:“朕記得你,你是朕欽點的戊戌科進士。”

  周臨淵應道:“是。”

  皇帝笑了笑,混不似人的笑聲,自有渾然天成的天家威嚴所在,將殿內一切死物活物,襯成了缸里養的魚。再怎麼游,始終只有眼前這一方天地,僭越不過去。

  “朕,當時想點你為探花郎。是你父親提前在朕面前提過,‘小子輕浮,不容高看’,朕才只點了你為進士。”皇帝閉上眼,沉浸在回憶里,唇角帶笑:“朕到現在還記得你的文章……甚合朕心。周臨淵,朕沒欽點你為三甲,心中……可有不服?”

  周臨淵淡垂眼睫,道:“沒有。”

  皇帝又“嗯”一聲,淡淡道:“抬起頭來。”

  周臨淵徐徐抬頭,眼眸卻只抬到書案高度,並未直視天顏。

  皇帝換了個姿態,靠在椅子上,笑贊道:“好個美男子。戊戌科狀元,差你遠矣。”

  周臨淵伏下|身去:“皇上謬讚。”

  後來,皇帝便沒說話了。

  直到風吹開了他桌前的奏摺,他才閒閒地順手翻開,說:“你的奏摺,朕看過了。”又道:“朕看了好幾遍,寤……寐……思……之。”音調拖得很長。

  一旁內侍,腦袋更低了。

  能叫天子反覆看到失眠的奏摺,不是大喜,就是憂惱之事。

  顯然,周臨淵呈上來的可不是喜事。

  皇帝嘆了口氣,話家常似的問道:“周三郎可有悔意?”

  周臨淵掌心在地面印出兩個掌印,身子緩緩伏到底,額頭抵著地面,聲音沉而堅:“臣,讀聖賢書,得天子欽點入仕,無悔。”

  皇帝哼笑一聲,直贊:“好,好,好個無悔。”

  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急匆匆進來,走到皇帝身邊低語。

  天子臉色陰沉下去,卻並未大怒,龍椅養得人喜怒不形於色,他已極為克制。

  周臨淵大抵猜到,內閣閣臣請辭的奏章,要呈上來了。

  皇帝揮著明黃的寬袖,冷聲道:“周三郎,先出去候著吧。”

  周臨淵退下,跪在殿外。

  是夜,殿內燈火通明。

  六個閣臣,四個跪在殿外,等皇帝召見。

  皇帝隔窗看著跪在外面的四人,默然不語。

  摺子還沒呈上來,他已經猜到了。

  這四個人,都是來請辭的。

  他吩咐內侍:“……跟他們說,太晚了,都先回去歇著。有什麼事,明日再議。陳閣老膝蓋不好,仔細攙扶。周文懷縱然年輕,他兒子還年紀小,不能這麼陪著他們一起折騰,落下病根可不好。”

  這是想主動說和,給了他們一個台階下。

  然而外面四人,不為所動。

  皇帝打發出去的內侍,空手而歸。

  天子眼下一點點顯出烏青。

  天光大亮,宮殿內外的人,都有一雙熬紅了的眼睛,和麻木無知覺的雙腿。

  太陽升起,皇帝才終於見了閣臣。

  自內閣首輔、到次輔群輔,四人一一請辭。

  然,皇帝笑著挽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時間,說得臣子涕淚縱橫。

  閣臣們見好就收,請辭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至於宋元貞的案件,皇帝道:“三司會審,該查就查,一定要還官員一個清白。”

  群臣高呼:“皇上聖明。”

  折騰到天幕降臨,一切塵埃落定。

  內侍提醒皇帝:“皇上,周翰林還在外跪著。”

  皇帝望向天空,星子閃爍。

  他道:“讓他進來。”

  內侍攙著周臨淵進殿,他臉色蒼白,唇色更是毫無血色,一雙眼卻還是一如既往的清潤,微微帶著些許霜雪的寒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