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但是在盛怒之後,他迅速的冷靜下來。
范垣昔日的苦心教導,其實並沒有白費。
先前有關范垣的種種流言遍地漫天,比如范垣身死之事,也傳的極盛,卻無人破除,可見范垣是鐵了心的死遁。
那就是說,范垣不會再回來了。
也許這樣才是最好的,其實,就算沒有琉璃這回事,漸漸長大的朱儆,也未必會容得下范垣。
最好的法子,是不再出現。
不愧是他的老師,很知道他的心意。
想來,當初跟南安王的和談,也早在范垣的意料之中了。
不然,在南安王跟皇帝密使的兩面夾擊中,范垣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可是……逐漸冷靜下來的朱儆,卻沒有了惱怒,相反,暗暗地竟鬆了口氣。
范垣沒有死。
他不用太過愧疚。
而母后也不必再去跟他賠什麼禮了。
如今,就算不為別的著想,只想想他的母后……縱然是不在他跟前了,至少,要讓她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
就如那次明澈跟他說過的。
母后雖不在身邊了,但至少母后還在。
這就是最重要的。
懷中的小皇子突然向著他破涕為笑,揮舞著嫩嫩的小手。
朱儆望著小孩子的笑容,心裡突然生出了一點惋惜:自己的孩子,母后……卻沒有親自抱一抱,沒有三代同堂,實在是有些遺憾的。
秋去冬來,復又到春暖開花的時候。
太湖畔桃李爭春,簇簇緋紅,猶如紅霞一片,點綴的山河格外婀娜秀麗。
湖上有打漁人家,時不時揚手撒網,又有漁歌晚唱,裊裊悠揚,別有一番韻味。
黿頭渚的廣福庵中,徐徐走出一堆人,為首一個,卻是位極俊美威嚴的青年公子,長身玉立,手持一柄泥金摺扇。
此人生得鳳眸龍睛,器宇非凡,只是眉宇之間仿佛含有一絲憂慮,出了庵門,便放眼四顧,似乎是在找什麼人。
這青年不是別人,卻正是皇帝朱儆。
在朱儆身後,一名老者微微躬身道:“公子,香也燒了,您的心意菩薩自然會領會。如今時候不早,咱們還是回客棧吧,明兒一早還要動身回京呢。”
這說話的老者,頭髮花白,精神還算好,下頜無須,卻是喬裝改扮了的陳沖。
朱儆垂了眼皮:“天還沒黑呢,再走一走。”
他在蘇,揚,會稽,梁溪等地走了六日,捕風捉影,一無所獲。
卻仍戀戀不捨,一路從廣福庵走到了會仙橋,站在高高地橋頂,放眼四看。
夕陽的映襯下,太湖猶如一面泛著微紅光芒的鏡子,晚風吹拂,掀起波光粼粼,猶如溶了的碎金點綴其間,溢彩流光,令人心醉神馳。
青年皇帝卻無心賞玩這絕美風光,放眼四顧,半晌,終於黯然道:“回去吧。”
一行人下橋而行,走不多時,朱儆突然若有所思地回頭。
目光所及,身後的小充山隱沒在黃昏之中,顯得寂寥幽靜。
直到這一行人緩緩消失在夜色之中,小充山隱秀山莊的觀瀾堂里,范垣扶著琉璃道:“人都走了,你也歇會兒吧。”
琉璃紅著雙眼低下頭去,鼻子發酸:“師兄,儆兒是為了找我們才來的,我、我……”
“就算是為了找你來的,這會兒你也不能再見他,這樣對他來說也才是最好的。”范垣溫聲回答。
琉璃知道他說的對,但方才望著朱儆四處找尋若有所待的模樣,實在是情難自禁,想到母子們又是兩年沒見了,潸然淚下。
范垣道:“這兩年裡他做的很好。借著徐廉的手,不動聲色便除掉了鄭國公的勢力,照我看,再用不到兩年,連徐廉也不是他的對手了。”
琉璃忙擦擦淚:“徐閣老做的不是很好麼?”
范垣微笑道:“我做的也很好呀,皇上為何還是容不下我呢?”
琉璃語塞。
范垣道:“作為一個帝王,他是越來越稱職了,知人善用,也有鐵腕。他這會兒雖念著對你的母子之情,但只要你現身,他自然要問到我,他的心病始終難除,……以前我還能應付,這會兒他越來越厲害,我也不知道會怎麼樣了。”
之前范垣窺破了朱儆的用意,所以順水推舟,借著南行一事“死遁”。
此後他隱忍不現身,一是給朱儆吃定心丸,二,則是“逼”琉璃之意。
畢竟范垣知道對琉璃來說,朱儆永遠都是她心中的第一。所以他索性借著這個機會,讓琉璃也知道痛失所愛的滋味,也只有以他的“死”,才能讓琉璃徹底認清楚,朱儆是她的兒子,但更是一個帝王,他能對范垣下手,他日,未必不能對她,對明澈明德……如果是強行帶走琉璃,當然是極容易的,但那樣做,只會讓琉璃心中有一個結,且更加無法割捨母子之情,但以假死的方式,“以退為進”,卻讓琉璃甘心情願地跟著他遠離朝堂跟朱儆了。
那次琉璃“病危”,一則是琉璃真的內懷憂慮外感風邪,但實際上,當日朱儆去探望時候,琉璃那種奄奄一息的樣子,卻是范垣命人暗中用了點藥所致。
一來讓琉璃說出她心中所想,二來……也是也嚇一嚇朱儆,讓小皇帝嘗嘗看得而復失的滋味。
所以此後,琉璃的病才會又好了起來。
且說琉璃聽范垣說明,想起當日以為他死了的那種滋味,早打消了跟朱儆相見的念頭,忙握著范垣的手道:“師兄,我答應你不見儆兒就是了。”
范垣笑道:“這樣才好,你不見他,也免得他再左右為難了。”
兩人說到這裡,就見明澈蹦蹦跳跳地從門外跑進來,道:“母親,弟弟們又在吵鬧了!”
范垣笑道:“快去看看吧。”
琉璃忙撇下他,自己往內而去。
琉璃在去年又生了一對雙胞孩子,卻都是男孩兒,如今才只一歲,正是鬧嚷的時候。
明澈卻並不跟著琉璃去,只遲疑著走到范垣身旁喚道:“父親。”
范垣回頭:“幹什麼?”
明澈拉了拉自己的衣角,囁嚅道:“父親,我什麼時候能離開山莊出去玩啊。”
“你要玩什麼?”
“也、也不是玩,我想出去走走。”
范垣淡淡道:“你乖乖地呆在莊子裡。不許多想。”
“我不服!明德怎麼就能滿天下走動?又認識那許多有趣的人?”明澈叫嚷起來。
范垣哼了聲:“明德是男孩子。”
明澈撅起嘴,卻又不敢過分糾纏,便咕嘟著嘴退了出來。
明澈回到內堂,卻見琉璃正在哄兩個小傢伙,明澈探頭看了半晌,心想:“明德現在也越發出息,等弟弟們再長大,少不得也要跟明德一樣出去四處遊歷天下,難道只我一個要留在這莊子裡籍籍無名的終老,或者再隨便嫁個什麼人,那何其無趣?”
范垣昔日的苦心教導,其實並沒有白費。
先前有關范垣的種種流言遍地漫天,比如范垣身死之事,也傳的極盛,卻無人破除,可見范垣是鐵了心的死遁。
那就是說,范垣不會再回來了。
也許這樣才是最好的,其實,就算沒有琉璃這回事,漸漸長大的朱儆,也未必會容得下范垣。
最好的法子,是不再出現。
不愧是他的老師,很知道他的心意。
想來,當初跟南安王的和談,也早在范垣的意料之中了。
不然,在南安王跟皇帝密使的兩面夾擊中,范垣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可是……逐漸冷靜下來的朱儆,卻沒有了惱怒,相反,暗暗地竟鬆了口氣。
范垣沒有死。
他不用太過愧疚。
而母后也不必再去跟他賠什麼禮了。
如今,就算不為別的著想,只想想他的母后……縱然是不在他跟前了,至少,要讓她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
就如那次明澈跟他說過的。
母后雖不在身邊了,但至少母后還在。
這就是最重要的。
懷中的小皇子突然向著他破涕為笑,揮舞著嫩嫩的小手。
朱儆望著小孩子的笑容,心裡突然生出了一點惋惜:自己的孩子,母后……卻沒有親自抱一抱,沒有三代同堂,實在是有些遺憾的。
秋去冬來,復又到春暖開花的時候。
太湖畔桃李爭春,簇簇緋紅,猶如紅霞一片,點綴的山河格外婀娜秀麗。
湖上有打漁人家,時不時揚手撒網,又有漁歌晚唱,裊裊悠揚,別有一番韻味。
黿頭渚的廣福庵中,徐徐走出一堆人,為首一個,卻是位極俊美威嚴的青年公子,長身玉立,手持一柄泥金摺扇。
此人生得鳳眸龍睛,器宇非凡,只是眉宇之間仿佛含有一絲憂慮,出了庵門,便放眼四顧,似乎是在找什麼人。
這青年不是別人,卻正是皇帝朱儆。
在朱儆身後,一名老者微微躬身道:“公子,香也燒了,您的心意菩薩自然會領會。如今時候不早,咱們還是回客棧吧,明兒一早還要動身回京呢。”
這說話的老者,頭髮花白,精神還算好,下頜無須,卻是喬裝改扮了的陳沖。
朱儆垂了眼皮:“天還沒黑呢,再走一走。”
他在蘇,揚,會稽,梁溪等地走了六日,捕風捉影,一無所獲。
卻仍戀戀不捨,一路從廣福庵走到了會仙橋,站在高高地橋頂,放眼四看。
夕陽的映襯下,太湖猶如一面泛著微紅光芒的鏡子,晚風吹拂,掀起波光粼粼,猶如溶了的碎金點綴其間,溢彩流光,令人心醉神馳。
青年皇帝卻無心賞玩這絕美風光,放眼四顧,半晌,終於黯然道:“回去吧。”
一行人下橋而行,走不多時,朱儆突然若有所思地回頭。
目光所及,身後的小充山隱沒在黃昏之中,顯得寂寥幽靜。
直到這一行人緩緩消失在夜色之中,小充山隱秀山莊的觀瀾堂里,范垣扶著琉璃道:“人都走了,你也歇會兒吧。”
琉璃紅著雙眼低下頭去,鼻子發酸:“師兄,儆兒是為了找我們才來的,我、我……”
“就算是為了找你來的,這會兒你也不能再見他,這樣對他來說也才是最好的。”范垣溫聲回答。
琉璃知道他說的對,但方才望著朱儆四處找尋若有所待的模樣,實在是情難自禁,想到母子們又是兩年沒見了,潸然淚下。
范垣道:“這兩年裡他做的很好。借著徐廉的手,不動聲色便除掉了鄭國公的勢力,照我看,再用不到兩年,連徐廉也不是他的對手了。”
琉璃忙擦擦淚:“徐閣老做的不是很好麼?”
范垣微笑道:“我做的也很好呀,皇上為何還是容不下我呢?”
琉璃語塞。
范垣道:“作為一個帝王,他是越來越稱職了,知人善用,也有鐵腕。他這會兒雖念著對你的母子之情,但只要你現身,他自然要問到我,他的心病始終難除,……以前我還能應付,這會兒他越來越厲害,我也不知道會怎麼樣了。”
之前范垣窺破了朱儆的用意,所以順水推舟,借著南行一事“死遁”。
此後他隱忍不現身,一是給朱儆吃定心丸,二,則是“逼”琉璃之意。
畢竟范垣知道對琉璃來說,朱儆永遠都是她心中的第一。所以他索性借著這個機會,讓琉璃也知道痛失所愛的滋味,也只有以他的“死”,才能讓琉璃徹底認清楚,朱儆是她的兒子,但更是一個帝王,他能對范垣下手,他日,未必不能對她,對明澈明德……如果是強行帶走琉璃,當然是極容易的,但那樣做,只會讓琉璃心中有一個結,且更加無法割捨母子之情,但以假死的方式,“以退為進”,卻讓琉璃甘心情願地跟著他遠離朝堂跟朱儆了。
那次琉璃“病危”,一則是琉璃真的內懷憂慮外感風邪,但實際上,當日朱儆去探望時候,琉璃那種奄奄一息的樣子,卻是范垣命人暗中用了點藥所致。
一來讓琉璃說出她心中所想,二來……也是也嚇一嚇朱儆,讓小皇帝嘗嘗看得而復失的滋味。
所以此後,琉璃的病才會又好了起來。
且說琉璃聽范垣說明,想起當日以為他死了的那種滋味,早打消了跟朱儆相見的念頭,忙握著范垣的手道:“師兄,我答應你不見儆兒就是了。”
范垣笑道:“這樣才好,你不見他,也免得他再左右為難了。”
兩人說到這裡,就見明澈蹦蹦跳跳地從門外跑進來,道:“母親,弟弟們又在吵鬧了!”
范垣笑道:“快去看看吧。”
琉璃忙撇下他,自己往內而去。
琉璃在去年又生了一對雙胞孩子,卻都是男孩兒,如今才只一歲,正是鬧嚷的時候。
明澈卻並不跟著琉璃去,只遲疑著走到范垣身旁喚道:“父親。”
范垣回頭:“幹什麼?”
明澈拉了拉自己的衣角,囁嚅道:“父親,我什麼時候能離開山莊出去玩啊。”
“你要玩什麼?”
“也、也不是玩,我想出去走走。”
范垣淡淡道:“你乖乖地呆在莊子裡。不許多想。”
“我不服!明德怎麼就能滿天下走動?又認識那許多有趣的人?”明澈叫嚷起來。
范垣哼了聲:“明德是男孩子。”
明澈撅起嘴,卻又不敢過分糾纏,便咕嘟著嘴退了出來。
明澈回到內堂,卻見琉璃正在哄兩個小傢伙,明澈探頭看了半晌,心想:“明德現在也越發出息,等弟弟們再長大,少不得也要跟明德一樣出去四處遊歷天下,難道只我一個要留在這莊子裡籍籍無名的終老,或者再隨便嫁個什麼人,那何其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