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珩接過來,卻又披在她肩頭。“反正我也睡不著”。

  覃竹對他扯了扯嘴角,卻沒能笑得出來。“今日我不與你一同回澶州了,我想去長安鎮漁幫總堂住幾日。爹娘走後,這些年我一共也沒在那裡住過幾日。”

  周珩心中很有些悵然,她在難過,可他無法陪在身邊。“別急,我們定會找出真相。也別太傷心,保重自己。”

  覃竹頷首喃喃道:“這些年,好像有很多事都錯了,可我還未能理清頭緒。給我幾天時間,等我回澶州,會把這一切整理好。”

  周珩很想抱一抱她,最後化作一個安慰的笑意,目光深沉而又溫柔。“我等你回來。”他又看向老賈,“若是你沒有異議,我需要驗查屍骨。”

  老賈點頭,“挖。”

  “好。但此事還是不要聲張。如今人多眼雜,等我走後,我會讓人來辦後續之事。”

  “行。”

  周珩抬頭看看天色,“我快要出發了,不必相送,回去睡一會。”

  “保重!”覃竹道,靜了靜,她又道:“小心……袁家。”

  ---

  辭別漁幫眾人,周珩與魏錕帶著衙門的人馬用最快速度趕回澶州城。一進衙門,就召楊行遠來問話。

  “按大人吩咐,這兩日,我已經分別審問了鄭秋鳴等人和那幾個管著物資採買的官員。”

  “審得如何?”

  “袁文波有問必答,不過,他所知有限。屬下覺得,他心裡或許猜測過‘鄭記’與蔣天南有勾連,但也並未深究,甚至是裝聾作啞,故意不去打聽。只要紅利到手,屆時出了事,正好推說不知情。”

  周珩在爐火邊烤著,慢慢點了點頭,這是意料中的事,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有時候寧可閉目塞聽,自欺欺人。

  “胡慶初時不肯說,得知蔣祿死了,蔣天南也被拘禁,也就招認了。可他把一應事情都推在鄭秋鳴身上,說他自己雖然號稱胡大掌柜,實則只是鄭家跑腿記帳的夥計。鄭與蔣見面也好、議事也罷,從未帶著他。一應事情他不知情,只按吩咐行事。”

  周珩冷笑一聲,“倒是都推得乾淨。鄭秋鳴呢?”

  “鄭秋鳴還是拒不認罪,一切推給那幾個官。說價格雖然是他提出來的,但衙門也沒有異意。至於那幾個官員要麼矢口否認,要麼推說不知,承認對石材行情摸得不清,有失察之責,可不承認收了錢,更不肯指認蔣天南。因大人沒吩咐,屬下也沒用刑。”

  周珩點頭,“不急,他們不過是心存僥倖,想看看風頭。蔣天南若是不倒台,他們都不會說。”

  “大人打算何時提審蔣天南?這幾天我看他雖表面不動聲色,可焦灼之心日盛,也把他熬得差不多了。”

  “不,差的遠呢。”周珩打斷楊行遠,“既然是審,就不可能讓他再扛著三品都督的職,否則他永遠還有僥倖之心。”

  “您是在等聖旨?”楊行遠恍然大悟。

  “六百里加急,我已經將目前的物證、供詞、前因後果呈報給陛下。再加上前次高澄押回京城後的指認,就算目前沒有人證口供,也不能讓他再留在澶州都督這個位置上。蔣天南早就是驚弓之鳥,虛張聲勢罷了。只要去了他的官職,他心裡那根弦也就斷了。”

  楊行遠默默算著,“六百里加急,一來一回也要十來日。信使已經走了四五日,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是,我們就做好準備,聖旨到了,就一鼓作氣拿下蔣天南。”

  周珩來回踱了幾圈,停下腳步,回過頭問道:“老楊,我倒想起另一件事。前次來澶州,我和宋林去了長安鎮,留下王爺,那段時間‘方園’可有什麼異常?”

  楊行遠想了想,“並無異常,只是王爺鬧了幾日脾氣,說您扔下他去海塘,袁世子也跑去應酬親朋舊故,他受了傷竟然身邊一個人靠得住的都沒有。”

  “那幾日袁文競在澶州麼?”周珩問的不動聲色。

  楊行遠極為認真地又回想了一番。周珩從不問他廢話,這幾句話就問得十分突兀。

  “大人,屬下的確沒有關注袁世子的動向。不過那幾日,他也沒回‘方園’。”

  周珩皺起眉頭,他把兩手合攏,慢慢靠在椅背上。沉思片刻,吩咐道:“趁著等聖旨的這段日子,你去幫我辦一件事。”

  “大人吩咐。”

  “你帶幾個人,去長安鎮漁幫總舵找老賈……”

  周珩一番話,聽得楊行遠心驚肉跳。

  “這件事不要讓長安鎮縣衙和澶州官署的人知曉。去辦吧。”

  “是。”

  楊行遠走了沒一會,宋林又匆忙進來,他被周珩安排去詢問“釘子”

  內衛的釘子牢牢契在每個涉案人的府邸,監視著諸府的一舉一動。宋林也是剛從長安鎮回來,外面刮著小北風,他卻跑得滿頭大汗。

  “大人,袁家一切如常,也沒有往京城送信。據說袁文波被抓回來當晚,袁家太夫人哭鬧了一場,然後就消停了。咱們的人買通了袁家東府裡面的婆子,說那位太夫人被袁文清派人看住了,不許她出內院,對外說她傷心過度,病了。那位太夫人今日派人往京城送信,可是被袁文清攔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