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等在食堂外打飯的村民都看呆了,啞娘竟是一個人同時操作三口鍋,竟然還有條不亂。
廚神啊簡直是!
葉蘭亭今兒來得早,她就是為了前來觀察村民們對土豆的適應狀況如何,如果村民不喜歡土豆,那說明土豆進入市場後反響也不會很好,如果村民們都喜歡吃,明天就可以加大產量種植。
但萬萬沒想到,土豆居然這麼受歡迎,還得啞娘加餐才行。
等沒吃到土豆菜的村民都心滿意足打完飯後,葉蘭亭也吃完了。
她將飯盒拿到水槽洗乾淨後放回碗櫃裡——飯盒,碗櫃,這些東西都是當初學院落建後葉蘭亭規定製作的。
在村裡的公用便民食堂吃飯,全都用食堂統一的木飯盒,只准在食堂吃,不准浪費和打包,吃完後每個人要洗乾淨自己的那幅碗筷,不給後廚的廚娘增添工作量。
那一百個外村的學生來了以後,也是同樣遵照這個規定,到了吃飯時間,就自己來食堂排隊去餐具,打了飯以後在食堂的餐桌上找位置坐,吃飯完後又洗乾淨自己的碗筷放回碗櫃,才能離開。
因為食堂每天中午都起碼有兩三百人吃飯,漸漸地,食堂也成了大家消息流通的地方。
葉蘭亭離開之前,就順便對村民宣布:「大古村村民明天到村部大樓前的壩子集合,大家按戶頭人口來領土豆了!」
一聽村長宣布要發土豆了,大古村村民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所有的外來工人和求學學生:「……」
好羨慕,大古村的村民居然可以免費領到這麼好吃的土豆。
唉,今天也在想破腦筋,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大古村村民呢?
第75章、第一更
幾天後,周老來找葉蘭亭。
他人狠話不多,直接擺了幾樣東西在葉蘭亭面前。
一雙用橡膠作的手套,一件膠雨衣,一副圓形車輪,還有一些看起來功能暫時不明的東西。
葉蘭亭的眼睛瞬間睜大,不可思議地看著這些東西:「周老,這都是您這幾天做出來的?您……知不知道,您真的是個天才!天才中的天才!」葉蘭亭激動得聲音都在微微顫抖。
這些巧奪天工,如此精巧的東西,居然都是周老存靠手工做出來的,要是將他放到現代,絕對是大發明家,中科院研究院士的那種大佬級別!!!
周老一副這都是小意思的語氣說:「這些都是根據你那個膠鞋得到的啟發做出來的東西,我覺得用橡膠做穿的有點浪費,研究幾天後,我發現用橡膠做出來的東西有減震防壓隔離氣體的作用,就試著做了一副車輪,看看能不能取代馬車的木車輪。橡膠車輪輕便有彈力,應該比木車輪跑起來更快。」
葉蘭亭說:「沒錯沒錯,周老,不如,我給您一張圖紙,您試試能不能做一輛自行車出來?」
「自行車,那是什麼東西?」周老頓時來了興趣。
葉蘭亭連比劃帶形容:「以前咱們沒有橡膠,我有這個想法興許還沒法實現,但現在有了橡膠車輪,自行車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自行車的原理是這樣的,主要是利用槓桿原理拉動鏈條,其作用主要是鏈條與飛輪齒合,產生相互作用力,再通過傳動動力,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前行,它的構架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牢固特徵,使其作用達到支撐……」
周老一邊聽,一邊扭動長長的眉尾,臉上露出似懂非懂的表情,又隱隱恍然大悟的眼神,他急忙從懷裡掏出一個小本子和鵝毛筆,對葉蘭亭道:「慢點慢點,請葉村長說得慢一點,我有些地方不是很能理解,容我先記一下!」
葉蘭亭乾脆道:「周老,不如咱們去辦公室坐下來詳細說吧,我把自行車的圖紙畫給您看,你就一目了然了。」
「甚好甚好。」一聽到高科技的新玩意兒,周先生總是興致盎然,可以為了鑽研一個新技術一天一夜忘記吃飯的那種。
兩個忘年交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從下午一直談到天黑,等到最後出來時,周老神情亢奮,拿著幾張結構圖紙,迫不及待地回了他的實驗室倒騰去了。
十月底的時候,吳良和楊飛翎從上河郡發回來消息,說那邊的酒樓已經籌備好了,選個日子就可以開張了,請葉蘭亭親自過去參加開業典禮。
這當然是個好消息。
葉蘭亭當即決定,給村里工坊放三天假,帶上鄭姑、薛霽安、楊青鋒和啞娘四個人,一起去上河郡參加新酒樓的開業典禮。
學院那邊,就交給翟先生暫理院長職責,村裡的食堂還有招娣她們幾姐妹主力操持,一切都能照常運轉。
倒是村民們,難得一次性放了三天假,大家都各自安排了走親戚趕集市等活動,尤其是好幾家的兒子女兒年紀臨近村規規定的嫁娶年紀了,打算提前相看一下人家,先找個好的定下親,等到了年紀再成親。
一時間,寶河鎮周圍的紅娘生意倒是好了起來,不因別的,現在哪個村的姑娘小伙,不想找個來自大古村的對象呢,別說是嫁過去了,就算是入贅過去當上門女婿也是願意的。畢竟,有了大古村戶口,能少奮鬥十年呢!
想當初那首打油詩怎麼唱的,說大古村窮得要飯的都得繞道走,現在啊,十里八鄉的鄉紳富戶都要不遠千里把自家兒女送來大古村栽培,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廚神啊簡直是!
葉蘭亭今兒來得早,她就是為了前來觀察村民們對土豆的適應狀況如何,如果村民不喜歡土豆,那說明土豆進入市場後反響也不會很好,如果村民們都喜歡吃,明天就可以加大產量種植。
但萬萬沒想到,土豆居然這麼受歡迎,還得啞娘加餐才行。
等沒吃到土豆菜的村民都心滿意足打完飯後,葉蘭亭也吃完了。
她將飯盒拿到水槽洗乾淨後放回碗櫃裡——飯盒,碗櫃,這些東西都是當初學院落建後葉蘭亭規定製作的。
在村裡的公用便民食堂吃飯,全都用食堂統一的木飯盒,只准在食堂吃,不准浪費和打包,吃完後每個人要洗乾淨自己的那幅碗筷,不給後廚的廚娘增添工作量。
那一百個外村的學生來了以後,也是同樣遵照這個規定,到了吃飯時間,就自己來食堂排隊去餐具,打了飯以後在食堂的餐桌上找位置坐,吃飯完後又洗乾淨自己的碗筷放回碗櫃,才能離開。
因為食堂每天中午都起碼有兩三百人吃飯,漸漸地,食堂也成了大家消息流通的地方。
葉蘭亭離開之前,就順便對村民宣布:「大古村村民明天到村部大樓前的壩子集合,大家按戶頭人口來領土豆了!」
一聽村長宣布要發土豆了,大古村村民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所有的外來工人和求學學生:「……」
好羨慕,大古村的村民居然可以免費領到這麼好吃的土豆。
唉,今天也在想破腦筋,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大古村村民呢?
第75章、第一更
幾天後,周老來找葉蘭亭。
他人狠話不多,直接擺了幾樣東西在葉蘭亭面前。
一雙用橡膠作的手套,一件膠雨衣,一副圓形車輪,還有一些看起來功能暫時不明的東西。
葉蘭亭的眼睛瞬間睜大,不可思議地看著這些東西:「周老,這都是您這幾天做出來的?您……知不知道,您真的是個天才!天才中的天才!」葉蘭亭激動得聲音都在微微顫抖。
這些巧奪天工,如此精巧的東西,居然都是周老存靠手工做出來的,要是將他放到現代,絕對是大發明家,中科院研究院士的那種大佬級別!!!
周老一副這都是小意思的語氣說:「這些都是根據你那個膠鞋得到的啟發做出來的東西,我覺得用橡膠做穿的有點浪費,研究幾天後,我發現用橡膠做出來的東西有減震防壓隔離氣體的作用,就試著做了一副車輪,看看能不能取代馬車的木車輪。橡膠車輪輕便有彈力,應該比木車輪跑起來更快。」
葉蘭亭說:「沒錯沒錯,周老,不如,我給您一張圖紙,您試試能不能做一輛自行車出來?」
「自行車,那是什麼東西?」周老頓時來了興趣。
葉蘭亭連比劃帶形容:「以前咱們沒有橡膠,我有這個想法興許還沒法實現,但現在有了橡膠車輪,自行車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自行車的原理是這樣的,主要是利用槓桿原理拉動鏈條,其作用主要是鏈條與飛輪齒合,產生相互作用力,再通過傳動動力,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前行,它的構架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牢固特徵,使其作用達到支撐……」
周老一邊聽,一邊扭動長長的眉尾,臉上露出似懂非懂的表情,又隱隱恍然大悟的眼神,他急忙從懷裡掏出一個小本子和鵝毛筆,對葉蘭亭道:「慢點慢點,請葉村長說得慢一點,我有些地方不是很能理解,容我先記一下!」
葉蘭亭乾脆道:「周老,不如咱們去辦公室坐下來詳細說吧,我把自行車的圖紙畫給您看,你就一目了然了。」
「甚好甚好。」一聽到高科技的新玩意兒,周先生總是興致盎然,可以為了鑽研一個新技術一天一夜忘記吃飯的那種。
兩個忘年交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從下午一直談到天黑,等到最後出來時,周老神情亢奮,拿著幾張結構圖紙,迫不及待地回了他的實驗室倒騰去了。
十月底的時候,吳良和楊飛翎從上河郡發回來消息,說那邊的酒樓已經籌備好了,選個日子就可以開張了,請葉蘭亭親自過去參加開業典禮。
這當然是個好消息。
葉蘭亭當即決定,給村里工坊放三天假,帶上鄭姑、薛霽安、楊青鋒和啞娘四個人,一起去上河郡參加新酒樓的開業典禮。
學院那邊,就交給翟先生暫理院長職責,村裡的食堂還有招娣她們幾姐妹主力操持,一切都能照常運轉。
倒是村民們,難得一次性放了三天假,大家都各自安排了走親戚趕集市等活動,尤其是好幾家的兒子女兒年紀臨近村規規定的嫁娶年紀了,打算提前相看一下人家,先找個好的定下親,等到了年紀再成親。
一時間,寶河鎮周圍的紅娘生意倒是好了起來,不因別的,現在哪個村的姑娘小伙,不想找個來自大古村的對象呢,別說是嫁過去了,就算是入贅過去當上門女婿也是願意的。畢竟,有了大古村戶口,能少奮鬥十年呢!
想當初那首打油詩怎麼唱的,說大古村窮得要飯的都得繞道走,現在啊,十里八鄉的鄉紳富戶都要不遠千里把自家兒女送來大古村栽培,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