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短短一周。”李元濟眯上了眼,揮手讓親信的老太監退下。

  “陛下,侯爺府上來了封信。”老太監沒有立即退下,斟酌道。

  李元濟掃了他一眼,“下次記得帶上武威兩字,拿來我看看。”

  “是。”老太監從寬大的衣袖裡抽出一封信,恭敬得遞給李元濟。

  李元濟平靜撕開信紙,上面只有寥寥幾個字,“顧不可信,望君深思。”

  李元濟悵然嘆了一口氣,苦澀道,“誰又可信呢?”

  “陛下,老奴斗膽問下,顧大人屆時恐會帶著二十萬大軍回京,這些人如何安置?”

  “他想領兵就讓他領個夠好了。”李元濟一想到自己連個種都留不下來就一陣煩躁,到了這個地步,只能把一統天下再一次提上日程了。

  *

  金錢的凝聚力超越了天寶帝的預期,等到顧長石這位奇葩的“無鎧”將軍立在長安城厚重的城門前時,征海軍已經高達二十五萬之眾。

  要知道,號稱皇家軍團的護城軍也才三十萬人,而替大唐開疆拓土的邊塞軍正式兵也只有五十萬。

  二十多萬人的壓迫力是難以形容的,大唐自建朝以來就主張消減兵戎,致力安泰,五十萬人之巨的邊塞軍也是在這幾代好戰皇帝手裡慢慢組建出來的。

  不同於上次鎮國大將軍楊道宗二十萬大軍班師回朝時,皇帝親自出城相迎的待遇,當這隻純粹燒錢燒出來的兵甲齊備的大軍在長安城外從早晨站到黃昏,再站到黑夜時,李元濟的聖旨才終於傳到顧長石手裡。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監尖細的聲音在火把的襯托下有些陰森。

  李元濟的意思是,征海軍暫不遣散,仍舊交於顧長石手中,改名為“天統軍”,並且納入十萬護城軍,允許顧長石繼續徵調,直至湊齊五十萬人次。

  然後,和邊塞軍一同在七日之後北征魯國!

  至於邊塞軍的統領,李元濟還是用起了楊道宗!

  此聖旨一出,儘管夜色晚到長安城都燈火漸熄,也是一片譁然。

  畢竟,二十多萬人守在城門外也是能讓很多人輾轉難眠的,所以大部分人都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唐皇,整一百萬大軍,西征魯國。

  這不僅是一個讓人顫慄的數字,這也是舉國振奮的歷史**件,大唐,終於在一統天下的路上,邁出了最為重要的一步!

  魯國有號稱全大陸戰神的賈廷真守著,魯國一滅,天下必將重歸中唐,形成五百年來的大一統!

  *

  徐老太師直直坐在榻上,盯了許久燃燒著的燈火,他輕聲呢喃,“希望老夫沒有看錯他。”

  床上已經睡過去一輪的謝碧雲拉了拉徐明啟袖子,“快去吹了燈,大半夜又發什麼神經,趕快睡覺!”

  *

  武威侯府

  卞之白輕啜一口清茶,眼裡古井無波,他輕聲道,“你是知道的,我們這些讀書人,都講究證據,擺在明面上的事實並沒有告訴我,他就是梁朝遺孤。”

  穿白衣的仍舊大口喝酒,自嘲一聲,“舉國之力捏造的身份自然無一漏處。”

  “說起來第一次見面你和他就惺惺相惜,我倒是像見了個刺客,渾身的不爽快。”

  卞之白把青色衣領拉緊了些,“是啊,我原還想著文人相輕呢。”

  “誰知卻遇見個會打仗的讀書人。”楊道宗接了句嘴,又悶了一大口酒。

  “你這次……”卞之白還是忍不下心中的擔憂,欲言又止。

  楊道宗哈哈大笑,“怎麼,文相還怕大唐這一百萬鐵騎踏不平這小小魯國?”

  “我怕的不是魯國,我怕你沒能走到魯國。”卞之白輕嘆了口氣。

  楊道宗收去了豪邁,沉默了會兒,“皇上還真是一招吃遍天下鮮啊。”

  “就看到底誰才是司馬昭了。”卞之白輕語。

  “反正我不是。”楊道宗攤開手看著卞之白。

  青色人影立了起來,“讀書人,慣會懷疑。”

  “連你也不信我嗎?”

  “就看你們哪個先回長安了·。”卞之白直視院外的茫茫星空,“真不知陛下這一賭的魄力何在?區區二十萬護城軍?”

  “對了,忘記和你說,陛下分出去的十萬護城軍是田春秋帶著走的。”青色人影漸漸走出了武威侯府的大門。

  楊道宗嘴角露笑,田春秋被調走,看來陛下對顧長石還是有懷疑的,而告訴自己這一消息的卞之白,心裡興許還是偏向自己的吧?

  楊道宗不由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向來同卞之白勢如水火,到頭來自己竟然還在乎他的想法?還真是冤家難分啊。

  *

  建業寺

  “母親,你說顧長石這一走會不會再也不回來了?”李墨染和千蕪同塌而眠,亮著眼睛黑暗裡還在問。

  “為什麼這樣想?”

  “五十萬啊。”李墨染從薄被裡伸出手指,“這麼龐大的軍隊都夠再立一個國家了,顧長石那傻子第一次統領大軍,利慾薰心是很有可能的。”

  “再立一個國家?”千蕪安靜了會兒,輕聲道,“快睡吧,你父皇比你考慮周全的多,瞎操著沒用處的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