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將軍隨身帶著萬兩白銀。”謀士張大了嘴問。

  “你怕是不知本將軍尚在金陵城時,雖從未逛過煙花柳巷,但那些喝酒誤事一擲千金的世家子可都是來本公子這兒借的錢呢!”顧長石樂呵呵的,“這幾個郡城都遍布錢莊,直接去取吧,我存款很多。”

  “三日?時間怕是有些緊迫啊。”突擊隊隊長鎖著眉頭輕語,他想著顧長石想在三日內把這場仗給打完。

  “戰不如和,滅不如並。”顧長石望向遠方,喃喃自語。

  身邊的幾人卻面色大變,這可不是普通的叛軍,甚至可以說是前朝餘孽欲再舉反叛的旗幟,將軍想求和?要連並叛國者?

  *

  “消息傳下去了嗎?”顧長石坐在帳篷中央輕聲問道。

  “回將軍,都已經按照您的吩咐說下去了。”斥候長戰戰兢兢回道,“將士們反響很大,都一個勁兒誇耀將軍仁義呢。”

  “是用的我給你的理由吧。”顧長石說道。

  “是是是,末將就說陛下他遠在京城,解不了近渴,將軍只能主動犧牲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家當,只是為了大家都能填飽肚子。”斥候長自覺這些話里有些大不敬,說起來直打磕坢。

  “行了,你可以回你的岳陽老家了。”顧長石說道。

  “謝將軍恩典,下官永生不忘。”斥候長腆著臉拍馬屁。

  “你最好還是忘了。”顧長石揮揮手讓他趕緊離開。

  “是是是。”斥候長先是一愣,而後秒懂,撒開腿就跑了。

  *

  “阿成,怎麼樣,蓋老頭哪兒什麼態度?”顧長石喝了一口果醬,像老實站在離自己三尺遠的阿成問道。

  “他表示會全力支持公子。”阿成拱手回道,又傻傻地問,“公子,這蓋老頭只是不多的流放叛民首領,他雖然是答應了,那叛軍里的大頭可是西北群島上的土著啊。”

  “你成天舞刀弄槍的,不懂這些。”顧長石嗤笑一聲,“蓋老頭他知道自己的斤兩,想報天寶皇帝的仇靠他自己是根本不可能的,那群島上的土著不過是被他牙尖嘴利的市儈嘴臉蠱惑來的罷了,都是他的掌中之物而已。”

  “哦”阿成似懂非懂應了一聲,又撓撓頭,“可是公子,屬下還不懂為什麼讓我暴露行蹤給武威侯,他不會向唐皇檢舉你嗎?”

  顧長石一聲輕笑,托起精緻的果杯,“陽謀罷了。”

  他站起身來,“楊道宗啊楊道宗,我什麼都給你看了,你又能如何?你和李元濟的間隙,比你自己所想的要大得多啊。”

  楊道宗已經知道了顧長石的身份,但目前來說顧長石作假的履歷十分完美,僅僅在大唐的調查體系中一點蹤跡都別想查得出來,這也是老太師這麼信任顧長石的原因之一。

  加之顧長石已經走到了大唐官僚體系的頂端,儼然是李元濟準備重用拿來挾制楊道宗和卞之白的重要籌碼,如果現在在府上清閒了大半年的武威侯突然站出來舉報顧長石就是梁朝遺漏的一位皇子。

  且不說李元濟是否相信,滿朝文武都會認為這是楊道宗被架空後的栽贓陷害。

  顧長石做著亂臣賊子的事兒,楊道宗也只能幹看著,所以顧長石才道這是一場陽謀。

  “楊道宗你為諾學武助天寶皇帝登基被流傳為一場佳話,你可曾想到李元濟最後會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

  顧長石輕輕放下杯子,不疾不徐說道,“你那麼自信,我就和你斗一斗,看看咱倆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第38章 長安飄血

  唐歷,天寶三年。

  征海大將軍兼禮部尚書顧長石圓滿完成平叛任務,叛民盡降,西北群島土著被屠戮將近兩萬人,征海軍聲勢浩蕩,回城時又狂攬五萬勤王軍士兵,滿朝文武盡皆震驚。

  聽著太監傳來的密報,李元濟也為之一震,十五萬裝備精良,氣焰高漲的征海軍正在朝長安一步步行進,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迅疾的速度攀升中。

  “顧尚書領兵之法稱得上是簡單粗暴,無非就是誘以重利,各地的勤王軍都是些無權無勢被徵調的普通百姓,軍餉給夠了,家裡安置費也足,這些人就一窩蜂跟了上去。”太監操著公鴨嗓子解釋道。

  “這小子哪來這麼多錢?”李元濟摩擦著下巴,有些難以置信。

  “是這樣的,陛下。”太監頓了一下,“顧尚書在金陵產業眾多,興許是小時候窮怕了,顧尚書在才名嶄露頭角以後就全心經商,直到現在,金陵城不少世家少爺或是家主都還欠著顧大人錢呢。”

  “為什麼聽你語氣對他的履歷毫無感覺,結合現在就不覺得……”李元濟問太監道。

  “呵呵。”太監陰惻惻笑了兩聲,“這些陛下你不是在多年前就調查過嗎?就在徐老太師第一次舉薦顧大人那一年。”

  “朕知道。”李元濟微微蹙眉,“天衣無縫啊,確實沒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

  “他這些天花了多少銀子了?”李元濟問。

  “大概有我朝一年的軍餉總和之多吧。”太監估算了下,認真回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