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柔下聲道:「工部雖是要給我建府邸,但我就選在了伯府隔壁,離你的平安院只有一牆之遙,縱然以後必得搬過去,我只要想見你,或是見府里其他人——用不著通報,翻一道牆就能過來。」

  蘇妙真聽他如是說,心底的那些顧忌便煙消雲散,拿過湘竹白絹榴花團扇兒,讓蘇問弦起身也坐,問他怎麼就突然被乾元帝認了出來,又怎麼到了成山伯府,以及他何時發覺自己的身世,又為何到現在才認祖歸宗。

  蘇問弦見她情急,便按下追問她近況的心思,一一講來。

  原來乾元帝某年返回封地而路過金陵時,遇到了流掠的倭寇,還被他的兄弟晉王借著剿寇的名義追殺,幾乎喪命之際,為朱家小姐相救,後被安置在別莊暗室。

  乾元帝當時並不清楚救他的人乃是朱家姑娘,傷愈後留下一些隨身行李做信物謝禮。等乾元帝二十二歲從武昌上京面見先帝時,在京城裡遇到了朱姨娘。

  見到信物,兩人漸有來往,發生了男女之事,乾元帝許諾定然求娶,但因著那會兒太子過世,先帝疑心極重,只當裡頭有蹊蹺,陸續便把乾元帝等幾個皇子下到宗人府。

  等朱姨娘發覺自己已經懷孕時,乾元帝已經被押回武昌楚王府嚴密關押。恰逢先帝又要立晉王為新太子,晉王又素來與乾元帝不和,朱老太爺只怕自己女兒將來遭殃,當機立斷,就要將朱姨娘嫁給蘇觀山。

  而蘇妙真這大伯父,他在金陵做官時,曾受過朱老太爺一個大恩惠。是以雖知道朱姨娘已有身孕,也答應定會庇護朱姨娘母子,將人接進了成山伯府。

  但未免泄露風聲,朱老太爺和朱姨娘都沒有告訴過蘇觀山,蘇問弦乃是乾元帝的血脈。

  蘇觀山只當是為人所欺,並未深想,也沒告訴任何人朱姨娘已經有孕。他將人娶進門後,沒把朱姨娘寫進族譜,但客客氣氣地相處著,後來又讓陶氏多多照顧朱姨娘。

  陶氏卻誤解了。後來蘇觀山再度赴任金陵,擔任應天府尹。

  蘇母不知內情,在京里見朱姨娘入門生下孩子後就始終纏綿病榻,沒好好照顧蘇問弦;之後朱姨娘過世,陶氏還稱不上大度,蘇母便做主,要將蘇問弦過繼給始終沒生下男嗣的二房夫婦。

  蘇觀山於金陵得到消息時,已是來不及反對,他又想著當時族中旁支並無任何適齡子侄過繼,蘇問弦生在伯府,也算是伯府的孩子。

  而朱老太爺也並非圖謀成山伯府家產,還早早有言在先,等他過世,積攢家產除了給蘇問弦七成,剩下的全部留給伯府公中。蘇觀山見此,便答應了過繼。

  蘇妙真大概弄明白了他被過繼到二房的來龍去脈,聽得蘇問弦說他十二歲時,乾元帝登基踐祚,朱老太爺一聽,便避到了揚州,再沒有留在京城,不免訝異。

  她奇怪問道:「哥哥,那你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身世的?」

  「還有,既然朱老太爺害怕皇上會被那些個兄弟害了牽連到你,那為何等皇上踐祚大位後,他也沒說出真相?」

  蘇問弦自己是在乾元四年十六歲之時知道真相,那會生母死去剛滿十周年,蘇問弦又始終痛恨自己的私生身份。朱老太爺猶豫再三,就告知了他。當時蘇觀河已去揚州做官。

  朱老太爺希望蘇問弦等到自己去世後,再認祖歸宗。蘇問弦答應下來。直到今年二月朱老太爺去世,他別無後顧之憂,才入京揭開身世。

  但他對著蘇妙真自然不能明說——當年蘇妙真從揚州返回京城沒多久,蘇問弦就對她起了男女之情。後來又借著兄妹名分與她百般親近。

  若是明明白白說出來他早得知自家身世,蘇妙真雖是不防備他,但她向來聰慧,又或者其他人得知,或許就能想通他二人這些年親密無間中,有他刻意為之的蹊蹺。

  故而蘇問弦無論對誰都只說,是朱老太爺僅知道女兒和人秘密暗結珠胎,不得已把她嫁入蘇家圖個安穩。而朱老太爺直到臨死之前的幾個月,才找到女兒舊年所藏的書信信物,得以發現隱情,臨終前告訴他。

  他對蘇妙真坦誠更多,但關鍵時日同樣不能告知。

  「因著朱家祖上曾有遺言,不能跟寧氏互通婚嫁,是以外祖在世之時,便不希望我認祖歸宗……就沒有告訴我。」

  「直到他去世那天,他覺得算是個時候,便將這些隱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我,又出示了許多信物書箋,我這就清楚我母親原本跟聖上有過一段過去,這倒也說通了,為何她嫁入伯府後從沒去金陵同丈夫共居,也沒上家譜。」

  蘇妙真恍然大悟。弄清這些後,她又問了些乾元帝待蘇問弦態度如何,得知乾元帝對這陰差陽錯流落在外的兒子甚為愧疚看顧,不免歡喜。

  兩人另說了些話,蘇妙真正覺得肚子咕咕直叫,想要叫蘇問弦去用午飯。蘇問弦卻拉住她的手腕,凝視著她,柔聲問道:「真真,我聽說了你和顧長清之間的事,你真要同他和離麼?」

  蘇妙真微微嘆氣,垂下眼帘,輕輕地點了個頭。

  第228章

  「哥哥,我在想,或許真的有天意之說,所以陳姐姐才會在我生辰那天回到濟寧,若是她晚回來一天兩天,讓我跟顧大人做成了真正的夫妻,他單單為了我的將來,都不會同意跟我合離的。可陳姐姐恰好在那天回來——可見我同他真的沒有緣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