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的確對關翊毫不在意。

  從那天、那時、那一刻起,他所有的心思就放在了鄺靈蘊身上。

  正如家裡人笑話他的那樣,他借著近水樓台的機會,找著各種理由往她面前湊,從替她引見自己的三個阿姐,再到聯合推動律法修改,日常又與她交流學問、香方、畫技等等,兩個人終於開始真正熟悉起來。

  太上皇喪期過後,陶伯珪第一件事就是向恩師告假回了趟金陵。

  他先去見了長姐陶雲蔚,向對方提出了自己想向鄺家提親的打算,他長姐當時聽了連個意外的神色都沒有,很是平靜地點了下頭,說道:「嗯,知道了。」

  這就是願意支持的意思。

  為免夜長夢多,他趕緊又回了蘇州,找到恩師後便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自己對鄺靈蘊的求娶之意。

  碰巧的是,這話被恰好聽了牆角的鄺秀之跑去「提前」告訴了鄺靈蘊。

  陶伯珪日後回憶起來這段,都不得不說,他這個師兄實在是……幹得太妙!

  於是鄺靈蘊就在他毫無所覺的情況下聽完了他的肺腑之言。

  他說:「不瞞老師,這幾年弟子在您身邊,聽過不少關於師姐的成長趣事,又看過許多她留在家中的墨寶,不知從何時起,心中就漸漸對她有了惦念。」

  「這次去南海郡,弟子除了是想幫老師和師姐之外,原也是想了卻幻想,重新開始。然而這世上之事到底難料,弟子不曾想,原來師姐比我想像中更好。」

  「原本師姐經歷過關家這樣的事,我自己也還尚無所成,本不該這樣急著向您老人家求娶她,但弟子一想到師姐這樣好,恐怕很快老師的門前就要被那提親的人給踏破,心裡就實難安定。」

  「弟子向老師保證,若師姐願意與弟子定下結縭之約,弟子此生定只許她一人,絕不朝三暮四。」

  陶伯珪一本正經地說完了這些話,末了,又狀似小心地朝他老師望去,語氣一轉,求道:「老師,你看我們陶家,從我阿爹到兄長,就算是三位姐夫也沒有那待妻子不好的,正所謂近朱者赤,我可不是那關翊之流能比的人才,您就且先對弟子放個心,好不?」

  鄺胤一愣,反應過來後正欲發笑,門外卻已先傳來了「噗嗤」一聲輕笑。

  陶伯珪一臉無語。

  這聲音除了鄺靈蘊還能是誰?他頓時窘地燙紅了臉。

  果然,下一刻,她的身影就出現在了門邊。

  他被她明顯帶著調侃的目光一看,不由赧然地垂眸清了清嗓子,心道:這下可好,又要被她當「小弟」瞧了。

  鄺胤難得見著靈敏大方的愛徒流露出這樣的神色,不禁失笑,抬手拍了拍陶伯珪的肩,說道:「你還是先讓阿蘊對你放個心再說吧。」

  言罷,他就逕自從書房走了出去,留下兩個年輕人獨自相對。

  鄺靈蘊打量了陶伯珪許久。

  他被她瞧得有些不自在,索性直接開口道:「師姐就算覺得好笑,但實話我也是要說的,在我看來我本就比關翊好出許多。當然,不管我這個人好或是不好,師姐都有權利不喜歡我,這是你應有的自由。」

  「不過在你決定之前,我想請師姐先看看這個。」他一邊說著,一邊把手裡有些微微泛黃的畫卷遞到了鄺靈蘊面前。

  她似有些許疑惑地接過來,解開了繫繩。

  一幅栩栩如生的《百牛圖》隨即映入了眼帘。

  鄺靈蘊倏然微怔。

  「我拜師之後不久便在書樓里偶然見到了它。」陶伯珪說,「老師看我喜歡,就做主送給了我。」

  鄺靈蘊一時無言。

  這幅畫她認識,也很熟悉,那是她十二歲那年畫的,後來留在了家裡沒有帶走。

  她還記得幾乎每個見到這幅畫的人都會問她:為何明明是《百牛圖》,你卻要在下面題字說「這裡有一百零一隻牛」?

  有些長輩見了甚至會覺得她寫的那句話頗有些孩子意氣,挺有意思,很好笑。

  只有鄺靈蘊自己知道這句話是何意。她沒有告訴過任何人,甚至是父兄也不知道。

  也正因如此,所以當她此刻看見自己當年寫的那句話後面又被陶伯珪續了一句「現在有一百零兩隻」的時候,她幾乎是難以形容心中的震撼。

  陶伯珪一步步向她靠近。

  「我比你年長六歲。」鄺靈蘊說。

  「我知道,」他說,「人又不可能一輩子活在十七八。」

  「在你之前,我與另一人做過七年夫妻。」

  「你才二十三歲,往後還有許多個七年。」

  話音落下時,他正好走到了她面前,隔著咫尺之距,他垂眸與她四目相對,良久。

  「你我之間相差的六年,不過是緣分作祟。」陶伯珪輕輕牽起了她的手,「錯不在你我,在天時。」

  「但從今日起,自此刻始,只要你願意,」他說,「我們便能跨過這六年,朝更遠的以後走去。」

  「師姐,」他凝眸深深看入她眼中,「你可願意嫁我?從此兩隻牛歡歡喜喜闖前路,堅持一切應堅持之事。」

  鄺靈蘊定定回望著他。

  良久,她嫣然而笑,回道:「也好。」

  很久以後,當人們提到丹陽陶氏時,也總會不可避免地提及關於這家子女的幾段姻緣佳話,而每每說到陶伯珪和其恩師之女的結合,也總是感慨與讚譽相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