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公主一向體弱,寒冬臘月不回京,竟然跑去肅州……」陸在望有些擔憂玉川安危,肅州再往北,就是幽州,冷的厲害,那樣嬌俏悄的姑娘竟也受的住。

  要說合該這三位是一個娘胎出來的,趙珩十六歲離京四處征戰,趙延非要留在遼州,玉川呢,趙珩大婚後她就自請出宮遊歷,換下綾羅衣裙,學著陸在望先前的樣子,以男裝示人,帶著隊護衛一走就是大半年,半點要回京的意思都沒有。

  陸在望也不知玉川和江雲聲在想什麼,明明兩個人都有些意思,可誰也沒提。

  她成婚時江雲聲短暫留京半月,這半月間,他就陪著玉川大街小巷的閒走。

  玉川喜歡畫畫,尤其喜歡市井風貌,陸在望離京那一年,她就畫了許多,只是那一年紛亂,她筆下的京城也冷清。

  公主經常坐在街市角落,對著往來人群畫上許久,江雲聲就在旁邊坐著看。

  她畫完一處,他就收拾好東西陪她去下一處。

  渴了餓了,就隨意在街邊用些飯食。

  半月後,陸進明離京北上,江雲聲隨之離開。公主沒有挽留,只是在他走後沒多久,就出京遊歷。

  公主出生後就從未離開過京城,這是她的心愿,趙珩沒有阻攔。這是他唯一的妹妹,他給她足夠的自由,讓她可以一直做隨性自在的小公主。

  「肅州,幽州,兗州……」陸在望掰著手指數,不知陸進明這次讓誰領兵救災,江雲聲駐守兗州,如今已升至校尉,若是他去……

  她想的很好,只是這兩人都悶葫蘆似的,推著都不走,真是一點轍沒有。

  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吧。

  陸在望出神的功夫,張全又把參湯端進暖閣中,喜笑顏開的:「陛下,娘娘,用盞參湯暖暖身子。今日可是好大的雪,寒氣重得很。」

  趙珩伸手示意他端過去,親手端著餵至陸在望嘴邊,她臉一撇:「不喝,難聞。」

  她近來食欲不振,眼見著臉瘦了一圈,氣色也不好,趙珩便哄著她喝下,陸在望只得捏著鼻子勉強喝一口,誰知忽然犯起噁心,推開他的手俯身乾嘔起來。

  他擱下湯盞,皺眉吩咐道:「快請太醫來。」

  張全忙不迭去了,太醫很快冒雪而來,在暖閣外驅散身上寒氣才進去,把過脈便跪地賀道:「恭喜陛下,娘娘是喜脈,已有將近兩個月了。」

  趙珩和陸在望雙雙愣住,張全人精似的,急忙率著昭和殿的宮人跪下道喜,「恭喜陛下,恭喜娘娘。這是陛下膝下長子,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陸在望素日大大咧咧的,月事是早是晚也不在意,日子過的糊裡糊塗,誰知忽然就被兜頭塞了個寶貝。一時也不知該不該高興,默默的想著,生孩子好像很疼。

  還不能跟她姓。

  這是趙珩第一個孩子,他倒是很平靜,只是恍然問道:「你近來動輒生氣,是為這個嗎?」

  陸在望茫然道:「我哪兒知道。」

  太醫便道:「孕期喜怒無常,心情時有起伏,是常事。」

  他便嘖一聲,溫熱手掌撫在她尚平平的小腹,笑道:「也不知是折騰誰。」

  又故意沉思道:「趕明兒得把昭和殿一應物件都換成不值錢的,否則等到他出生,流水的銀子光聽個響了。」

  陸在望不很高興的想,不就是一尊白玉浮雕和幾件衣裳,叫他一說,好似她見天兒拆家似的。

  他見她神色,立時笑了:「瞧,又氣上了。」

  外面的雪還在下,來年這時節,宮裡大概又得添個炮仗。

  第114章

  建興五年雲州梓陽鎮

  「總共十文。」攤主將新出爐的雲片糕拿油紙包好,遞給面前的小姑娘,見她小心翼翼的接過,彎腰把油紙包放進地上的竹簍里,又從腰間的荷包里認真數出十文錢,遞到攤主手中。

  那竹簍拿綢布墊著,裡面還是各色繡品,品相參差不齊,攤主便問:「丫頭是永安繡坊的?」

  她點點頭,蹲在地上把竹簍背好,才站起身。

  瞧著不過七八歲,那竹簍都快有她人高了,走起路來有些費力。

  「等等。」攤主又叫住她,把剛收著的十文錢遞還回去:「既是永安繡坊的,就不收你銀子了。」

  她搖搖頭,認真的推回去,輕聲細語的說道:「夫人說過,不可以白拿東西。」又有模有樣的福了福身:「謝謝您的好意。」

  攤主在後看著小姑娘的背影,對自家娘子說道:「到底是坊主夫人教出來的女孩,繡坊里這些無父無母的孤女,如今瞧著跟大家小姐似的。」

  攤主娘子說道:「聽說坊主夫人本就是世家出身的小姐,身子不好才到咱們鎮上避世修養,否則夫人孤身在此,哪能撐起偌大一個繡坊……她教養出來的女孩,自然和咱們尋常家裡不同,世家禮儀嚴苛,自然一言一行都得照規矩來!」

  攤主笑道:「說的跟你見過似的。」

  阿圓背著竹簍走出小巷,她是寡言少語的性子,只顧低頭走路,忽然一坨泥巴橫空砸到她腳邊,染髒了繡鞋和裙擺。

  「沒爹沒娘的小啞巴,你怎麼又來了?」

  街角,一群年歲相仿的孩童指著她嘲笑,她卻習以為常,沒聽見似的,抿著嘴繼續低頭走路,那幫孩子卻不肯放過她,攔住她去路,「不會說話,連耳朵也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