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在望便又扭過臉來,醉的滿面薄紅,眼裡水汽氤氳,眉梢眼角都添了幾分艷色,新又發覺他在這似的,再困惑問道:「殿下怎麼在這?」

  他尚未說話,她又笑嘻嘻的蹭過來,枕在他膝上,舒舒服服的閉上眼睛。

  「我明日一早,就動身回京。」

  陸在望半晌才慢吞吞睜眼問道:「怎麼?」

  他沉聲道: 「玉川來信,陛下身體欠安,怕是不好。」

  她醒了醒神,訝然道:「陛下該不會是……」

  他微微搖頭,「那倒沒有,只是我得儘快回去。」

  陸在望就點點頭,陛下這一二年間身體愈發不好,深居簡出,近身照顧的便只有公主和內監,朝政大多交在趙珩手上,他為她在北境耽擱了這些時日,也該回去了。

  他微涼的手指貼著她熨燙的臉,「事情辦完,來接你回去。」

  「好。」她重又闔上眼睛。他則低下頭,吻上她的嘴唇。

  第二日一早,陸在望再醒來時,他早已經走了。

  趙珩走後,和談的事情便交由隨行幾位官員和陸進明主辦。陸進明猛一得知他走了,先覺得挺痛快,再細想又覺得氣悶,趙珩匆忙回京必然是有要緊事,陛下近幾年精神愈發差,他即位的日子近在眼前,屆時若是下旨強娶他閨女該如何是好?

  故而陸進明便致力於在陸在望耳邊說他壞話,連忽悠帶嚇唬,非要讓她斷了這心思不可。

  他是從趙珩少時從軍講起,一路說到他行軍打仗時的野蠻冷血,又說他不禮不法,妄自尊大,為王時就覬覦兄長的太子之位,如此大逆不道,根本不是個東西。

  陸侯可能是忘了自己是如何罵先太子的,也可能就是單純的厭惡所有想當或者已經當他女婿的男人,那是前言不搭後語,罵的毫無說服力。

  未至半月,晉軍所占遼北、興陽、朔封三城的大量流民便匯聚到歸元城外。晉軍橫亘城外,守軍豈敢開門放人,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不僅流民民怨沸騰,歸元城中被困近半年的百姓也熬不住圍城艱難,北梁境內生了許多因流民無處而去引起的紛亂和爭論,既已低頭求和,為何一直沒有定論,晉軍遲遲不撤,這日子還怎麼過?

  晉朝議和使便趁勢稍稍鬆口,答應歸還朔封城,免去一年賦稅的條件,折騰近兩月,即將入秋的時節,北梁朝廷終於率先熬不住,點頭答應。

  再不答應,待一入冬,便滿是受凍餒之苦的百姓,只怕更要鬧起來。

  五月底,陸進明傳令,使歸元城,朔封城的守軍撤出,遼北興陽各留兩萬守軍,其餘皆退回北境三州。陸在望北上一年,這才真正到了陸家世代鎮守的三州土地上,而趙延言出必行,隨軍留守遼北城,真的不打算回去了。

  認真算起來,他比陸在望還要小一歲,生於天下最富貴的地方,素來隨性而為,草率魯莽,總顯得有點兒呆笨,可如今安穩富貴說不要就不要,甘願留在百廢待興的新城,倒讓陸進明另眼相看。

  陸在望回幽州時,趙延來送她,一人一馬在遼北城外相對而立,趙延對她依舊挑剔嫌棄,「陸之洹,就你這個德行,怎麼當我大哥的皇后啊?天下女子若以你做表率,那咱們大晉男子以後真沒法過日子了。」

  陸在望不理會他的冷嘲熱諷,只是問道:「八殿下真的不走了嗎?」

  趙延點點頭,「以後這裡就是我的封地,大哥已經答應了。」

  「八殿下想要哪裡的封地不可,偏偏要這最艱難的地方。」

  「這裡死的人夠多了,不想再看見死人了。」趙延語氣淡淡,「十年二十年,遼北若有幽州一半繁盛,也不枉咱們大費周折的打這一回。」

  陸在望聽完便不再說什麼,只是端坐馬上,給他拱手行了一禮,有敬意,也作告別。

  「別。長幼有序,本殿下可再沒機會受你的禮了。」趙延勒馬迴轉,側身不受,慢悠悠的邁向城門,懶懶的聲音傳來,「走吧,不送了。」

  陸在望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城門樓里,這才掉轉馬頭離開。

  六月初一,陛下在成華殿頒下立太子的詔書,卻未等到六月十七的冊封禮,便溘然駕崩,宮中喪鐘長鳴,滿京縞素,舉國服喪。

  因長久戰事,先帝著意喪儀從簡,半月後,趙珩即位,大赦天下。

  新帝即位後,因為他長久以來無妻無妾無子,以至於偌大皇宮就他一位孤家寡人,極其寒酸。先帝在時早就想給他指婚,他以戰事吃緊為由推脫,後來先帝重病,他又以此推脫,推到現在可算讓他找不著理由了,滿朝文武在喪期過後便紛紛操心起他的婚事來,要立後,要選妃。

  陛下這回倒是不推脫,只是也沒著急,先下旨封先帝八皇子趙延為定王,原北梁舊城遼北興陽改成遼州,新州,為定王封地。而永寧侯因此次平北梁之亂的功勞,和陸家數代鎮北的赤膽忠心,進封鎮北王,封地幽州。

  這兩道旨意都尋常,後一道就令人摸不著頭腦,他要迎新出爐的鎮北王么女為後,立後封王的旨意將一道送入幽州,著鎮北王即日攜女入京。

  誰都知道,鎮北王有三個閨女,老大沒了,老二早早嫁人,隨夫家遠在任上,老三去年剛嫁入慶國公府,他哪還有個未嫁的么女?

  陛下聽了,朝會時不慌不忙的解釋,就是原永寧侯府世子,那其實是女兒,只是充作世子養了這些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