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小李?」村民問。
李謠回神:「都賣完了,就是沒有零賣貴,這就算了,還搭上了油費、過路費和員工工錢。咱家是貸款買的車,一個月要還大幾千,現在不幹了,想要把車轉手賣了,得虧好幾萬,只能硬著頭皮干。」
村民們聞言唏噓說:
「你家買大卡車應該想到人家小商販也要賺錢,肯定不願意高價從你家拿菜。」
「雜七雜八的費用刨除,你家也賺不了幾個錢,頂多一車賺一點點辛苦費。」
「你們兩口子別想那麼多,這幾年辛苦一點,勤快一點,多跑幾趟,把貸款還完了,身上的擔子就輕了。」……
村民們覺得她家光販菜肯定還不上月貸,得月月掏家具廠、種子店賺的錢填車貸。
上輩子的經歷告訴李謠太打眼了不好,得賣賣可憐。
賣可憐的效果非常好。李謠心裡樂開了花,面上卻帶著愁容:「肯定得多跑。你們哪家菜賣不完,可以批發給我家,有多少我家要多少。」
村民們:「!」
小李家買車買砸了,他們卻得了便宜。
既然不愁菜的銷路,他們就敞開了種菜。
人小李兩口子實誠,他們不能幹不道德的事,賣給小李家的菜一定要整最好的,誰敢使壞,不用小李兩口子開口,他們找村長、村支書開村委會,不僅要當著全村男女老少的面批評他,還不許他把菜賣給小李兩口子。
村民們離開,跟熟絡的人通氣,還說了一堆做人要講良心。
*
晚上,李謠和駱謙說了村民們的反應,兩人感慨余郢的村民心善,雖每個人都有小心思,卻不會做損壞別人利益的事。
李謠把錢袋子拿出來,兩人數錢就數了一個多小時。
錢還沒有在兩人手裡放熱乎,駱謙就揣著錢到駱家村和余郢收菜。
李謠:「……」
賺的多花的快是常態,不激動,要淡定。
第102章
*
駱謙的三個親哥哥不敢在駱謙面前耍小心思, 就連著名的攪屎棍駱清川在駱謙面前也得老實,其他人見狀更不敢把差的菜裝蛇皮袋中間糊弄駱謙。
在駱家村, 駱謙收菜收的相當的順利。
駱言木、駱二林、駱三森:「……」
我們不是怕死, 是從心。
駱清川:「……」
大哥不僅沒了媳婦,還有就是大哥現在死,侄子、侄女都嫌大哥死遲了。村里人說跟駱謙作對, 會落得跟大哥一樣的下場, 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招惹駱謙。
他還是去禍禍二哥、三哥吧。
駱謙可不知道他們想什麼,他拉了半卡車菜到余郢收菜,周邊村有人拉菜賣給駱謙, 駱謙也收。
駱謙跟兩個退伍軍人跑了三趟,余紅武三人拿到證,駱謙安排三人輪流跟隨退伍軍人到省城賣菜。
油菜籽可以收割了,駱家村以駱謙為首的大棚西瓜可以賣了。
駱謙收一卡車大棚西瓜拉到省城。
這是頭茬瓜, 車剛停好, 西瓜就被小販子搶完了。
光看縣裡人搶著買西瓜,李謠已經想像到她家西瓜到省城多麼受歡迎。
駱謙從省城回來, 一把把李謠抱起來:「一車瓜比一車菜多賺了每月還貸的數。」
饒是李謠已經有了心裡準備,李謠還是被這個數嚇得尖叫出聲。
駱謙開始賣二茬大棚瓜,三茬大棚瓜。
露天瓜熟了, 駱謙開始賣露天瓜。
當然,他也賣菜, 菜和西瓜輪流賣。
三茬瓜之後, 地里的瓜不太好了, 駱謙就沒有收西瓜。
李謠嘗到了販賣水果的暴力, 一下子沒了賣水果這份收入, 李謠心裡不得勁,琢磨附近有什麼水果可以賣,附近沒有,周邊有沒有呢,周邊沒有,其他省呢,反正她家有車。
最終被李謠琢磨出來她家可以賣什麼水果,那就是荔枝。1985年,本市出現荔枝,老鼻子貴了,3塊錢一斤,豬肉才七|八毛錢一斤,吃一斤荔枝可以買好幾斤豬肉了,但是買荔枝的職工非常多。
駱謙從杜老郢回來,李謠就跟駱謙說這件事。
駱謙一聽行啊,他當即坐火車到南方考察荔枝,在他解決了果源問題,運輸保存荔枝問題,就打電話叫人開卡車過去拉荔枝。
駱謙一口氣買了10噸荔枝,直接拉到省城。荔枝在中部地區可是難得的玩意,就算駱謙要的批發價高,小商販一哄而上搶荔枝。
駱謙打算留1噸荔枝,但是他經不住小商販懇求。人家打算跪下來求他賣幾筐荔枝給他,他能不賣嘛,最後他只留2000斤荔枝。
到了市里,他批發給市裡的小商販1500斤荔枝,回到縣裡,他把500斤荔枝給了駱美珍、駱麗珍,他們到廠門口賣飯,順帶賣荔枝增添人氣。
家裡的大卡車要拉荔枝,又要兼顧收菜,一輛大卡車顯然不夠,駱謙和李謠商量後,又去貸款買了一輛大卡車。
駱謙和杜多思談完話,隔日安排杜多思考駕照,他又到處閒逛,費了老大工夫找到一個合眼緣的退伍軍人,他又安排這個退伍軍人考駕照。
到目前為止,他手底下一共有7個駕駛員。
他把第二輛大卡車接回家,他安排4個人到外地拉水果,3個人負責收菜。
他家的幸福家具廠改成了幸福運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