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駱謙說話說到李謠心坎上了,李謠此生最大的夢想就是當包租婆。李謠頭腦一熱說:「行。」

  駱謙怕李謠反悔,次日他帶上存摺和戶口本到市里,走之前,他留下了幾塊手錶。

  李謠把幾塊手錶分發給孩子們,孩子們出去一趟,回來身後跟了一群孩子,到堂屋看會生電子手錶的大擺鐘。

  李謠:「……」

  但凡他們有小學文憑,也不會被駱謙忽悠。

  哦。

  她錯了。

  中午放學,小學娃端著飯碗跑到她家看生娃的大擺鐘。

  李謠默默說但凡他們有初中文憑,也不會被駱謙忽悠瘸了。

  *

  全款房在李謠名下,貸款車在駱謙名下。

  大卡車要預定,駱謙一個月後能拿到大卡車。等大卡車期間,駱謙跑了兩趟省城,主要騰出時間考大卡車駕駛證,他出錢叫余和平、余紅武、余大志抽時間學車,爭取一個月內拿到證。

  李謠和駱謙到市里看四合院。

  李謠站在院子裡,激動的快要暈了。過兩年他們手裡有錢,一定推翻四合院建樓房,等到90年她家拆遷,光商品房她就能拿到幾間。

  回到家,兩口子各忙各的。

  李謠騰出半天時間,跟徐小玉一起燙了頭,她再次穿余盛樂家的衣服,還別說真的挺時尚的。

  駱美珍、駱麗珍見李謠燙的頭怪好看,也去燙了相同款式的頭。

  李謠和姐妹倆閒聊,聊到她家在市里買了房。

  姐妹倆心裡有了想法,也想在市里買房。

  杜梅不止一次托到縣裡賣菜的人帶信給姐妹倆,她想姐妹倆了。姐妹倆有了奮鬥的目標,忙著賺錢,實在沒有功夫回駱家村看望杜梅,乾脆每月給杜梅、駱清河買一身衣服,一堆吃的,塞10塊錢在裡面,托人帶回去給杜梅。

  姐妹倆不知道杜梅在村里逢人就抱怨姐妹倆沒有良心,但凡姐妹倆有良心,就主動接她大兒子的兒女到縣裡生活,姐妹倆商量著輪流養她大兒子的兒女。

  她久等不到兩個女兒,把她大兒子的兒女塞進人家裝菜的拖拉機上,叫人家把她大兒子的兒女帶給她兩個女兒。

  不過沒有人幫她忙。

  駱謙時常回村看西瓜,倒是聽人提過,不過他沒有跟姐妹倆說。

  他回村聽駱清喜說駱梅旭消失了一段時間,駱梅旭再次回來,到駱清喜家坐了一會兒,就坐小汽車離開村子,到市里當官了,在文化局當官。

  駱謙到市里學車,踩著點到文化局找駱梅旭,給駱梅旭送兩隻老母雞,一籃子雞蛋,一蛇皮袋蔬菜,是駱清喜托他帶給駱梅旭的:「叔說你吃不完蔬菜,可以送給鄰居。」

  駱清喜為小他二十多歲的堂叔操碎了心,怕駱梅旭受到冷落,駱清喜貢獻出蔬菜手把手教駱梅旭和同事們打好關係。

  看到駱梅旭掏錢,駱謙轉身就跑。

  他要是敢拿錢,駱清喜能把他念叨死。

  駱謙從駱梅旭這兒回家,他就琢磨他要是能找到退伍軍人跟大卡車,他一車貨就有了極大的保障。

  駱謙行動起來,四處打聽退伍軍人,他真被他打聽到了兩個退伍軍人。這兩人會開小型卡車,他倆學開大卡車更容易。

  駱謙跟兩人談妥條件,給兩人報名學車,結果駱謙和兩人同時拿到駕照。

  余紅武三人還差點火候,沒有出師。

  *

  駱謙到市里接他預定的大卡車。他開綁著大紅花的大卡車回家,車剛停下來,李謠叫杜多思放鞭炮。

  李謠、駱謙請了兩桌酒,慶祝他們家買車了。

  次日,駱謙從駱小龍那裡拿了4000斤菜,又從其他菜農那裡收了3噸菜,他和兩個退伍軍人先到省城試試水。

  一路上有驚無險。

  三人到了省城最大的批發市場,大卡車剛停下來,就圍上來一群小商販。

  由於是省內運過來的菜,路程近,蔬菜非常新鮮。駱謙沒來得及四處逛逛,考察一下今晚蔬菜的價格,小商販爭先恐後喊他們要拿多少筐菜。

  西紅柿、黃瓜受歡迎,駱謙已經預料到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茭白這玩意在省城這麼受歡迎。

  駱謙考察了一遍菜價,他回來把菜批發給小商販。

  3噸多的菜,被小商販一搶而空,速度快的叫駱謙瞠目結舌。

  買車的人說他買的大卡車最高載重量是10噸,他有點後悔只裝了三噸多。

  三人連夜回縣裡,下午一點到家。

  他把錢袋子給李謠,跟李謠交代兩句,他帶兩人隨便吃點,安排兩人睡最右邊的房間,他便沖了一個澡,回屋補覺。

  李謠為了讓駱謙和兩個員工睡得安穩,她關上了通向後院的門。她留了個心眼,沒有立即數錢,把錢袋子鎖進柜子里,就拿雞毛撣子逗兩個奶娃子。

  「小李,那麼多的菜,都賣完啦?」

  李謠回頭一看,嚯,店裡擠滿了人。剛剛駱謙說不管他拉多少菜到省城都能賣個精光,提點她等會有人過來問她話,她順勢提出也收余郢的菜。

  李謠腦海中立刻浮現「機遇」二字,心裡有個聲音瘋狂喊:抓住它,一定要抓住它。

  李謠莫名其妙產生一個想法,只要她家抓住這個機會,就能成為中產階級。

  風險是肯定有的,但是成功的機率極大,她願意和駱謙一起賭一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