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正當變故紛亂之時, 正是需要消息的時候。

  待眾人離去, 凌老爺問凌昭:「你上一次給陛下寫信,是什麼時候?」

  凌昭道:「三個月前了。」

  雖丁憂在家, 也不能跟宮中全失了聯繫,做臣子的最不能失的就是帝心。凌昭出了熱孝後,開始給皇帝寫信。

  問候皇帝安康,講講自己在家的生活,談一談整理父親手札的心得。

  探花郎文筆優美,寧靜自守的生活娓娓道來,讀起來宛如一杯清茶。

  皇帝自然是不會隨便給臣子回信的。

  但中間京中有使者來賞賜過內造的筆墨紙硯,以示恩寵。

  凌老爺點點頭:「現在不需動,等等大郎的消息。」

  凌昭躬身:「是。」

  幾日之後,果然凌侍郎的書信到了,京中其他各種渠道的信息也紛至沓來。

  帶來一個令凌老爺振奮的好消息——太后殯天后,皇帝誅了大太監楊元。

  還不是斬首,是剮了。

  「豎閹終有今日!」凌老爺一直讓自己健健康康地活著,就怕死太早看不到這閹賊的下場,當真是十分高興,「值得浮一大白!」

  凌昭不得不提醒祖父:「正國喪。」

  凌老爺道:「好好好,以茶代酒!」

  遂取了收藏的最好的茶,親手烹了,與孫子共飲。

  他道:「待你出孝起復,我便乞骸骨。」

  「這些年我在金陵撐著,終是等到了楊閹伏誅之日。以後,該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老人家感慨著,「不服老不行了,是時候該退了。熙臣,你做得很好。不到一年了,堅持住。」

  不到一年了……

  凌昭傾身:「祖父放心。」

  老人家到了年紀,看到別的老人的去世,都容易有一些感慨。

  老太后殯天,引發了張氏的一通唏噓:「再富貴也免不了蹬腿的一天。」

  想了想,覺得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對林嘉說:「做些點心吧,放糖的那種。」

  她其實實愛吃甜的,以前只有些捨不得。

  現在想想,該吃還是吃吧,不省著了,等蹬腿了就吃不著了。

  什麼貴人殯天之類的事對林嘉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倒是婆婆突然想開了,讓她一樂:「好嘞。」

  她說:「明日相公就回來了,我多做些吧。」

  張氏點頭:「好。」

  誰知道翌日張安回來,拎著一包陳記的點心。

  張氏道:「哎呀,你買它作甚,嘉娘自己做了,比他家的好吃。」

  張安笑呵呵:「沒事,沒事,放著慢慢吃唄。」

  他看起來心情很好的樣子,林嘉怪道:「有什麼好事?」

  原來是這屆秋闈停了,凌延便輕鬆了,騰出手來接近了張安,帶他吃帶他喝。

  張安想起來凌延說「以後我帶你玩,難免你家裡的不高興,你莫要在她面前提我,省得她扎我小人兒」。

  要玩什麼,會讓家裡媳婦不高興?張安想著就心癢。

  便照著凌延教的,絕口不在林嘉面前提起尚書府三房十二郎這個人,只說在族學裡結交了一些朋友,贈他好筆好墨,還借筆記給他,十分有助益。

  托凌九郎的福,林嘉上一次見到凌延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

  雖知他後來也派小廝拿著東西往小院看門婆子那裡騷擾過,還有一回是託了靜雨給她帶赤金鐲子,但後來似乎就偃旗息鼓了。

  後來他還成了親,娶的是秦家女,不僅妻子溫柔美麗,嫁妝豐厚,還有個有實力的岳父。

  雖則三夫人想拿林嘉給他做妾,但一看就知道是想籠絡嗣子,倒不一定是凌延的事了。凌延確實是很久沒有糾纏過林嘉,也傳出了夫妻恩愛的名聲。

  但他也忐忑,上了車悄聲問凌延:「你那幾個朋友,不會不高興吧。」畢竟有人贏錢,就有人輸錢。

  有夥計迎上來,他說想買銀鐲子,夥計便去端了個托盤,託了幾個銀鐲子過來給他挑。

  張安贏了許多錢,先想著給媳婦和老娘各買只銀鐲子。

  正挑著,聽見那女客道:「我要最大顆的紅剛玉在中間,綠剛玉圍一圈,攢成個綠葉牡丹花的樣子,你到底做不做得出來?做不出來早說,我往城裡去尋別家做去,別造敗了我的好石頭。」

  進門看到裡面有女客,背對著門口,穿得錦繡輝煌。他沒湊過去,往一側走了兩步避開。

  林嘉和張氏自然都是十分欣慰,待要送他出門,又被張安板著臉拒絕:「我又不是奶娃娃,一次兩次就算了,還次次要你們送?回去回去。」

  婦人們便聽命,止步於自家門口。

  待進去了,張安才明白是什麼地方。

  待到七月二十,原是下午才要回去的,張安吃過午飯便要走,只說功課多,要趕緊回去。

  心中頓時有一把妒火惡狠狠地燒起來。

  這戶人家沒有男人,只有一個婦人養著三個略有姿色的女兒。原來是戶暗娼人家,俗話里叫作半掩門子。

  那女子轉過頭來。容貌俏麗,膚色卻微黑。

  可於三個女子來看,一個凌十二一身貴氣,衣著錦繡,玉佩瑩瑩,一看就是富貴公子,一個張安相貌俊得不像話,望之心喜。

  張安忍不住倒抽口氣。

  過去扣了門。

  一看就是大戶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