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已經有先遣部隊就著月色開始搭建雲梯,此為宋軍的第一次攻牆,城牆上還活著的遼國將士們立刻跑到牆邊試圖向下投擲阻登器皿,殊料因為方才一輪亂攻,這些東西已經都被丟下去。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拿著所有可以丟下去的東西投擲,其中包括方才被宋軍送上來的石塊、甚至連戰友的屍體也無暇多顧忌。

  宋軍都瘋了嗎!

  遼國的兵士們便咬牙抵抗邊在心中用各自的家鄉話咒罵,哪兒有人攻城第一日便強登的?怕不是想撈功想瘋了!竟然起手便是這番傷亡率最高的打法!

  但是確實有效,因為遼軍將領按照守城的常規動作,將重點防禦力量放在了城門口和各狹道,在城牆上只是例行布置。

  如今宋軍的一番動作,確實打了個措手不及。

  投石器源源不斷得將巨石投入城中,官兵們調整著角度,將石頭的軌跡從城牆上向著城中投擲,意圖阻擋前來救援的遼兵。

  巨大的響聲足以震懾大部分輔兵,而且被落石砸得碎裂的地磚在黑夜之中成功絆倒了不少人,便是有衝上城牆的兵士,也無法成功得組織起有效反擊。

  一架架雲梯被搭起,衝鋒隊頂著敵軍的攻擊沖了上去,此時此刻,他們心中沒有別的想法,唯有兩個字「攀牆!」

  必須爬上去,哪怕被火淋,被石頭砸,他們都要爬上去,就算爬不上去,也要為下頭的弟兄多擋住一些傷害。

  一個兩個,三個,連翻的犧牲之後終於有第一個漢兵爬上了城樓,便見他一手攀牆,另一手順勢接過被自己用牙齒咬住的尖刀,一個橫批便將剛意識到他存在的遼兵雙手切開,那遼兵卻咬著牙用血淋淋的斷手想要推下他的雲梯,電光火石之間一枚箭疾馳而出,刺中了那遼兵的眉心,遼兵掙扎了半響,還是倒在了城牆之上。

  漢兵只感覺背後有人推了他一把,滿身血污的兵士借力衝上了城樓,他的出現立刻迎來了遼軍蜂擁而攻,附近的遼兵涌了上來想要將他斬殺,漢兵以手臂上配備的小盾擋住了必殺一擊,右眼卻只覺一陣劇痛,他沒發出任何聲音,只是氣息猛然間停止了一下,後呼吸轉為急促。

  每個登牆的兵士口中都含著了塊木塞子,在拿出佩刀之後他舌頭一頂便將木塞抵在牙口。

  上峰交付的任務是,他們必須要保證絕對的安靜進行攀牆活動,哪怕上頭投擲東西下來也不能發出痛呼,能夠騙過一刻便是一刻,這塊塞子之前讓他咬的,現在已經快要斷成了兩截,若非排在他前頭的兵士沒有接連犧牲,他也不會咬上到作出登牆第一人的準備。

  但是現在,他依然沒有發出聲音,上了城牆之後他已經沒有了保持安靜的要求,但是他自己想要趁機儘量多殺幾個人,也多掩護一下自己的弟兄,所以才在抽刀之後又將木塞抵了回去。

  男人橫刀一劈,他在敵人脖子上開了一道口子,自己卻也被人在胸腹處捅了一槍,這一槍將他釘死在了城牆之上。

  他死死拉著刺在體內的長槍,試圖拔槍的遼國兵士被後續登牆的同僚斬殺,而他亦是力氣用盡,便只得跌坐在了城牆邊上。

  他的同僚沒有看他,但凡上牆頭的人,沒有哪個不是抱著死的準備上來的,他們不會看他,不會救他,他也不會救前一個人。

  他們的責任便是用自己的全部為後人照亮前進的角度。

  沒有路,便用自己的身體造,他們每個人都是踏著同僚的屍體前進,破城之路便是由屍身堆砌起來的血路。

  而,他們甘之如霖。

  他眯起眼,男人選擇的位置朝向南邊,那兒是他的家鄉,隔著千山萬水之外,是他那有些貧窮卻極為喜樂的小鄉村。

  只是一場山洪將之全數沖毀,他沒了自己的家,便入了伍,自此,軍營便是他的家。

  太平王是個好王爺,白監軍是好監軍,皇帝也是好皇帝,這便是他為之賣命的理由。

  他也就是一個放牛娃,後來變成了土裡刨食的,他搞不懂家國情懷,就是覺得將軍說拿下這兒,這兒是他們的,便來了。

  他沒有家人,就替下了有家人的,在他前頭那個掉下去的,是他們小隊長,他在出征之前還特地讓認識的一個弟兄給他們所有人都留了幅畫,這畫交給了他們隊最小的那個娃,這娃被留在了營地裡頭看守器械沒來。

  出征前大家就說好了,誰活到最後一個,就負責在清明冬至的給他們少一炷香,然後告訴他們最後這地他們有沒有拿下來,如果有錢的話,就再送上幾杯水酒,也就齊全了。

  稍稍東邊一些的天空已經有了一絲魚肚白,他在的位置很安靜,所有的廝殺都已離他遠去,他現在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

  他用最後的一點力氣把口中的軟木吐了出去,心情卻很好。

  他用著氣音緩緩唱起了從剛剛開始一直在他腦子裡頭循環的歌曲,正是那首歌激勵著他衝鋒,沒力氣了,便只唱最後兩句好了,對了,那詞是什麼來著?他腦子不聰明,好兄弟可是教了他好多遍來著。

  「我願……守土復開疆」青年的嗓音沙啞,與其說是發了音,不若說是在用氣聲說話「堂堂中,中國,要讓四方……」

  最後,他還是沒能唱出那兩個字,他在第一抹晨曦之中,永遠得閉上了眼睛。

  而他的戰友,卻為他將這兩個字補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