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頁
數次遭遇戰後,遼軍退守於城牆之後,居高臨下看著在其射程之外列陣的宋軍。
遼軍這邊的守將姓簫,是當今皇后蕭菩薩哥的同支,因和皇后多少有些關係,他自然亦是得到了比旁人更多的信息來源。
加之簫將軍在這裡長期駐守之下,信息渠道自然比旁人寬了許多,譬如他就知道對面的那個太平王的兒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太平王世子早就看透了宋國孱弱的內在,棄暗投明,想要和他們遼國聯合起來推翻宋朝小皇帝的統治,聯繫的人便是他,所以他非常清楚,傳說中只是失蹤了的小世子定然已經遭遇了不測。
宋國帝王心狠手辣,怎麼可能會放過一個意圖造反的世子?
要他說宋主也是蠢到極致,在他已經謀害了太平王世子的情況下,竟然還將太平王任作主帥。
不,說不定也並不是這樣,他摸了摸下巴,覺得很有可能宋主的真正目的便是想要藉由戰爭廢掉太平王,他可能在之前為了彰顯自己的仁慈便放了太平王一馬,誰知後來便後悔了,所以刻意布下陷阱讓太平王自己去鑽。
這位將軍在接下來腦補了許多可怕的情節,並且將自己給嚇到砸了舌,雖然太平王阻擋了他們數年,但是遼國男人一向敬重英雄,像太平王這樣的英雄,作為敵人他也是敬佩他的。
如今看到英雄即將死於謀算之中,他心裡當然有幾分說不出的滋味,但這樣的情緒僅在一瞬,不過片刻後他轉而思索其中對於遼國來說意味著機會。雖說英雄惜英雄,但是就敵方的英雄來說……死了的英雄才是好英雄。
探子已經查到宋帝在之前已經向太平軍派遣了監軍,此後太平軍的種種改變,也是因為這監軍胡來。蕭將軍以他縱橫政壇十數年的經驗打賭,此二人之間定有嫌隙,太平王定是遭到了不公平對待,否則哪個一軍主將能夠忍受旁人對於自己軍隊指手畫腳,改變至此境地?
而這嫌隙便是他們可抓之處。
如今他們雖然守城,但並不代表遼軍處於劣勢。
自古守則優,攻則劣,更何況作為邊疆重鎮的此處物資儲備充足,其背後又是遼國廣大的腹地支援,北邊糧道暢通,只要物資充足,要想攻破此處絕非易事,更非三兩日之功。
探子打探來的宋軍真實人數雖然有超過蕭將軍的預料,但是以他對自己城牆堅固度的判斷,只怕人數要再翻上兩倍才有希望。蕭將軍可以很自豪的說,在他的防守之下,宋國想要攻破此關隘,沒個一兩年是不可能的,問題是,宋國能夠支撐一兩年嗎?當然不可。
儘管如此,他依然在心中日常罵著腦子抽風,沒事舉起釣餌挑釁別人的朝中眾臣,若非是他們,宋人哪兒就會放手一搏?另一方面,他也在心中默默打著小九九,盤算著此次戰後他能為邊軍謀取些什麼利益。
常言道,只要有撒歡的兔,狗就有骨頭吃,若非宋國此次放手攻打他們,此番他伸手討要的物資申報也不至於如此快得被交上去。
從高高的城牆上,蕭將軍可以看到宋軍在射程之外開始接受對岸運送過來物資,他眯眼看著白溝河上穿梭的排輪,棕色的眸子緩緩眯起,他想出了一個主意。
馬上便要到了雨季,若是想辦法在上游對河流進行封住蓄水,然後猛然之間炸壩……讓河水毀掉宋軍後援力量,那麼宋軍屆時豈不就猶如汪洋之中一扁舟,只能任由他們搓圓捏扁?
他算了一算下面宋軍的人數,以及其代表的軍功戰階,只覺得這是個再好不過的辦法。只可惜自己需要上遊人們的配合,加之天時地利,如今卻還差些了時候。
不過也不一定不可行,今歲雨水多,指不定雨季亦是可以提前到來呢?
想歸想,他卻是不敢放鬆警惕的,此時他眯著眼看著宋軍在河岸邊用幾塊整齊的木板子拼湊起來的一個粗陋板房,再將一部分貨物塞了進去。
哦豁。
他眯起了眼,一眼便鎖定了那板房所在地,那兒定然便是宋軍的糧草堆積處了,這樣的建築是在太過顯眼,莫不是當本帥太傻?
他比劃了下那板房到城牆所在位置,遺憾得發現即便是最強力的□□都無法將火苗帶去那兒,否則一把火燒了宋軍的糧倉,真不知道他們會有何等反應呢。如今宋軍定然守衛森嚴……唔,不若再過些日子,派出一支敢死隊……
他輕嘖一聲,下了城牆示意全軍戒嚴。
是夜,今日並未交戰的永清城陷入了一片少有的安寧之中,城牆之上的守城的兵士們舉著火把來回巡邏。
夜色中,他們只能遠遠看見宋軍的營帳之中也有火光跳動。
「怎麼樣?」遼國的一個小隊長詢問一個正側耳聽著一埋在地里的覆面瓮內回聲的年輕人,「宋軍可有動靜?」
「沒有。」那年輕人輕聲說道,他攢眉仔細捕捉著瓮內傳來的各種聲響,尤其是要注意其中是否有掘土之聲。
雖然這座城牆在建築之時,地下的三尺均是以磚石堆砌而成,但是宋軍狡猾,也並不能排除他們向下決定三尺以上以挖通城牆潛入城中之事。故而自開始守城之日起,每日都有兵士在各個節點監測地下情況。
「沒事就好,」小隊長輕呼一口氣,他搓了搓手看看天色,又掃了一眼周邊弟兄們,說「哎哎哎,可都警醒著些啊!」,他走過去,挨個拍過已經開始打瞌睡,腦袋一衝一衝的遼兵「要睡換班之後再睡。」
遼軍這邊的守將姓簫,是當今皇后蕭菩薩哥的同支,因和皇后多少有些關係,他自然亦是得到了比旁人更多的信息來源。
加之簫將軍在這裡長期駐守之下,信息渠道自然比旁人寬了許多,譬如他就知道對面的那個太平王的兒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太平王世子早就看透了宋國孱弱的內在,棄暗投明,想要和他們遼國聯合起來推翻宋朝小皇帝的統治,聯繫的人便是他,所以他非常清楚,傳說中只是失蹤了的小世子定然已經遭遇了不測。
宋國帝王心狠手辣,怎麼可能會放過一個意圖造反的世子?
要他說宋主也是蠢到極致,在他已經謀害了太平王世子的情況下,竟然還將太平王任作主帥。
不,說不定也並不是這樣,他摸了摸下巴,覺得很有可能宋主的真正目的便是想要藉由戰爭廢掉太平王,他可能在之前為了彰顯自己的仁慈便放了太平王一馬,誰知後來便後悔了,所以刻意布下陷阱讓太平王自己去鑽。
這位將軍在接下來腦補了許多可怕的情節,並且將自己給嚇到砸了舌,雖然太平王阻擋了他們數年,但是遼國男人一向敬重英雄,像太平王這樣的英雄,作為敵人他也是敬佩他的。
如今看到英雄即將死於謀算之中,他心裡當然有幾分說不出的滋味,但這樣的情緒僅在一瞬,不過片刻後他轉而思索其中對於遼國來說意味著機會。雖說英雄惜英雄,但是就敵方的英雄來說……死了的英雄才是好英雄。
探子已經查到宋帝在之前已經向太平軍派遣了監軍,此後太平軍的種種改變,也是因為這監軍胡來。蕭將軍以他縱橫政壇十數年的經驗打賭,此二人之間定有嫌隙,太平王定是遭到了不公平對待,否則哪個一軍主將能夠忍受旁人對於自己軍隊指手畫腳,改變至此境地?
而這嫌隙便是他們可抓之處。
如今他們雖然守城,但並不代表遼軍處於劣勢。
自古守則優,攻則劣,更何況作為邊疆重鎮的此處物資儲備充足,其背後又是遼國廣大的腹地支援,北邊糧道暢通,只要物資充足,要想攻破此處絕非易事,更非三兩日之功。
探子打探來的宋軍真實人數雖然有超過蕭將軍的預料,但是以他對自己城牆堅固度的判斷,只怕人數要再翻上兩倍才有希望。蕭將軍可以很自豪的說,在他的防守之下,宋國想要攻破此關隘,沒個一兩年是不可能的,問題是,宋國能夠支撐一兩年嗎?當然不可。
儘管如此,他依然在心中日常罵著腦子抽風,沒事舉起釣餌挑釁別人的朝中眾臣,若非是他們,宋人哪兒就會放手一搏?另一方面,他也在心中默默打著小九九,盤算著此次戰後他能為邊軍謀取些什麼利益。
常言道,只要有撒歡的兔,狗就有骨頭吃,若非宋國此次放手攻打他們,此番他伸手討要的物資申報也不至於如此快得被交上去。
從高高的城牆上,蕭將軍可以看到宋軍在射程之外開始接受對岸運送過來物資,他眯眼看著白溝河上穿梭的排輪,棕色的眸子緩緩眯起,他想出了一個主意。
馬上便要到了雨季,若是想辦法在上游對河流進行封住蓄水,然後猛然之間炸壩……讓河水毀掉宋軍後援力量,那麼宋軍屆時豈不就猶如汪洋之中一扁舟,只能任由他們搓圓捏扁?
他算了一算下面宋軍的人數,以及其代表的軍功戰階,只覺得這是個再好不過的辦法。只可惜自己需要上遊人們的配合,加之天時地利,如今卻還差些了時候。
不過也不一定不可行,今歲雨水多,指不定雨季亦是可以提前到來呢?
想歸想,他卻是不敢放鬆警惕的,此時他眯著眼看著宋軍在河岸邊用幾塊整齊的木板子拼湊起來的一個粗陋板房,再將一部分貨物塞了進去。
哦豁。
他眯起了眼,一眼便鎖定了那板房所在地,那兒定然便是宋軍的糧草堆積處了,這樣的建築是在太過顯眼,莫不是當本帥太傻?
他比劃了下那板房到城牆所在位置,遺憾得發現即便是最強力的□□都無法將火苗帶去那兒,否則一把火燒了宋軍的糧倉,真不知道他們會有何等反應呢。如今宋軍定然守衛森嚴……唔,不若再過些日子,派出一支敢死隊……
他輕嘖一聲,下了城牆示意全軍戒嚴。
是夜,今日並未交戰的永清城陷入了一片少有的安寧之中,城牆之上的守城的兵士們舉著火把來回巡邏。
夜色中,他們只能遠遠看見宋軍的營帳之中也有火光跳動。
「怎麼樣?」遼國的一個小隊長詢問一個正側耳聽著一埋在地里的覆面瓮內回聲的年輕人,「宋軍可有動靜?」
「沒有。」那年輕人輕聲說道,他攢眉仔細捕捉著瓮內傳來的各種聲響,尤其是要注意其中是否有掘土之聲。
雖然這座城牆在建築之時,地下的三尺均是以磚石堆砌而成,但是宋軍狡猾,也並不能排除他們向下決定三尺以上以挖通城牆潛入城中之事。故而自開始守城之日起,每日都有兵士在各個節點監測地下情況。
「沒事就好,」小隊長輕呼一口氣,他搓了搓手看看天色,又掃了一眼周邊弟兄們,說「哎哎哎,可都警醒著些啊!」,他走過去,挨個拍過已經開始打瞌睡,腦袋一衝一衝的遼兵「要睡換班之後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