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濤打開幻燈機,放映一張照片。這是死者上身最外面穿著的毛線衣,雖然是深色,而且有很多泥土沾染,但林濤還是用紅圈圈出了上面的一塊,說:“死者的毛線衣上,有污染,但是在污染之中,我們發現了一處有特徵性的泥土附著形態,你們看,這種波浪形的,絕對不可能是因為巧合造成的,而是有波浪形的物體直接按壓上去形成的。”

  “車輪印。”董局長平靜地說道。

  林濤點點頭,說:“這種輪胎印,以我的經驗看,通常是小型麵包車具備的。”

  “農村裡的小型麵包車很多啊。”董局長說,“有比對的可能嗎?”

  “這個不行,畢竟污染較重,有特徵性的這一段很小,沒有比對的價值。”林濤說。

  “雖然車輪印沒有比對的價值,但是路面有特徵性啊。”我說,“我剛才說了,事發路段非常凹凸不平。這樣的現象,只有可能出現在一種路面,那就是鋪滿石子,卻還沒有澆灌水泥的路面。”

  “你是說,找路,再找監控。”董局長說,“找到鋪滿石子的路面,這個非常容易,但是不是有監控,我心裡實在沒底。”

  “這個工作,我已經安排程子硯去做了。”我說。

  “車禍導致死者死亡,這種死法還挺少見。”董局長說,“從你獲取的DNA結果來看,這是一起偽造的現場了。”

  “對。”我說,“我剛才說了那麼多,都只能解釋死者的死因和損傷情況。但是,對於現場的血跡,是無法解釋的。而且,現場的血跡有些都沒有乾涸,不可能是陳舊的血跡和本案產生了巧合。所以,我一開始覺得那只是一些偽造的血跡。不過DNA的種屬鑑定出來,確定了那是血,還是豬血,這就解釋了現場的疑點。”

  “也就是說,肇事者割斷了死者的頸部之後,原本以為會有大量的血跡,但是因為死者那時候已經死亡,所以並沒有血液噴湧出來。”董局長說,“所以,兇手用噴灑豬血的方式,來偽造了一個生前割頸的現場。”

  “是啊,這一招看起來很高明,其實非常愚蠢。現場血跡提取,是警方必須做的工作。可能,兇手不知道DNA是可以查出種屬不同的。”我笑了笑,說,“是肇事者自己拋灑血液,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屍體周圍都是噴濺狀血液,而其衣服前襟卻沒有被血跡浸染;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牆面上的血跡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向,而沒有自下而上的方向;還可以解釋為什麼頸部這一刀明明是別人造成的,噴濺狀血跡卻沒有出現一個空白區。因為這是一個拋屍、偽造現場,所以可以解釋,為什麼死者赤足躺在雜草當中,而其足底沒有任何損傷。”

  “也就是說,通過現在的檢驗和檢查,做出這樣的一個推論,是唯一可以解釋所有矛盾點的辦法。”董局長說,“那應該就是真相了。”

  我點了點頭。

  董局長接著說:“如果是交通肇事導致人死亡,沒有實施應有的搶救措施,反而移屍、拋屍、偽造現場,這個行為,涉嫌間接故意殺人罪了。”

  “是啊,所以這個案子不能只定為意外。”我說。

  “也就是說,我們之前調查胡立生的工作,是誤入歧途了。”董劍說,“因為胡立生是中學生,沒有車也不會開車。可是,他為什麼恰巧那一天會遲到,而且對於遲到原因會支支吾吾呢?”

  “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和勘查。”我說,“林濤,去胡立生現在的住處以及萬聯聯家附近進行勘查。”

  林濤點了點頭。

  “下一步工作呢?”董局長問道。

  “那我也來猜一猜。”我說,“死者今天上學為什麼要帶刀?這個動作很奇怪,一個中學生上學的時候帶刀,可能是想報復,也可能是想自衛。而他的屍體又恰恰被人運去‘仇人’家裡進行了拋屍並偽造現場,那麼這絕對不是巧合,只能說明拋屍、偽造的人,知道他們之間的恩怨。”

  “嗯,對。”董局長說,“這說明,兇手不僅僅和死者萬聯聯熟識,萬聯聯會把自己被欺負的事告訴他,而且,他還和萬聯聯的‘仇人’胡立生熟識,知道胡立生家的老宅所在,知道他家的老宅里和老宅附近都沒有什麼人,這才會選擇老宅作為大白天拋屍、偽裝的地點。不錯,這個範圍已經很小了。”

  “不僅如此,範圍還可以進一步縮小。”我說,“你想,想要用豬血來偽裝現場,難不成現殺一頭豬嗎?一個人能做到嗎?”

  “是了,兇手的豬血從哪裡來的?”董局長說,“這個可以好好調查一下,看看什麼人能輕易地獲得豬血,或者,去菜市場進行調查,看有沒有人去買豬血。”

  “我覺得買豬血的可能性實在不大。”我說,“因為豬血放置一段時間後,就會凝固,無法再進行拋灑了。只有可能是……”

  “殺豬的。”董局長說道。

  “反正和屠宰行業相關的人,熟識萬聯聯、胡立生的人,具備小型麵包車的人,都要調查。”我說。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程子硯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秦科長,我們找到了一個路面,正在鋪石子,恰恰是從大灣村到小灣村中間的一條公路。”程子硯說,“我們從道路兩段調取了監控,在今天早晨七點到八點之間,有二十多輛小型麵包車經過,現在偵查部門正在對這二十多輛車的車主進行逐一排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