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次拍賣還設了其他幾個專場,包括「東方瓷器」、「東方繪畫」等設在香江的東方藝術專場,也包括設在巴黎、倫敦和紐約的「非洲藝術」、「巴洛克雕塑」,甚至還包括一些「人類科技探索」專場,其中拍賣物包括由nasa贈予某國元首的一小袋月球土壤。

  佳士得雖然一直以藝術珍品拍賣著稱,但它也在不斷擴展自己涉及到的領域,畢竟賺錢才是它的邊界。

  勞倫斯之前和高凡商議的結果,本來是在今年的佳士得上,推出兩到三幅作品,這是個比較正常的數量,過多的作品流向市場會降低藝術家作品的稀缺性,反而會導致收藏家們的預期受挫,直接就會令藝術家身價下降。

  每年一位油畫家向市場推出多少幅作品,是一種畫家與市場間的默契,等著畫家死了,這種默契更會達到一個不可動搖的巔峰狀態,畢竟已經畫家本人已經沒能力擾亂市場了。

  但勞倫斯還是低估了市場對於高凡的渴望。

  高凡作為這個世紀成名最快的油畫家。

  相對於他飛速攀升的名氣,他在市場上流通的畫作數量卻是太少了。

  也就是一副被pace收購的《萬蛆奔涌》——這幅畫pace並沒有出售的打算,因為很明顯高凡的身價正在快速上揚中,持畫觀望市場是更好的選擇。

  還有那幾幅被收購的面具畫,在這個時間點,它們根本不會被推向市場。

  另外有幾張高凡在波士頓隨手贈予的素描——那些素描每張都被標到了三十萬美金的天價,但即便如此,收購者們也是顆粒無獲,似乎每個擁有素描畫的波士頓家庭,都把其當做了傳家寶一樣看待。

  倒是在國內,一些人找到了高凡在技藝未成熟期的習作,那是一些素描畫,角落裡的『凡』字證明了這應該是高凡的作品,但未經高凡本人及其經紀人的認證,也只能在小範圍內流傳,但一幅畫也被賣到了10萬元左右的高價。

  比起當初在古遙古城時購買它所花的500塊,已經翻了20倍,這不禁讓一些青年男女欣喜若狂,這簡直就是買了張必中的彩票啊。

  但這些輕易出售手中素描像的情侶們,大多會後悔,因為高凡當初所說一張畫能換一套房的預言,還沒實現呢。

  總之,相對於高凡享譽世界的名氣,市場上流通的高凡作品,竟然是零。

  於是佳士得與勞倫斯協商,希望高凡能夠多放出幾幅面具畫。

  這就是博奕了,一旦過度滿足市場,會損害高凡的身價,必須讓市場保持饑渴狀態才行,於是勞倫斯經過衡量,選擇了四幅這個數量。

  「其實他們最想要的,還是《救贖》。」勞倫斯對高凡說。

  對於面具組畫中的第十六張畫,市場上的期許,詭異的很,無數人在探聽勞倫斯的口風,甚至有人私底下願意以1億美金的天價進行交易,當然勞倫斯是不會答應的,他和高凡在意的都不是錢,而是市場的認可。

  「《救贖》不賣。」高凡再次拒絕。

  「佳士得有個有趣的提議,要不要聽聽?」勞倫斯問。

  「有多有趣?」高凡來了興致,沒人能從他手裡拿走這幅《救贖》,所以佳士得想了什麼招數呢。

  「他們將會發布一個公告。」勞倫斯說,「假如,之前四幅面具畫,拍賣金額超過一定數字,比如兩億美金,那麼你就會拿出第五幅面具畫進行拍賣,這幅畫就將是《救贖》。」

  「竟然玩對賭,還是和整個市場對賭?」高凡興致更高了,他計算著,「如果《波士頓人》是我現在的身價,那就是將近四千萬美元,但面具組圖數量更多,也不具備代表一個城市的傳奇性,所以價值會低一點,對吧?就算是兩千萬,加上拍賣中的不確定因素,一張面具畫,在理論上,能拍出三千萬美金麼?」

  「高估一下,會是三千萬吧。」勞倫斯說,「算上流通中的稀缺性,這符合市場對你的預期。」

  「那麼兩億美金這個數字還是很有誠意的,不過,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咱們再加一點,四億。」高凡說,「四個美金小目標!」

  「你的意思是……答應了?但是提高標的?」勞倫斯說。

  「對啊,多好玩的事,為啥不答應。」高凡笑的很開心,這個賭注,將會為這場無聊的拍賣,增加一點趣味性啊。

  第236章 更需要《救贖》的人

  佳士得大拍倒計時中。

  這一次香江、倫敦、巴黎、紐約四地聯拍,號稱要打造一個拍賣史上的奇蹟,預計成交金額會超過300億美元。

  為了造勢,佳士得開始頻繁爆出各種新聞。

  比如『海洋之心』這種傳世珠寶會出現在珠寶專場的新聞,就引爆了一次輿論熱炒,雖然後續被證明是假消息,但也的確吸引了大眾觀注。

  而高凡與佳士得的『對賭協議』,也作為其中一條重量級新聞,吸引了不少目光焦點。

  特別是國內藝術圈,對於高凡的藝術成就,還在理解之中,這條新聞儼然就又扔下一枚重磅炸彈。

  四幅畫四億美金?那是什麼概念?未死的畫家中,絕沒有這個身價,已死的畫家中,也就不到十個人能夠企及,這不是賭局,這純粹是炒作吧?

  況且這也不是高凡個人與佳士得的賭約,畢竟從拍賣流程上來說,這兩方實際上是一體,明明就是高凡對全球收藏界的一個賭約,或者說是一個邀約,從不好聽的角度來說,有一種『你們人傻錢多速來』的感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