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煜見那神獸搖頭擺尾在半空自在,又俯首往水面瞧,甚歡,一個猛子紮下來,水花四濺,波瀾翻湧,它游下水底,忽而又浮上水面,竟幻化成一隻比目魚,跳躍吐水,眼前一片濕霧灰濛,且四向延展,謝煜看不見,拿手背揉目,也就在此刻,平湖剎那失去寧靜,大水狂瀾,驚濤駭浪,那比目魚竟幻化成一條黃龍,身長八丈,遍身鱗片大如拷,金光閃亮,足踩爪踏,搖頭甩尾,很快水退霧散,秦王和黑袍道們俱在其位,看著黃龍,面露激色。

  也就這時,從外進來一人道:「黃龍現身,繞樑不去,只因真天子在此,你等坐著作甚?還不磕首拜跪麼!」

  黑袍道們聞言,立刻起身站在地央,列排磕首拜跪,秦王大笑,直言道:「眾愛卿平身,朕受領了!」

  燕十三道:「此幻術名為魚龍漫衍,含利為瑞獸,比目魚為團結,黃龍更不可言喻!這樣的幻術所構巧妙,道具奇特,操縱技藝,非尋常術者所能,縱觀下天靠一己之力成者,不過一二矣!」

  潘鶯突然問他:「你所指一二,是哪一二?」

  燕十三道:「我師爺燕青霞、師姑燕紫霞在幻術間的造詣,絕非京城中這些響有名氣的術士所玩小把戲能及。」

  潘鶯抿唇,自己降妖法術是經師傅燕紫霞傳授,幼時隨她身邊五六年之久,竟是半毫不察她還精通幻術。

  「世間之大,無奇不有,你只知師爺師姑的厲害,或許還有能者隱藏山水市井之中,只不肯拋頭露面而已!」她問太平:「那施幻術者到底是何人,男或女,長的又是何模樣?」

  太平寫:他著黑袍戴斗笠,笠邊黑紗圍落,將面孔遮的掩實,嗓音忽粗忽細,難分男女!

  潘衍沉思道:「他如此謹慎,哪怕是和秦王及手下的筵席,都不肯露面,究其原因,但得摘紗,現出真容,定會被人認出。是以阿姐所說那些隱藏山水市井之中的能者,無人所識,又豈會怕人認出!」他看向燕十三:「你師爺和師姑如今又在何處?」

  燕十三回道:「師爺兩年前溘逝,師姑數年無影蹤,恐也不在世間了吧!」

  潘衍問:「你又未見她屍首,怎斷定就不在世間了?」

  燕十三道:「十多年前,她收狐妖之後為徒弟,被師爺逐出燕門,且放話天下術士,但得見到她師徒二人,格殺勿論。兩年前師爺逝時,曾問師父可有師姑消息,師父說華山一役,師姑已死在他的劍下。師爺這才閉眼安然去了。」

  潘衍半信半疑,不再多問,繼續看太平所寫,自那次筵席後,他們就在此處宅中住下,整日裡行蹤頗神秘,也無暇顧及他,雖仍不好過,但總算有口喘息的機會,他未曾棄過逃跑的念頭,但門庭森嚴,諸多把守,令人插翅難飛,這般捱過三四年光景,此間也發現他們所干勾當,儘是些養蟲蠱、學陰術的歪門邪道,皆由那黑袍首領帶領,其手段及其殘忍,養蠱練術時,許多仆子都難逃厄運,便又會新補進來些。是以他還算聰明,每當這時能躲則躲,能避則避,哪怕事後挨頓毒打,也比送命的強。直到有一日,生出一件事來。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貳零玖章 太平述清陳年舊案 督主試問嬌娘真心

  這日午後,宅里陸續來了數十個黑袍道,要打發吃飯。太平在廚中燒灶,聽廚子交頭接耳,一人問:「今兒怎來這許多人?倒是罕見!」又有一人道:「問那麼多作甚!好生做你的事!」便沒人再言語,待酒菜置辦整齊,仆子們拿食盒都裝了拎走後,廚子也弄一桌到外面吃,皆把太平忘到腦後,太平往鍋里鏟了一碗鍋巴,把見底的雞湯和渣滓也倒了一甌,仍舊坐回灶後去吃。

  不曉過去多久,忽聽兩道腳步匆匆走進房,抬頭偷看,是老管事和他的兒子,連忙壓下身免被他們發現,就聽老管事嗓音焦灼道:「你快走,今晚不要再回來。」又聽問:「為什麼要走?」又聽道:「今晚要開蠱,指不定要拿人來試,你快走!」聽答道:「要走我們一起走!」又聽說道:「我走不成了,你先逃命去吧!」不等再問,就聽推推搡搡著離開了。

  太平也被唬的魂飛魄散,放下碗筷,飛快的回到宿房,取出攢的一點錢收進袖裡,馬不停蹄往外門跑,守門的攔住盤問,他只說要買酒,出了門,也無它處可去,只尋個橋門洞口,蜷成一團胡亂睡過一晚。待得翌日晨時,他才在街頭露面,就被個黑袍道捉住,扔進馬車裡,稀里糊塗的又開始了行程。一路才聞說那晚還真出了大禍,成形的蠱蟲難以控制,將宅院內所有人咬死,迫不得已,一把火將所有燒個乾淨。黑袍道也僅剩下十數人。

  潘鶯問:「那害你姐弟的人死了麼?」

  太平搖頭,那黑袍道,旁人都喚他玄淨,最是凶虐殘暴,卻命最長。

  他們一行先到江南揚州,宿在趙家巷觀音廟中,不成想在雲南施展魚龍漫衍幻術的那人也在,也著黑袍,戴斗笠半掩面,身背兩柄古劍,氣勢驚人。聽得他們喚他雲會道長。在觀音廟後有一座觀音山,山中藏有蠱蟲、盜來的嬰童和府衙搬出的官銀。

  常燕熹和潘鶯面色均一沉,他倆都親歷過揚州銀庫失竊案及嬰皮案,常燕熹說:「該案是因知府大人張淮勝的夫人而起,其貪戀養顏駐容之術,敷食妖人給的嬰皮湯,因是價昂而助他們偷盜官銀。該案已結,難道還有蹊蹺不成?」

章節目錄